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域中汉英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十八大报告翻译为例

2016-10-26 02:29唐革亮
外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隐喻译者译文

唐革亮 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130024)

●翻译研究

功能视域中汉英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十八大报告翻译为例

唐革亮 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130024)

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阐释,语法隐喻被视为译者对源语语篇意义潜势重新识解建构的重要概念手段。名词化是语法隐喻主要的词汇语法资源,本文从语法类的转移和级阶的转移两个维度归纳翻译中名词化结构的对应类型,并以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为例对各种对应类型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十八大报告的翻译中以汉语名词化与英语名词化的对应最多,其他类型的转化涉及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名词化;重新识解建构;翻译策略

1 引言

名词化现象在多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层出不穷,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各异,对其概念本质的探究、认知功能的分析、类型差异的比较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研究的热点。功能语言学把名词化视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类型之一(Halliday 1994:352),是一种将过程和性质等重新识解建构为实体的跨范畴现象(Halliday, Matthiessen 1999:241-242)。然而已有的理论研究多关注单一语言内部的名词化结构的类型和使用,英汉对比研究也是在其基础之上的功能、认知比较(张高远 2008:31-37,曲英梅 2014:70-75)。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研究也多侧重英语名词化的汉译策略(李丙午 燕静敏 2002:5-7),较少关注汉语原创语与英语翻译文本中名词化结构的使用情况。虽然汉语学界对名词化尚存争议,但不能否认一些典型结构中动词性减弱名词性增强这一事实。翻译常被视为用目标语实现意义对等的过程,而对等的意义则通过译者对词汇语法的选择来实现。那么,作为对意义进行隐喻式识解建构的方式之一,名词化结构如何影响译者的选择,源语和目标语中名词化结构存在哪些对应方式,对应方式的异同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观察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中汉英名词化结构的使用,探讨其对应的规律性与可能性。

2 本研究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

2.1 语言的3个维度与翻译

语言使用的3个维度——实现化(realization)、实例化(instantiation)和个体化(individuation)——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高度抽象的全景概括。实现化维度涉及不同抽象程度的意义模式之间的实现关系,实例化维度涉及概括的语言系统与具体的语言使用实例即篇章之间的关系,个体化维度则涉及群体的意义资源“文化意库”(cultural reservoir of meanings)和个体能调动的意义资源“个体意库”(individual repertoire of meaning)之间的关系(Martin 2006:275-298)。之所以说这3个维度是对语言的全景概括,是因为它将语言系统、语言使用、语言使用者3个方面全部涵盖在内。语言的3个维度在语篇分析中各有专攻,实现化维度的分析可以比较意义在不同层次实现方式的异同,实例化维度的分析适合研究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个体化维度的分析与意识形态研究相关。

功能语言学近年来逐渐朝着“适用语言学”(applicable linguistics)的方向发展,其理论在多种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为与语言相关的实际问题做出解答(朱永生 2012:34-40)。在翻译研究中,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元功能思想、语篇分析模式等对原文和译文的形式、意义及功能对等做出丰富的描写和解释。然而,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存在两方面突出的不足:第一,尚未提出一个基于功能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框架,只是用相关理论对翻译研究中一些核心概念做阐释;第二,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语言的实现化层级,对实例化和个体化两个互补维度关注不够(Martin 2008:30)。de Souza(2013:575-594)尝试性地把实例化和个体化维度纳入到翻译研究的框架中,并以实例化维度为侧重,将翻译模式建构为“语言间再实例化”(interlingual re-instantiation)。基于Martin(2006:275-298,2008:30-62)对语言实例化系统的阐释,她提出翻译是译者在对源语语篇实例阅读的基础上,经过去实例化(distantiation),沿着实例化层级向上,找到两种语言系统意义潜势的交叉点,再沿目标语的实例化层级向下,经过再实例化(re-instantiation),对意义潜势进行重新识解建构,最终形成目标语语篇实例的过程,且这一过程受译者“个体意库”的影响,使源语语篇与目标语语篇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意义的协商。de Souza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为翻译研究开拓新视角,进一步挖掘语言的实例化和个体化维度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第二,借助系统和篇章的实例化关系,有效地解释原文和译文以及多种译本之间的互文关系(intertextual relations);第三,其建构的翻译模式是一个更具综合性的研究框架(见图1),源语和目标语语言系统、篇章实例及译者的作用都涵盖在内。

