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在华外报:作为新知与意识形态的桥梁

2016-10-31 03:10赵云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报刊

■ 赵云泽 刘 珍



晚清在华外报:作为新知与意识形态的桥梁

■赵云泽刘珍

长期以来,学者们多从政治上评价清末西人在华办报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本文试图摒弃政治悲情色彩,从媒介技术革命和知识传播的视角来探究这类报刊。本文认为西人报刊作为一种“新知”的面貌存在,在中国掀起了媒介技术的革命,开启了中国报业现代化的帷幕;西人报刊作为意识形态的桥梁,传递了西方的价值观甚至是直接的政治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

在华外报;意识形态;外报

1793年,乾隆皇帝傲慢地拒绝了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建立现代意义上国家关系的请求,“天朝上国”的迷梦使清王朝与外界的交流几乎断绝,此后清王朝的梦魇便不断来袭。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来华办报的性质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也被颇多讨论。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主义和政治悲情色彩很容易遮蔽更客观的视角。本文着意摒弃政治悲情,从媒介技术和知识传播的视角来客观地评价西人报刊存在的历史价值。

一、媒介自身即“新知”:中国报业的革命

1.西人带来的媒介技术革命

首先是印刷术的剧变,中国是发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国家,然而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其材质以木质和泥土为主;并且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长期没能形成主流,也未被真正应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①马克思·韦伯就曾指出:“印刷术是中国早有的;但是,只是为了付印而且通过付印才成其为作品的那种印刷品(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是在西方得以问世。”②情况到晚清有了巨大的变化,活字印刷出版业“经历了从来没有过的发展”③。

虽然清廷严禁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居留,但是信仰的力量还是驱使传教士们不断突破封锁,进入华土禁地,发展福音事业。“从1815年到1948年,单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就有878种”。④这当中有的历时长久、有的旋起即灭,但大都有着当时较为先进的出版印刷技术和编辑理念。

其次表现为通讯、交通技术使时间战胜空间。1844年,莫尔斯首次试验成功电报通信技术,自此信息即送即达成为现实。《论中国兴电报之益》中指出:“今泰西各邦皆设电报,无论隔厂阻海,顷刻通音,诚启古今未有之奇,泄造化莫名之秘,富强之功实于此。”⑤这项技术无疑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外国商业报刊率先尝试使用电报传递新闻信息。“1882年1月16日《申报》刊出该报记者从天津发来的新闻专电,为国内报纸上出现的第一条国内新闻电讯,开辟了我国报纸利用电报在国内传递新闻的新路。1884年8月22日,《申报》驻京记者开始使用有线电报从北京直接向上海拍发新闻专电。”⑥由于电报信息来得快,一些报刊甚至出现了等不及第二天见报的“号外”。《字林西报》和《晋源报》这两份英文报纸最先在“号外”刊出了中法两国在越南激战的消息⑦。电报在传达信息方面的运用,使中国传统的邮驿系统相形见绌,驿站传递逐渐被近代邮政系统所取代,更多的报人看到了电报在争取新闻时效性方面的优势并加以使用。

交通方面,1865年北京宣武门附近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铁路,这种在当时国人眼中类似“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的怪异交通工具因不明其理而被“诧为妖物”。1876年6月《申报》对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段通车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此后《申报》还不断对火车进行了报道和宣传。到1877年,该段火车正式运行不到1年,已载客16万人次,足见铁路交通已被人们接受。《万国公报》也曾大量刊登铁路建设的改革建议。⑧1901年之前外国人掌握着我国的铁路邮政,直至次年中国才收回路权,并于1903年制定了《大清邮政局铁路公司互译章程》,自此奠定了铁路邮运的基础。时至清末,我国火车邮政已达8500公里。⑨

随着电报和邮政系统被用来传递新闻稿件,报刊中的新闻时效性越来越强。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中的“信道”即是信息的载体和流通的管道,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来看,电报和近代邮政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报刊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使得时间战胜空间成为可能。

2.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

外国人在华办报除了直接的引进先进的印刷和通讯技术,更为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运营理念提供了借鉴,甚至可以说中国对于现代报刊的“认知”始自外报。中国的官报、小报均因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日渐僵化、萎缩。反观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应当是“精神的集合体和联络机关”⑩,应当与现代的民主政治、公共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当时的外报对于国人亦是一种全新的事物。

除了传教士创办的报刊,由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在中国也发展起来并逐步取代教会报刊,成为外国在华报刊的主要力量。两次鸦片战争,分别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两个全国报业中心——香港和上海。英文商业报刊最先创刊,并且逐渐日报化。随后,中文商业报刊也得到发展,并且在19世纪70年代后开始实现中文商业报刊产权的由外到中的历史性交接。应该说,英文商业报刊孕育了中文商业报刊,它从诞生就与西方现代化的成熟报刊接轨了。

