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向度的国际媒介素养教育考察

2016-10-31 03:10丁雪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精英媒介素养

■ 卢 锋 丁雪阳



文化向度的国际媒介素养教育考察

■卢锋丁雪阳

英、加、澳、美四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虽不尽相同,但都与“文化”问题相关:英国“文化保护”的理念是为了保护精英文化;加拿大“文化抵制”的传统是为了抵制美文化入侵;澳大利亚“文化融合”的理念旨在培养和提高国民的跨文化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干涉主义向文化研究视角的转向。四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历程启示我们:文化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表征,文化精英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的不断交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持久主题,应对新媒体文化的影响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文化保护;文化抵制;文化融合;文化研究;媒介素养

在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结合本国国情,创建了极具特色、影响全世界的三大教育模式。美国后来居上,逐渐提高了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这四个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但是,和其他的比较教育研究一样,由于“文化缺位”(Kulturfreiheit)现象的存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别(Cross-national)比较研究也面临着难以深入的瓶颈。①

文化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范式。从西方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萨德勒(M.E.Sadler)、康德尔(I.L.Kandel)、汉斯(N.Hans)到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都强调从文化角度解释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萨德勒反对孤立地研究教育,认为那些“校外的事情”才是真正影响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力量;康德尔(I.L.Kandel)强调要把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知识背景联系起来,以历史的方法分析教育制度形成背后的文化力量。汉斯综合了萨德勒和康德尔的观点,比较教育历史法和因素分析法推导出影响教育的因素。②顾明远教授也指出:“缺乏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很难理解西方的教育,缺乏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就很难理解该国的教育。”③本文旨在以文化的视角深入分析,比较英、加、澳、美四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文化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向度:英、加、澳、美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比较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起,都与其对文化问题的重视密切相关。如英国提出了“文化保护”的核心理念,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加拿大以抵制美国的文化入侵为目标,形成了“文化抵制”的教育传统;澳大利亚则积极贯彻“文化融合”的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国民的跨文化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干涉主义”,但是,面对新媒体技术及文化的深刻影响,近年来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同样实现了文化转向。

1.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保护”到“超越保护主义”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在于文化学者对电影等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冲突的忧虑。按照大卫·帕金翰的观点,利维斯和汤普森媒介素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保持本国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纯正和健康。在他们二人看来,电影追求的是“最廉价的情感诉求”,只是“一种消极的消遣手段”。④

著名学者莱恩·马斯特曼(1997)把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描述为:通过“甄辨、判断和尝试”,比较真正的“高级文化”与大众媒介形成的“低级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把大众媒介当作“文化滑坡的催化剂”的观点,使得教师往往将媒介的危害程度作为确定教学主题的依据。例如,广告就被确定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之一,因为它被看成操纵观众、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破坏语言等媒介危害的典型代表。此外,妇女杂志中的故事以及儿童漫画等也成为教学主题,是因为其中存在的刻板印象问题。⑤当然,基于保护的目的,这些教学内容并不多。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对这些低级文化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远离低级文本、反思其背后的动机及其影响,并掌握语言的正确运用规律。这种类似于“接种免疫”的方法与模式,使得教师承担了保护者(Protector)和仲裁者(Arbiter)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及其对待文化的不同观点,促使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生了一次重要转折。在威廉姆斯1961年所写的著作中,与利维斯式的观点相左的是,“文化”不再被视为一系列享有特权的、恒定不变的人为物事(如文学经典),而被视为全部的生活方式。这种观点认为,文化的表达是多元性的,既有高雅、贵族式的形式,亦有日常生活化的、大众化的形式。这种更趋近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对于那种特别看重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艺术与生活体验之间等级区别的观念无疑是一种挑战。⑥霍格特则认为,作品是否成功与传播的媒介或方式没有直接关系,重要的是作品能否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这些主张和观点,不但引起了对文化意味的重新定义,也引发了对学校课程价值的重新评价。

作为文化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在受众研究领域实现的突破,不但肯定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也明确指出了受众对待媒体文本的三种解读立场。除了与编码者一致的“统治-霸权立场”之外,与编码者不完全一致的“协商立场”和与编码者相反的“对抗立场”,使得文化研究敞开了受众主动性研究的大门,⑦也让教育者认识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批判性。