图1语言间再实例化的三维模式(de Souza 2013:581)

2.2 语法隐喻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认为,“经验是用语言识解建构的现实”(Halliday, Matthiessen 1999:3),我们的经验无界并无序,是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将经验识解建构为范畴和关系,构成意义单位,使语言与经验世界建立起联系,即语言的概念功能所在。对经验的识解建构方式在语法上存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区分(Halliday 1994:342),一致式(congruent form)是语义与语法之间的自然匹配,隐喻式则表现为语义与语法的交叉匹配(cross-coupling),实现对经验的重新识解建构,拓展意义潜势。语法隐喻的形成源自语言层次之间的张力(stratal tension),是语言的跨范畴(transcategorization)现象。

语法隐喻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路向。一种路向侧重翻译的产物,即译文的表达方式。有学者对译文进行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区分,认为译者在面临多种可选的译文时,与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相近的称为一致式,远离原文的则为隐喻式(黄国文 2009:5-9,邓玉荣 曹志希 2010:114-116),或者将不使用语法隐喻手段的译文称为一致式,使用语法隐喻手段的译文称为隐喻式。另一种路向侧重翻译的过程和策略,即译者如何将源语表达的意义和目标语的词汇语法系统进行重新匹配,如在译文中使用升级的小句对应原文中的名词化,以降低译文的隐喻度(Steiner 2002:213-228, 2003:137-164)。本文的研究路向侧重后者,原因在于如果对译文进行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区分,因其参照点不同,易引起混淆:若以源语的内容和形式为参照,趋同于直译的译文为一致式,近似于意译的选择为隐喻式,这样难免与语法隐喻跨范畴的概念本质有所偏离;若以语义和目标语词汇语法的匹配与否为出发点,隐喻式则为目标语内部的跨范畴现象,难以突出源语和目标语表达之间的联系。

既然语言使用者可以在一种语言内对经验识解建构的方式进行不同选择,那么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也可以通过语法隐喻对解构原文获得的意义进行语言间的重新识解建构,形成目标语语篇实例,这一过程体现译者跨语言语法隐喻能力。我们认为,译者的重新识解建构主要体现为3方面:(1)译者对源语中的一致式进行“隐喻化”(metaphorization)处理,如可以将“不来送我”译为absence,源语中的过程在目标语中被重新识解建构为隐喻化的事物;(2)译者对源语中的隐喻式进行“去隐喻化”(de-metaphorization)处理,如将no smoking译为“禁止吸烟”,源语中的抽象事物在目标语中被重新识解建构为过程;(3)译者对源语中的隐喻式进行“再隐喻化”(re-metaphorization)处理,如名词化结构“深思熟虑”可译为同样的名词化结构careful consideration.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与经验的识解建构关系用图2表示。须要说明的是译者识解建构的经验与作者识解建构的经验并不完全等同。这是因为一方面译者只能通过理解原文获得意义,而理解又基于译者的体验和认知(王寅 2005:15-20),即受“个体意库”的影响,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译者介入;另一方面,不论是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意义的绝对等同都是无法做到的,因为选择即意义,措辞不同则意义有别(Halliday 2013:15-36),翻译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表达实现意义的有效对等(Nida 1982:11)。

图2 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经验的重新识解建构

3 语料与研究方法

3.1 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语料信息

十八大报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外宣传我国政治思想、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文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经过自动分词软件ICTCLAS对汉语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后,我们以汉语语料库ToRCH2009和与其平衡的英语语料库Crown为参照语料,通过AntConc 3.4.1w软件生成十八大报告原文及其英语译文的主题词表(见表2)。通过对主题词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语料在体裁和内容方面的区别性特征。

表1 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基本信息统计

表2 十八大报告汉英主题词对比

如果将十八大报告原文的主题进行归类,我们可以大体得出两类信息,即由名词表示的“什么”(社会主义、人民、党、制度、民主、体系)和由动词表示的“怎么做”(建设、发展、坚持、推进、加强、改革、完善、健全、提高),充分体现出报告的主题思想与核心内容。虽然汉语主题词均有较固定的译法,然而我们发现英语译文中排在前20位的主题词并不与汉语主题词一一对应。主题性最高的should在译文中的使用频率为418次,然而其汉语对应项“应该”并未在原文中出现,we在译文中出现516次,而“我们”在原文中出现的频率仅为58次,这一特点反映出汉译英时对人称主语和情态意义的显化。

