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支持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2016-10-28 02:24:29单春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母婴同伴产后

张 慧 刘 颖 单春剑



同伴支持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张慧刘颖单春剑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护理模式用于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4月分娩的产后抑郁高危产妇10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访视模式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方案,比较产妇产后3 d及产后6周EPDS评分,母婴相关护理知识问卷的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高。产后6周,试验组产妇产后抑郁筛查正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方案在护理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同伴支持可为抑郁倾向产妇提供支持,对缓解产妇离院后的心理抑郁状态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同伴支持;产后抑郁;居家护理模式

产后抑郁(PPD)是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的抑郁症[1],我国平均发生率为14.7%[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数据显示,约有50%~80%的产妇产后会经历短暂轻微的忧郁,有约0.1%~0.2%的产妇会发展成为严重的产后精神疾病[3-4]。产妇在院期间的早期筛查及针对性干预较为困难,出院后现行的单一社区或医院上门访视服务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健康需求。Beck的Meta分析证实[5],社会支持不足是产后抑郁的显著性预测因子,增强产妇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信息支持和评价支持,可以防止或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6]。Dennis[7]汇总分析识别出同伴支持具有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评价支持3个关键特征。因此我们试图将同伴支持模式运用于产后抑郁的干预,将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院对2015年1~4月期间分娩的产妇进行同伴支持护理模式的尝试,探索同伴支持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妊娠。(2)已婚初产妇。(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4)能熟练使用网络,方便小组联络。(5)自愿参加此次调查,愿意接受同伴支持计划及随访,填写知情同意书。(6)产后3 d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选取9分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在产后3 d填写产后母婴状况调查表、EPDS量表、母婴相关护理知识问卷。出院前进行出院相关知识指导,产妇均参加社区常规访视服务。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产妇实施同伴支持方案。

1.2.1聘任组长以互联网(Email、微信、微博、QQ、飞信等)、电话、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招募已有资料产妇同伴支持组长候选人,经培训考核合格后聘为组长。入选标准:(1)有生产经验。(2)性格开朗,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3)正面榜样。组长具有示范作用,具备产后母婴护理知识,自我管理能力,母婴健康。(4)能熟练使用网络,方便小组联络。(5)签署知情同意书,有时间、精力并愿意承担同伴支持的工作。培训考核:组建同伴支持组长培训团队(心理咨询专家、母婴护理专家、产科管理者),对组长进行集中培训。完成培训并经实践演练考核合格后方可聘任为同伴支持组长。

1.2.2成立同伴支持小组建立同伴支持小组,每组10例,配备1例同伴支持组长,建立多种小组成员联系方式。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为期6周的同伴支持方案。

1.1.3同伴支持方案(1)互联网、电话形式的同伴支持。每组组长在产妇出院3 d内电话沟通,了解产妇遇到的问题,不定期采用电话、短信、QQ等方式与组员联系,交流发布母婴护理的经验、合理饮食休息的知识、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等。组长每周至少对组员沟通交流1次,每次>10 min。如果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与研究小组成员联系,共同讨论。(2)现场小组活动形式的同伴支持。由组长每1~2周组织同伴支持小组活动,活动时间由组内成员共同商议决定,每次1~2 h,小组活动在6周内≥3次。活动从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1~2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可采用讨论、相关知识专题报告、自由讨论等方式,除发放学习手册,观看视频,促进知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为同伴支持小组的成员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增进小组成员的情感,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和归属感。鼓励成员说出遇到的问题,缓解精神的压力,组长分享自身成功的感受、经验、技巧,同伴间展开讨论,提供情感、信息的支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同伴指导。通过一对一的同伴间倾听、讨论,就产妇个性化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针对性更强的支持指导,帮助产妇解决面临的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保护了产妇的隐私,鼓励其敞开心胸,表达自身的感受,使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利于支持方案的顺利实施。

1.3观察指标两组分别在产后6周发放问卷调查表,填写产后母婴状况调查表、EPDS量表、母婴相关护理知识问卷,评估同伴支持对产后母婴相关护理知识知晓度的改善情况,对产后母婴健康状况的促进作用,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1.3.1EPDB评分EPDB由英国Cox等人于1987年编制,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Lee等编译成中文版并进行修正和补充。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分4个等级,得分范围0~30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5min即可完成评分。该量表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好、评分简单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适用于产后抑郁筛查的量表。卫生保健人员常规使用时可采用9分作为临界值。