通过文化研究学者的努力,媒介产品的积极作用逐渐得到认可。1963年,英国教育与科学部在发布的《纽塞姆报告》(Newsom Report)中提出,电视在学生提高知识及认识社会方面起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注意电影电视进入和影响人们生活的程度,也没有注意到媒介和文学、音乐、绘画一样,作为个人经历及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在中等院校增设电影电视课程”⑧。同样,音乐委员会1971年的一份官方文件也要求,“在不降低标准和失去目标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尽可能在教科书所提供的音乐和年轻人自己要求学习并且喜欢的音乐之间架起一所桥梁”⑨。可见,这一时期的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改变了原来对大众媒介排斥的态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介的辨别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进入了“超越保护主义”(Beyond Protectionism)阶段。但这种“超越保护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进攻性防御”的“新保护主义”。它强调的是理解批判能力和主动参与兴趣有机结合的教育,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仍然是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⑩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中“文化保护”的传统,不但有效地保证本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觉意识较强的国家来说,英国的“文化保护”理念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抵制”到“积极防御”

在加拿大应对文化认同危机的过程中,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始终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加拿大地广人稀,发展先进的广播电视系统以促进本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本来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可是,由于政府并未对美国媒体的内容加以适当约束与控制,如20世纪20年代对美国广播节目的放任、70年代初期批准本国有线电视公司接收美国电视讯号的决定等,都为美国文化的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美国媒介产品中大量存在的暴力、色情以及对加拿大文化认同感的侵蚀,令加拿大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加拿大人教师组织、妇女团体、宗教团体、关注传媒的组织、家长组织、教育电视、电视台和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等社会各界也努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例如,成立于1978年的传媒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努力向教育部争取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中学的必修课程;妇女团体则持续抗衡美国媒介产品中渲染的暴力和色情;宗教界人士也常常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讲座,编写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供该省的教友、神职人员、教师及家长使用。

可见,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媒介政策在应对文化认同危机方面的补充。加拿大的“文化抵制”和“积极防御”教育理念与模式,对于那些试图摆脱他国文化控制的国家,明显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信息思辨”到“多元文化融合”

总之,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是其多元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以尊重民族差异、促进社会和谐为指引,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4.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从干预主义视角到文化研究视角

二、英、加、澳、美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启示

尽管英、加、澳、美四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起源不尽相同,但四国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其文化传统及媒介环境、媒介政策、社会问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1.文化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表征

英加澳美四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虽然历史背景和核心理念都不尽相同,但其中应对媒介文化的影响这一轨迹却是清晰可见的:英国从起初的希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保护本国的传统精英文化,到后来努力使媒介文化与精英文化协调发展;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为了抵制因传媒技术革新而不期而至的美国文化入侵;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实现文化融合、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国家需求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后来居上,则是积极应对新媒体文化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结果。可见,如何回答“媒介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同国家形成不同理念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媒介文化影响回应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速度和影响力。可以说,文化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表征。

2.文化精英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的不断交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持久主题

为了避免媒介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一些教育者往往会以文化精英主义为视角,采取保护主义的做法。文化精英主义通常站在精英立场对大众传媒做审视,面对媒介无处不在、有形无形地浸淫着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精英主义者往往企图化身为民众的启蒙者,努力坚持精英文化,全面否定当代大众文化。文化民粹主义则千方百计否定文化精英对媒介文化的指控,积极挖掘当代大众文化中的激进潜能和受众的能动性。英国所谓的“超越保护主义”,并不是不再需要保护,而是文化民粹主义逐渐占据上风后文化精英主义不得不做出的让步,使得对原来简单的“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预见,随着媒介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精英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的交锋还会持续,保护和赋权的争论也不会轻易停止。

3.应对新媒体文化的影响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总之,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因此,多学科的视野对于提高教育研究成果的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的分析,而不能仅就教育论教育。本文仅仅是“文化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一次初步尝试。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比较以及本土化研究还需要在文化研究范式上不断开拓,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加深入和丰富。

注释:

①②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页。

③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顾明远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评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④江玉琴:《论伯明翰学派先驱F.R.利维斯的民族文化建构——大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英国本土文化的民族诉求》,《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⑤Masterman,L.ARationaleforMediaEducation.In R.Kubey(Ed.),MediaLiteracyintheInformationAge,NJ:Transaction,1997,21-22.

⑦蔡骐、谢莹:《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新闻大学》,2004年第2期。

⑧HalfourFuture:AReport,London:Ministry of Education,1963:79.

⑨Council S,Music Committee,DobbsJ.MusicandtheYoungSchoolLeaver:ProblemsandOpportunities,Evans Bros,1971.

⑩秦学智:《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观点解读》,《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作者卢锋系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丁雪阳系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俊】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构成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01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b20150104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精英媒介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它们都是“精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