3.2 分析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运用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汉英名词化结构的使用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首先,我们对原始语料进行处理,使用ABBYY Aligner工具实现汉语原文与英语译文的句级自动对齐,使用ICTCLAS和TreeTagger分别对汉语和英语语料进行词性标注。然后,我们对汉语和英语语料中的名词化结构进行识别和标记。本研究仅观察词汇及句法层面的狭义名词化,不包括广义的名词化小句。对于汉语词汇层面的名词化结构,我们选取典型名词化词缀构成的词汇,包括“性”、“化”、“度”、“力”、“率”等(丛迎旭 2004:89-92),如:“优越性”、“专业化”、“知名度”、“影响力”、“覆盖率”。句法层面的名词化结构则依据郭锐(2002:171)提出的3个判断标准:(1)可以受“的”字结构修饰,如:“这本书的出版”;(2)可以受名词、区别词、形容词、其他动词直接修饰,如:“技术改造”、“临床研究”;(3)可以做准谓宾动词的宾语,如:“有困难”、“作贡献”。对于英语词汇层面的名词化结构,我们参照Halliday和Matthiessen(1999:246)归纳的4种名词化类型:(1)性质名词化,如:hostile—hostility;(2)过程名词化,如:investigate—investigation;(3)环境成分名词化,如:with—the use of;(4)关系成分名词化,如:because—the cause of. 句法层面的名词化结构由动名词V-ing组成,包括动词性名词化,如:my opening the window,和名词性名词化his running of the race(陆烁 潘海华 2013:643-656)。部分名词化结构(如NP的VP,N+V,或V-ing等)可以通过编写正则表达式在检索工具AntConc 3.4.1w和BFSU ParaConc 1.2.1中检索。但由于名词化结构不具备完全的形式标记,且汉语语法结构灵活,因此我们还须要结合人工识别及标注。最后,我们对原文和译文中名词化结构的对应项依据本研究归纳的分类系统(见表3)进行人工标注,并在MS Excel中进行筛选与统计。这7种类型的转化均可以体现译者对经验进行的重新识解建构,其可能性及影响因素为本研究欲探索的问题。

表3 名词化结构在翻译中的对应类型

4 结果与讨论

4.1 名词化结构的量化分析

十八大报告汉语原文中名词化结构共出现1,365例,其英译文中名词化结构共出现1,657例,略高于汉语原创语中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对于对应类型的定量分析(见图3)显示,在十八大报告的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名词化结构(a类)是译者采取的主要手段,体现译者为文体上的对等所做出的考虑。特别是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多选择英文中的名词化表达与其对应,如:科学发展观/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全面建设小康社会/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汉语中的非名词化结构转化为英语的名词化结构(e, f, g类)比其逆向的转化(b, c, d类)多,间接反映英语中名词化手段丰富,更倾向于使用名词,思维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连淑能 2010:159)。

图3 名词化对应类型统计

此外,将汉语非名词化结构译为英语的名词化结构(e类)和对汉语名词化结构进行去隐喻化的转化(b类)是处理名词化结构的两种主要手段。对其他类词组的词性分析表明(见图4),与名词化结构发生转化的主要词组类型为普通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和形容词/副词词组。动词和形容词词组与名词化结构之间发生的转化比较符合预期,可将其与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的转化进行类比,不同的是转化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与语言表达的搭配习惯和译者的主体作用有必然联系。更值得注意的是抽象名词词组与名词化结构之间的对应位列前茅,如:根本途径/fundamental solution,依法治国/the rule of law等。除译者主体因素外,此类表达的对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两种语言对相同概念的认知差异。

图4汉英名词化结构与其他词组的互相对应

4.2 名词化结构的对应举隅

4.21 名词化结构→名词化结构

此类对应最为常见,因为英汉语中名词化的构成类型和意义指称存在诸多共性,这也是人类认知共性的体现(曲英梅 杨忠 2009:66-69)。例如:

①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Edu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renewal and social progress.

