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娜
浅谈高职《铁路客运组织》课程“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魏琳娜
所谓“课证”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铁路客运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教学与铁路客运岗位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内容与考证结合教学改革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JG-10。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我国客货综合交通运输的骨干,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铁路客运组织》是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铁路客运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正确办理铁路客运作业和业务,同时针对旅客、行包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1.教学内容广泛,知识点多且杂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售票业务、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特种运输、运输事故的处理、旅客运输计划及组织、客运站工作组织及旅客列车工作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作为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客运岗位群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内容广泛、庞杂、知识点多、学习目标性差,不利用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后期取得铁路客运岗位职业技能证书[1]。
2.模块划分不清晰,知识点间的衔接较弱
目前市场上《铁路客运组织》的教材比较多,这些教材各有各的体系,每一章节的划分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教材的章节划分均不够清晰,知识点间的衔接也不太合理,往往某一章的一节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发现下一节与本节的内容无多大关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没有形成连贯记忆,不能够构建出完整连贯的知识架构。
3.缺乏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
《铁路客运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实践性,铁路运输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的大多数教材没有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更多的是对铁路旅客运输的理论介绍,缺乏贴近实际的铁路客运教学案例,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课本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一般。
4.教学方法单一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的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味地灌输理论与实操流程,没有实践教学,学生慢慢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反应差,教学效果甚微。《铁路客运组织》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供学习情境,把课堂和讲台让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吸收知识和提高职业能力。
1.依据岗位能力设计教学模块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育强调专业岗位能力,铁路客运岗位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这一要求,使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相匹配,教学内容与铁路客运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通过解构和重构铁路客运组织教学模块,使之满足学生铁路客运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在校期间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3]。
铁路客运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部分,据此,将《铁路客运组织》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同时结合铁路客运四大岗位——列车员、售票员、客运员、行李员,构建出《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课证”融合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课证”融合结构图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采用新的课程教学模块,教师能够针对铁路客运岗位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同时,学生也能对课程体系有清晰的认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很好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岗位职业资格证的取得。
2.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一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以该课程的内容以及工作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设计。铁路客运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铁路客运组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建立“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课程性质积极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工学结合、课堂与岗位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4]。
(1)任务驱动法
教师提前作好教学设计,确定每次课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与问题进行专业学习,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学习任务,分小组进行探索,积极思考,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评价总结。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成功地掌握了知识,也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主动承担各项职责的意识。
(2)启发式教学法
要学习并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首先得对其感兴趣,而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与回顾,引导出新的知识点或问题,再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思考掌握该知识点后,教师给出一个实际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独立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法
根据铁路客运作业流程,设计实训项目或教学情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形成以实际工作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一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当车站发生旅客滞留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这样的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法最为合适,可以让学生担任车站不同岗位人员,按职责分工做好旅客安全和疏散组织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应急处理流程,更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4)行动导向教学法
积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根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要求设置教学项目,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依据铁路运输企业及行业标准,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教学,通过现场实物展开教学,采用互动合作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例如自动售票机的使用,学生可以在客运实训室或车站进行自动售票机的操作,将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占主体地位,使他们通过独立行动,在实践过程中,获得铁路客运岗位职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
(5)案例分析法
针对铁路客运组织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选取某客运站发生的实际案例,介绍该案例的基本情况,将其以整化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小模块,从而解决整个实际问题。除了以上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其他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纳,让学生参与到任务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真正适合于铁路运输企业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3.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比例为30%,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70%。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学生最终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在试卷上准确写出题目的标准答案。实际教学效果已经表明,只注重结果性考核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需要针对《铁路客运组织》的课程性质,开发新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5]。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继续采用闭卷答题的方法,应该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铁路客运规章的理解及处理客运相关问题能力的考核。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可采用新的模式,比如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30%。
(1)过程性考核
本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平时成绩、PPT汇报、阶段测验、知识竞赛、情境模拟。
①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情况、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②PPT汇报内容由教师给出,内容包括两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与归纳、课程相关的拓展知识,学生组成专题讨论组,团队合作完成该项任务,该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了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也给了每位同学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加强了学生自信心;③对每一单元内容进行阶段测验,“以考促学”,及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掌握较差的内容进行补缺补差;④知识竞赛同样以小组进行,教师指导每一小组编写一份测试卷,各小组间相互考查,通过实验发现,学生非常愿意担任考核他人的角色,他们在出题过程中重新梳理了知识体系,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整理,更牢固地掌握了铁路客运组织的内容;⑤由于铁路客运组织的实践性较强,对于实操教学模块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更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2)结果性考核
结果性考核一般采取期末卷面考试形式。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更用功,对待任务更认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课程教学团队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上课积极性显著提高,几乎没有人再玩手机或睡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铁路客运员技能鉴定一次性通过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近50%,同时从已经顶岗实习学生表现来看,学生在铁路客运岗位上能很快上手,职业综合能力较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1]郭英在、张晓锋、赵方哲、孙志勇:《浅谈如何建设铁路客运组织精品课程》,《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10期。
[2]王越、张敬文、张玮、蔡登飞:《铁路客运组织》,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3]王慧晶:《〈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4]李向蔚:《高速铁路客运组织培训知识网络模型与应用系统框架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5]鲍慧珉:《培训适应高铁时代要求的客运人员》,《广西铁道》2011年第8期(3),第36-37,40页。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