1.3.2产后母婴状况调查表针对产后母婴常见问题及护理,提出相应问题10题,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分别赋予10,5,0分,统计总得分评估产妇知识掌握情况。总分>90分为掌握,85<得分≤90分为部分掌握,得分≤85分为未掌握。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表1)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干预后对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2)

表3 两组产妇干预后对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3.1同伴支持模式通过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等方式,为产妇提供社会支持国内外研究证明,家庭关系和夫妻关系差,各种压力事件,失业、家庭经济状况差,社会支持缺乏等均增加了女性产后发生PPD的风险[8-10]。其中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支持。同伴支持通过“过来人”给予产妇同伴间信息交流支持,提供育儿经验及持续性自我照护知识,经常性地关心和鼓励产妇,解决产后初期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肯定其做对的地方,增强产妇的信心,避免不知所措、急躁情绪。同伴支持模式通过为离院的产妇搭建讯息交流平台,同伴间经常性的进行共同话题的讨论,经验的分享,提高了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具有抑郁倾向的产妇提供了信息支持;同伴间困惑的交谈,也为产妇提供了情感宣泄的途径,为产妇的情感支持提供有力支撑。

3.2同伴支持模式对缓解产妇离院后的心理抑郁状态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表明,两组产妇在干预后6周比较,试验组产妇产后抑郁筛查正常率更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后抑郁评分降低,抑郁程度缓解。同伴支持模式将同伴支持小组的成员构成一个小社会,成员们愿意与和自己经历、背景、处境相近的同伴进行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同伴提供的经验和意见的可接受性更高。即使成员有不同于群体的观点且与其他人发生抵触的时候,也会做出让群体成员认同的反应。组员们从认识到了解,情感更加贴近,信任感增强,沟通层次逐步提高,使产妇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行为,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3.3同伴支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目前制定的同伴支持方案在护理实践中顺利完成,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同伴支持护理方案中提供了多种模式,电话、网络平台、现场小组活动、同伴指导等,形式的多样化可同时满足不同产妇的多种需求。既提供小组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的平台,也通过同伴间的个别指导,保护患者的隐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4 小 结

产妇全程护理干预中,出院后的居家护理干预相对较为薄弱。人们对PPD的重视程度已逐步增加,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将同伴支持的概念及方法引入产后心理健康领域,将研究人群聚焦于具有产后抑郁倾向的高危人群,初步建立同伴支持在产后抑郁中的干预方案,为产后抑郁的居家护理提供新的尝试。

产后抑郁不确定的病因及多种危险因子,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鼓励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进行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全程预防。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增加评价指标,进一步多方面探讨如何早期发现PPD,以何种干预和护理模式对PPD产妇更加安全有效,特殊高危人群是否需要进行特殊的干预措施等。

[1]谢辛,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1.

[2]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3]Bobo WV,Yawn BP. Concise review for physicians and other clinicians:postpartum depression [J]. Mayo Clin Proc,2014,89(6): 835 -844.

[4]Vliegen N,Casalin S,Luyten P. The cours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a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 Harv Rev Psychiatry, 2014, 22(1):1-22.

[5]Beck CT. Predi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predictors inventory[J].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2,31(4):394-402.

[6]陆虹.郑修霞.初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31-733.

[7]Dennis CL. Peer support within a health care context:a concept analysis[J].Int J Nurs Stud,2003,40 (3) :321-332.

[8]Gaillard A, Le Strat Y , Mandelbrot L,et al. Predi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prospective study of 264 women followed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J]. Psychiatry Res,2014,215 (2) :341-346.

[9]Stuart S, Koleva H.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perinatal depression[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4,28(1) :61- 70.

[10]周晨慧,廖少玲,刘琼玲,等.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1-12.

(本文编辑冯晓倩)

210004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科四病区

张慧:女,本科,主管护师

单春剑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4.026

2015-11-24)

猜你喜欢
母婴同伴产后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幸福(2019年3期)2019-02-27 08:35:50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7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