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2016-10-31 01:20章虹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摘要】中职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对一门专业课程提供理念引领、目标规划,从设计、产生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理念,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部分。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00-03

【作者简介】章虹,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23)数字艺术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是落实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开发课程内容、编写与选用教材的重要依据,也是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生在学完本专业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对本课程实施教学的有效建议。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平台课程和技能方向课程,开发组经过调研、研讨、论证,在基础平台课程中选择了“设计素描”“图像处理(Photoshop)”两门课程,在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数码照片艺术处理三个专业化方向上选择了“标志与字体设计”“InDesign排版”“影视后期处理”三门课程,对这五门能够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标准框架结构包括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说明七个部分。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阐述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是对一门课程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的整体谋划。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理念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课标设计思路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选择、课程结构编排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内部结构。如“InDesign排版”课程的课标设计思路为: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计算机排版操作员的工作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出版物排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根据项目内在的逻辑关系、任务间的递进关系,统筹安排项目、任务的顺序,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实一体化。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阐述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是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具体体现在:课程总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具体目标包括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两方面,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和发展水平。课程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留有一定空间。如“影视后期处理”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影视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和视频编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应用视频剪辑、合成软件进行影视后期处理的能力。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一是理解非线性编辑、蒙太奇、景别、镜头等相关概念,掌握键控、模拟仿真、色彩调整等特效的含义,掌握音视频编辑、字幕制作、影片输出的方法;二是会采集、整理、处理素材,能熟练运用蒙太奇等视听语言手法进行视频剪辑,会视频特效制作、后期合成、字幕制作、声音处理和作品集成与输出,能正确设置各种视频输出格式,能完成电子相册、宣传片、广告等短片制作;三是能规范操作常用的音频、视频采集和播放设备;四是具有独立思考、持续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具有版权保护、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与要求主要阐述学生在学习领域、专题或目标要素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将一般性、宽泛性的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为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对学生从事某一岗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进行详细说明,由此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和编排,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依据。如“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时,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职业能力分析表”为依据,广泛调研,充分考虑图形图像处理岗位要求、图形图像制作员职业标准,仔细研究AdobePhotoshop软件官方使用手册,查阅相关教材,反复分析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捕捉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搭建课程内容框架,选择教学内容。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又要形成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注意教学单元之间的梯度关系和教学推进关系。从“简单工具的使用—图层操作和图像色彩调整等基本操作—通道、蒙版、动作、滤镜等高级应用—综合案例制作复杂任务”的完成,从低阶段到高阶段有序发展,逐步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如“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进行描述。编制以工作任务(教学单元)为中心的项目(模块)课程标准,同时要注意,选取的任务(教学单元)大小和数量应适中,不宜过大、过多,项目(模块)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考虑内容之间的前后关联,兼顾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连贯性和发展性,循序渐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可采用表格形式设计出项目(模块)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如“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内容与要求如下表所示: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对课程的实施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处理提供参考性建议。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如“设计素描”课程,笔者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程内容注重开放性、灵活性,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美学素养、设计素养的提高,重视课堂内外优秀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加深学生对绘画和设计艺术语言的领悟。三是积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及课外训练,基于学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在学生掌握基本造型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是注重示范教学和视频演示教学,在理论知识讲解及技法教学环节,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现场示范或视频演示教学,使学生对造型艺术特有的表现语言、绘画步骤及技法表现方式有直观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五是构建开放式教学情境,可组织观摩画展、设计展,参观平面设计企业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设计素描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将创新意识、版权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养成融入相关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实施效果的一种检测,应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如“影视后期处理”课程,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二要针对“摄像机的应用”“图层的应用”等各个教学单元设计评价表,评价表包含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学习方法与行为养成、团队合作与探究意识、安全规范操作、作品画面节奏、作品的创新等评价指标,用于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可使用即时测试软件、作品展评,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三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主要是针对教科书开发工作,在开发依据、结构、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提出原则和方法。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路,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如“InDesign排版”课程的教材编写与选用要注意:第一,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第二,应体现项目承载、任务引领、过程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根据平面设计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计算机排版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取内容,教材应体现关于平面设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第四,教材结构、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图文并茂,案例示意图应采用彩图,作业和练习题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主要是阐述开发和利用资源的途径。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和课程实施的条件来源,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从显性和隐性课程资源两方面进行开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能。如“标志与字体”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笔者建议:一要在实训室配置数量足够的主流计算机,并配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和打印机、写真机等输出设备,再对实训室内进行专业文化布置。二要将收集、改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整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都能借助该平台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三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积累完善,拓展课程资源。四要挖掘并利用企业资源,组织参观考察、市场调研、岗位实习等活动。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解决了传统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概念化、课程标准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解决了课程与岗位实际工作的匹配和标准问题,为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教学规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中职班级自主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