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红
笔者是一名小学教师,从事的教育时间较久,长期处在教学管理岗位,和家长接触的较多,在和家长沟通时经常会有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什么都不行,没一点好的。”我总会和家长开玩笑,你真该学学摄影,应该用你自拍的劲头去发现孩子的美。
摄影俗称照相,源于希腊语 φ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 graphê,意思是“以光线绘图”。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拿起了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更多的人则用智能手机来记录生活,相机已成为人们的第三只眼睛。
有人说:摄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摄影这种把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能力对发现孩子的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摄影用减法阐述美
如果说画画是锦上添花之美,一种加法的美,在一张白纸上不断添加美的元素,将众多的美组合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那么摄影就是一种取舍之美,是种减法的美,需要在现实环境中选取美的部分,去除不美的、杂乱的部分,从另一层面呈现其平凡的美。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老师、家长会追求加法的美,这个方面好、那个方面好、所有的都要好,需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孩子,所以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需要有所取舍,合理定位。在具体的事件中,做做减法,去杂存真,看清事件的本质,不被杂景所干扰,从而发现孩子的美,鼓励孩子创造美。
二、摄影用视角发现美
摄影中经常会提到视角的问题,如果说摄影的高视角、平视角、低视角及相对应的俯拍、仰拍等词角过于复杂,那么用现在流行的自拍来理解就不难理解。通常美女自拍时为了拍出尖下巴、眼睛大,就会选择俯拍,45度左右、头保持不动,眼睛向上看;为了告诉人家自己有大长腿,就选择低角度仰拍。实用的技巧还催生了自拍杆。试问,给自己自拍有角度的选择,更何况如何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孩子成长途中的点点滴滴。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孩子,能更多地发现孩子的美。
三、摄影用思考表达美
在拍摄路上,新手拍清晰,老手拍虚实、拍构图、拍光线,高手拍意境。有人说鉴别摄影师水平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面对美景时,从取出相机到按快门的时间,拿出相机,对着取影框,马上按下快门的通常是新手;取出相机,对着取景框,通过调整,按下快门的是老手;取出相机,观察美景,进行短暂思考,然后从容地举起相机,进行拍摄的是高手。
对此,笔者深以为然。新手是事后再通过选择,发现美的照片,老手是在取景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整,明确拍摄对像,成功率比新手自然高很多,高手在拍摄前有了思考,有了明确的思路,因此往往能拍到自己想要的。那些新手选的照片都是常规的,老手照片会有不同的视角,高手的照片会有更多的表现方式。
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分成三类,大多数家长拿起相机就拍,因此只能从众多的照片中选择,看不清孩子,只有在发生大事件时才发现问题,此乃孩子之不幸;一部分家长能在取景框里进行调整,因此能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事件中认清孩子,此乃孩子之幸;极少部分家长能认真思考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更能看清孩子,此乃孩子之万幸。
四、摄影用时间创造美
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模式叫速度优先,也叫快门优先,即相机根据设定的曝光时间进行拍摄,秒数低通常适用于拍运动中的物体,能够轻松抓住快速移动的目标,当快门时间拉长时,能拍出丝绢般的水流效果,夜晚的车水马龙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引用到看待孩子的问题上时,既要用极短的快门时间记录孩子瞬间的美好,也要学会叠加孩子所表现的美。
五、摄影用心态迎接美
流传于摄影圈内的一句话:古时候,自然美景多是樵夫发现的,如今美景多因摄影人而走红。古时候,深山老林里的美景因樵夫进山砍柴而被发现,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如今,很多景点因为摄影人的到达而出名,因为摄影人的照片而走红。
然后走红的照片背后,摄影人所付出的努力则鲜为人知,拍摄自然景观黄金的时间是日出前后及日落前后那十几分钟。为了等待这十几分钟,摄影人需要提早几个小时前往拍摄地点,经过数小时的等待,拍摄几张照片,因为天气之不确定性,有时要进时多次的拍摄。拍摄自然风光时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负重十几公斤、徒步数小时再待数小时,拍摄美景,然后返回。
如此辛苦,却乐此不疲,这种心态值得家长们学习。我们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有好心态才能发现美好。
摄影人面对美景时会选择不同的手法记录美,用全景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之美、一种包容之美;用特写时追求的是一种细节之美。当摄影人面对平平的景色时会用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视角去发现美好。这种记录美、发现美的执着值得所有的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所学习,发现孩子的美不仅靠双眼,还应用第三只眼睛看孩子,即用摄影的眼光去阐述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并迎接美,如此,孩子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