经历了这样强行的新知植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国家一样,都缩短了自身孕育现代化报刊的时间,一蹴而就地收获了资本主义国家播种培育的果实。在掌握现代报刊办报技术的同时,国人也开始认识到报刊之于社会、国家的重要性。林则徐早在广州禁烟之时,就组织了译报活动,以此来获得有关西方各方面的情况。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将报纸的功能概括为维系政权、实现民主、教育民众和监督政府,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王韬是我国著名的报刊政论家,他认为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并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这些远见卓识,是对报业功能的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报刊,为变革中国社会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甚至是组织力量。

二、作为意识形态桥梁的报刊

1.启蒙言论自由

尽管晚清以降,严酷的文字狱有所松弛,但清政府对外国人传教活动仍然是严令禁止的。鸦片战争以前的西人办报先锋主要是传教士群体,他们办报的主要策略是依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出版事业,而办报的主要地点只能选择转移海外。

《遐迩贯珍》与《六合丛谈》虽未有专文谈言论自由,但关于言论自由的却并非难觅踪迹。特别是《六合丛谈》的国际新闻,报道西方议会辩论、西班牙、奥地利等国许设新闻纸局等,都是从侧面反映言论自由在西方的发展情况。

由于受社会现实条件以及当时中国读者接受状况的限制,偶然读到并且能真正领会其意思的中国读者并不太多。外报竭力传达的言论自由思想并没有立即成为像该思想在欧洲那样成为冲破封建专制桎梏的利剑,但是这些报刊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封建专制言禁制度的巨大挑战,客观上对中国出版自由观念的确立有特殊意义。

2.传播现代政治制度与主权在民的理念

相比于以上报刊对西方政治制度所进行的单纯的宣讲叙述,新闻性明显增强的《六合丛谈》所运用的呈现手段则更为直观和具体。如该杂志在1856年连续报道美国总统大选的事件,直观清晰地描写了美国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三、外报对国人发展道路抉择的影响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与“经世致用”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所谓“经世”,也就是“治世”,是一种追求“入世”的思想。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历史上几经盛衰,总体的趋势是紧随时局变化,时世盛则衰,时世衰则兴。到了清末,国家内外交困,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清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为寻求治国出路,经世致用的思潮再度兴起。

清末兴起的经世思潮的倡导者是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他们的身份有很大差异:有的身处社会底层、仕途坎坷;有的则位极人臣、官场得意。然而,一方面西方殖民入侵导致国家外患不断,另一方面西方报人不懈努力宣讲西方的先进文明,使得这些经世之士都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顶住各种压力“开眼看世界”,在当时最早接触学习西方文明。

受到《东西洋考》等当时诸多报刊影响,经世思潮了解了西方各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开始有一些人反思自己国家现行的政治制度。比如龚自珍就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高度集中的封建集权统治制度,提出“至高无上”的君权是国家腐朽衰败的根源。而随着对西方经济的学习,经世思想家也逐渐认识到贸易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经过西人在报刊上对西方世界的介绍,激发了人们“开眼看世界”的强烈欲望,大量译介西方文明的书籍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应运而生。

2.外报与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清廷统治者内部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分化,出现了一批态度开明愿意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特别是器物层面的知识),意图自救的“洋务派”。而纵观整个洋务运动有两份报刊与之关系甚为密切、影响颇巨,这两个报刊便是《六合丛谈》与《万国公报》。

3.《万国公报》与康梁的维新思想

四、结语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西人在华办报的政治意义各有褒贬,本文无意在此轨道上进行论争,而是试图从报业发展和知识传播的视角平和地看待肇始于清末的在华外国人所办报刊在中国的影响和作用。我们认为西人所办报刊的确传递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但正是这种传播客观上也契合了中国在内忧外患中求变的思潮,影响了诸多领袖人物,触发了中国近代多次思想运动,甚至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同时,作为一种新事物,近代化的报刊本身也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媒介业的变革、传播方式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关键问题的抉择。

注释:

①据《北京市图书馆善本书目》统计,所录历代善本11000多部中活字印刷本只有150余部,不及总数的1.5%。转引自陈钢:《晚清媒介技术发展与传媒制度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②[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版,第6页。

③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汤因:《中文基督教期刊(手稿)》,上海市档案馆,1949年,档案号U133-0-33,第22页。转引自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期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⑤《论中国兴电报之益》,《万国公报》第39册,1892年4月,第20本,第12715页。转引自陈钢:《晚清媒介技术发展与传媒制度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⑦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⑧王瑞芳:《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9页。转引自陈钢:《晚清媒介技术发展与传媒制度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11年版,第43页。

⑨尹铁:《晚清铁路与晚清社会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301页。

⑩戈公振:《新闻学泛论》,出自黄天鹏:《新闻学讲演集》,现代书局1931年版,第3-4页。

(作者赵云泽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珍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中国新闻本体史研究”(项目编号:12JJD8600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报刊阅读策略微探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关于第四届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十佳报刊、十佳报刊提名奖及优秀报刊出版单位评选情况的说明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