此外,在词汇层面,汉语中一些由派生词缀构成的名词化表达在英语中也存在对等,如:优越性/superiority,凝聚力/cohesiveness,竞争力/competitiveness等。然而并不是所有汉语派生词都有对等的词汇化表达,一些词缀的语义虚化度不高,需要单独译成名词(化)词组,如:生产力/productive forces,紧迫感/sense of urgency,而一些表达则需译者灵活处理,如: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

4.22 名词化结构→其他词组

在十八大报告中,名词化结构经过去隐喻化,可以在目标语中被重新识解建构为不同的语义元素,且不局限于与一致式表达的对应。

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has become much moreequitable.

③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The whole Party must more purposefully taketheholisticapproacha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thoroughly apply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例②将名词化做去隐喻化处理,采用英语中的一致式表达,使译文更直接、更生动。去隐喻化后小句的过程类型发生转变,原文为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译文为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这种互相关联的变化体现语法隐喻的综合征(syndrome)现象。例③中的“统筹兼顾”是典型的汉语复合词,语义内容有重叠,译者简化和整合,取核心意义“全面”,并用上义词“方法”概括,译为the holistic approach.

4.23 名词化结构↗小句(群)

名词化是对信息的浓缩和凝练,因此在理解和翻译时可以对其解包(unpacking),还原为小句,形成逆向的转级变化。

④ 对农民采取多与少取放活的方针。/We should give more to farmers and take less from them and lift restrictions over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例④的译文将名词化表达还原为小句,对原文的动宾搭配“采取……方针”进行语义内容的提炼和取舍,避免名词化表达密集造成的死板和僵硬。

4.24 名词化结构↘词/零

名词化在两种语言中多为实词,且常作词组的中心词,但即便语义内容和句法功能均具有重要地位,译者也可以在重新识解建构中对其进行调整,形成与目标语表达的零对应。

⑤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anks of teachers.

对名词化结构的省译为译文带来简洁的效果,如例⑤避免of所属结构的叠加(the building of the ranks of teachers),且英语中strengthen与building 也不是常用的动宾搭配。

4.25 其他词组→名词化结构

汉语一些抽象名词可以译为英语名词化表达,如:民生/people’s well-being,综合国力/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国际地位/international standing等。此类对应体现英语和汉语对抽象概念的建构方式不同,汉语多依赖单字抽象名词及其复合构成的双字词,而英语则多来自对过程和属性的物化。汉语有较多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如“道”、“仁”、“义”、“阴”、“阳”等,而英语则缺乏对等的词项。另外,即使有对等词项,译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目标语中更贴切的表达重新识解建构。

⑥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eople have richer intellectual pursuit and cultural entertainment.

例⑥中“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中国特色,如果将其译为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则成为蹩脚的中式英语。此外,译文中名词化结构的使用还实现平行的修辞效果,增加可读性与韵律感。

4.26 词/零↗名词化结构

译文中一些名词化结构与原文没有对应,为增译的信息,比如例⑦中attempt的使用。原文和译文的表达结构差异较大,原文包含词汇隐喻“老路”、“邪路”、和“改旗易帜”,此外,原文两个小句还使用重复句式,形成平行修辞结构。

⑦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We reject both the old and rigid closed-door policy and any attempt to abandon socialism and take an erroneous path.

译者首先借助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把词汇隐喻的本体还原,分别指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民主革命时期选择实践的资本主义体制。因reject与path不构成常用的动宾搭配,为了保留原文的并列结构,译者添加attempt与policy并列构成reject的宾语,同时还将原文的小句群浓缩为一个单独的小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增译的名词化词组体现了译者对原文的语用扩充(pragmatic enrichment)以及对目标语表达搭配习惯的准确掌握。

⑧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 supervising the performance of officials.

例⑧中supervise搭配的宾语常为表示“活动”的语义内容,而不是人或事物,因此译者首先需要对原文进行语用扩充,还原真正的宾语,即“党管干部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增译。

4.27 小句(群)↘名词化结构

此类转化在十八大报告的译文中不多见,例⑨为关系性小句降级为名词化词组的典型示例。

⑨ 解决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To resolve major structural barriers to sustained and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例⑨的译文与原文在结构上差异较大,如果直译的话,译文可能为to solve major structural problems that restrict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相比之下,我们发现译者选词的巧妙之处在于对中心名词“问题”的选用(barrier),通过利用其搭配存在的修饰关系(barrier to sth),将原文的关系性从句与中心名词融合,转化为名词短语,使译文简洁、清晰。

