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中,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对知识进行整理,构建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提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对故事感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知识有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讲小故事,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体悟。在创设故事情境时,教师要使故事情节趣味化,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兴趣。在进行汉字教学时,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文中的汉字,教师可以结合故事进行汉字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同时,掌握汉字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火”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象形字的发展和演变的小故事,在故事情境下,学生对“火”字有了直观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故事,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高效的探究性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意识,这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和内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长久的保持兴趣,并在学习中通过主动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问题情境,用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艺术,用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主动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在问题的引导下加快对知识的梳理和运用,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把问题创设的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引导性,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并能有效地把新旧知识相结合,促进他们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教师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妈妈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小彼得在看到账单时是怎么想的?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妈妈对自己的无私付出。通过讨论,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内容和收获引到了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让他们有效掌握课文的主旨,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要实现高效的探究学习,不仅需要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情,还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感悟。课堂学习是教学的中心点,除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外,教师还要向课前和课后进行拓展,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使他们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找到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自主预习和探究阶段,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对他们的预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预习效率大大提高,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能获得突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课外拓展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他们进行课外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外探究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分析和运用,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获得有效提高,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所喜爱的图文声像传递教学信息,这样的教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刻的阅读,更加利于他们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与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如果只是阅读文字,学生就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认知,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直观的画面传达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通过多媒体直观情境的教学,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如同置身于海底,可以用心感受,这样的学习更有动力,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有效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的干扰,给他们足够空间进行思考,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实现新课改探究性教学的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