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媚,蓝 月,高 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肾内科血透室,福建 宁德 352100)
新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李剑媚,蓝 月,高 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肾内科血透室,福建 宁德 352100)
目的 探析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方法 对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进入血液透析中心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按照集中学习、统一带教的传统方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带教负责制的新式教学模式,具体分为小组学习讨论、分期与集中讲课、每周定期考核等方式进行带教,两组护生学习结束后均进行统一的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血透室护生采用一对一带教负责制、小组学习和集中讲课等新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新式教学模式;血液透析;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代替疗法,主要的治疗对象为急性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对患者体内的血液进行引流,使其流向患者体外,并且在透析器(由无数根空心纤维构成)中通过弥散/对流来完成物质交换这一过程。这种方法能够将患者体内的酸碱以及电解质位置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对其体内的代谢物进行有效清除。与此同时,它还能够将患者体内多于的水分清除掉,最后再将净化了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该项技术是上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多种治疗模式。
血透中心护理工作具有患者原发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等特点,较之于一般临床科室,其在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及临场应变能力等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其对于进入血透中心的护理实习生亦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给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拟对进入血液透析中心实习的护生分组采取不同的临床带教方法,初步探析更适合血透中心护生的教学模式,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接收的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共计46名,均为女生,年龄18~22岁,学历:中专16名,大专22名,本科9名;实习时间均为4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带教方法:
1.2.1 选择带教老师
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专业态度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责任心强、事业心强、业务技术水平较高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临床护士进行带教,对临床带教护士要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具备超过三年的血透工作经验,具有规范的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要能够熟练掌握血透室的最新技术,对业务也要十分熟练,对实习护士要能够表示充分的关心与爱护。护理部也要统一性的培训护理实习生,根据护生的不同学历层次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在培训过程中要遵循从严从难的原则。
1.2.2 方法
对照组实习带教选择传统方法,基本原则为统一带教、集中学习,观察组则选择一对一带教负责制,具体内容主要有分期与集中讲课、小组学习讨论、定期实施考核等[2-4]。
(1)理论学习:新入院的护理实习生要接受2 d的岗前基本培训,内容包括熟悉医院环境,熟悉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血液透析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类机械的清洗消毒以及正确保养方法,学习有关建立血管通路并进行有效维护的知识。另外带教老师要根据临床实际病例像新护理实习生介绍透析临床指标、方法、效果、原理等多项知识。
(2)实践操作:带教老师要想护理实习生讲解仪器操作的相关事项,具体有仪器使用方法、性能和注意事项。首先老师可以引导护理实习生参实地观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亲自给护理实习生进行操作示范,然后指导护理实习生自己动手学习操作仪器。透析工作一般比较繁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容易发生变化且比较复杂,所以,带教老师最好在操作示范的同时进行讲解,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尤其要告知护理实习生如何正确对待机器报警,保证能够对不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避免血泵长时间停运。除此之外,带教老师应该对导管通路的护理有效方法以及穿刺动静脉内瘘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际演示,指导护理实习生多次联系,保证每位学生都真正掌握,保证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内容主要是特殊的器械操作或者一些疑难病症患者,带教老师首先要讲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接着实施专题讲解,通过开展讲座让学生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4)每周考核:集中考核保证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具体有临床技能考核以及理论知识考核,如果护理实习生在考核中出现问题,带教老师要进行及时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及时改进。
(5)终末考核:所有护理实习生都实习4个星期,在4周实习结束后开展终末考核,具体有临床操作考核以及理论知识考核,总分都以百分制计算,利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实习生实施护理的满意度。
1.3 效果评价
对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区分判别,超过90分视作优秀,80分以上但是不足90分视作良好,60以上但是不足80分视作一般,不足60分视作不合格。护理满意度主要针对护理实习生独立护理过的血液透析患者,结果满意度区分:满意为5分、一般为4分、不满意为不足3分。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3.0分析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选择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优秀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实践操作优秀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比较表
以往临床上的护理模式是将疾病作为中心,属于一种功能制护理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慢慢的打破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了护理中心,属于一种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伴随着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对临床护士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血液透析室而言,这一科室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要求。因为血液透析存在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相对于临床而言,实习护生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因此选用一种科学合理的带教方式对临床护生进行带教是十分重要的。
在护理教学中,临床实习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护生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着重培养的是实用型的护理人才[5],如果选择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带教,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6],在以往的带教方式中,本科、专科以及中专等各个层次的护生之间不存在差异性,在带教计划和轮科安排上基本不存在差异性,讲课方式、出科考试、教学查房等也较为传统[7]。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没有顾及到护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不能够对不同层次护生的要求进行满足,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初步性的研究之后,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带教老师能够在任何时间为学生进行讲解,指导其进行操作,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每个月对护生进行考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在护生遇到难题的情况下,不会再存在被动学习的心理,会主动向带教老师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进修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能够将患者的满意度、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虽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总数较小造成的,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将样本量适量增加。
通常情况下,在初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很难接受自己的病情,因此会出现较为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要和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交流与沟通,并且要教会实习护生这种沟通技巧,使其能够对沟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理解,最终起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带教老师要学会站在实习护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将患者作为整个护理的中心,将其心理压力减轻,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性,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来适应血液透析,以此来维持生活状况,减轻其焦虑,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其次,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进行适当运动,主要包括一些社会活动、工作等,以此来安慰患者的心灵与精神,将其存在价值感与生活兴趣提高,最终达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带教老师作为指导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人物,其教学理念、手段与言行举止都直接关系着护理人员今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方向与能力,老师能否成功施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护理技能与素质,甚至会决定着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其整体技能与素质。在真正带教过程中,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耐心、细心地帮助学生,对于护理技能较差的学生,更应采取积极地态度帮助他们,提供实习护理人员实践的机会,使其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过程,并在生活中多关心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将一对一带教负责制教学方式运用在临床血透中心,其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并符合护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可有效提升临床中带教整体质量,相关护理实习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与综合素质都显著提升,且有利于缓解护患矛盾,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运用
[1] 张海燕.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实践[J].中华护理,2006,41(5):448.
[2] 刘芝萍.血透室护理带教工作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45):90-91.
[3] 汪 婧,徐红燕,杨 芳.血透室护士分层次培训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11(23):21:55-57.
[4] 张海燕.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实践[J].中华护理,2006,41(5):448.
[5] 夏 梅,徐 义,张世琼.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2-73.
[6] 王雪芬.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观察,2011,8(8):10-12.
[7] 杨俊华,晏 娟.临床护生分层次带教与建立护生职业规划理念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7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4
B
ISSN.2096-2479.2016.06.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