4.3 汉英名词化结构的对应与译者的重新识解建构

名词化结构是译者重新识解建构中不容忽视的语言资源。在十八大报告翻译中,译者较多选择目标语中与源语对等的名词化结构,既体现语言间的共性,也反映出翻译对文体特征的保留。此外,译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目标语中语义内容更为具体或抽象的名词化结构进行对应。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及其英译大多采用名词化表达,这种将政治思想凝炼为隐喻化事物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名词化在政治语篇中建构意义的重要作用。源语和目标语中名词化结构使用的非对等现象充分体现出重新识解建构与语言3个维度的关系。受语言系统的制约,两种语言常常不具有词汇的对等,且语义内容和词汇搭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受语篇类型的制约,译者的重新识解建构还应考虑语篇修辞效果和交际目的等因素,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意义对等;同时,译者还需将目标语读者接受程度、目标语社会文化等因素考虑在内,特别是对源语文化特有概念的翻译,译者需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5 结束语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对原文意义的重新实现,语法隐喻是对经验进行语言内和语言间重新识解建构的重要资源。名词化是最常见的语法隐喻类型,译者对原文名词化结构的翻译以及对译文名词化结构的选择能够充分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认知主体作用。对十八大报告及其英译中名词化结构对应方式的分析表明,受文体因素的影响,汉语名词化结构常被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结构,其他方式的转化则与搭配习惯、语义内容、语言类型、修辞方法、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对名词化结构翻译策略的研究可以不局限于语言的实现化维度,还可以从实例化和个体化维度挖掘其对目标语篇建构的作用以及译者主体意识等因素。

丛迎旭. 名物化英汉对比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4).

邓玉荣 曹志希. 英汉互译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J]. 外语学刊, 2010(6).

郭 锐.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黄国文.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翻译, 2009(1).

李丙午 燕静敏. 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2(1).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陆 烁 潘海华. 从英汉比较看汉语的名物化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5).

曲英梅. 语法隐喻研究[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曲英梅 杨 忠. 英汉动词名化表达式的名化度对比分析[J]. 外语学刊, 2009(3).

王 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 2005(5).

张高远.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认知·功能取向的理论解释[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朱永生. 适用语言学:定义、基本特征、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J]. 外语学刊, 2012(4).

Halliday, 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Halliday, M.A.K., Matthiessen, C.M.I.M.ConstruingExpe-rienceThroughMeaning[M]. London & New York:Continnum, 1999.

Halliday, M.A.K. Meaning as Choice[A]. In:Fontaine, L., Bartlete, T., O’Grady, G.(Eds.),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ExploringChoice[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Martin, J.R. Genre, Ideology and Intertextuality: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J].LinguisticsandtheHumanSciences, 2006(2).

Martin, J.R. Tenderness: Realisation and Instantiation in a Botswanan Town[A]. In: Norgaard, N.(Ed.),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inUse[C]. Odense: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2008.

Nida, E.A.TranslatingMeaning[M]. Tennesse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2.

Steiner, E.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ranslation: Some Methods for Corpus-based Investigations[A]. In: Hasselgård, H.(Ed.),InformationStructureina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C]. Amsterdam: Rodopi, 2002.

Steiner, E.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Explor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Overall Model[J].LanguagesinContrast, 2003(4).

de Souza, L.M.F. Interlingual Re-instantiation: A New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J].Text&Talk, 2013(33).

AFunctionalPerspectiveofTranslationStrategiesofChineseandEnglishNominalizat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Tang Ge-liang Yang Zho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by applying SFL theories, grammatical metaphor can be regarded an important conceptual tool that enables the translator to reconstruct the meaning potential of the source text.Nominalization is a powerful lexicogrammatical resourc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is paper categorizes the types of correspondence of nominalization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ass shift and rank shift, and applies them in the analysis of nominalized expressions in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use of nominalizations in both languages i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and that translational renderings are related to lexicogrammatical, semantic, pragmatic, sociocultural factors, etc.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abilit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heds light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nominalized constructions.

nominalization; reconstru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12BYY008)、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功能视阈下英汉名词化的翻译研究”(130021071)和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团队项目“英汉译本翻译体与汉语书面语异化研究”(12QN050)的阶段性成果。

H315.9

A

1000-0100(2016)01-0088-6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17

定稿日期:2015-07-08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隐喻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