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俊
(常州大学,常州 213164)
从日语持续动词的有界化审视语言中的“界”*
陈林俊
(常州大学,常州 213164)
本文主要考察日语持续动词的有界化过程,探讨语言中的“界”概念。“无界”与“有界”是事物、动作与状态存在的两种方式。语料分析发现,即使是典型日语持续动词的“无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有界化。持续动词的有界化是人类认知活动中视点变换的结构性显现。“界”是人类经验在语言中的投射,正如任何事物最终都存在边界一样,有界状态是事态在语言中存在的终极形式。
有界化;界;投射
“无界”(unbounded)与“有界”(bounded)概念早期由布龙菲尔德提出,率先区分无界名词与有界名词(布龙菲尔德 1980:254)。随后,Langacker(1987)从人类认知角度出发,认为不仅名词可分为无界与有界,动作过程也有无界与有界之分。在此基础上,沈家煊(1995,2004)进一步指出,除了名词与动词之外,性状在量或程度上也存在无界与有界的对立,因此形容词和副词也可区分为无界与有界。可见,无界与有界已成为事物、动作和状态存在的两种方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同一形态内部也存在着无界状态向有界状态的转化问题。最早注意到该问题的是金田一春彦(1950),其从时间“体”的层面将日语动词分为4类: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状态动词和第四种动词。并发现,动词并非固定处于某一类,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动词可能在各词类间移动。如,作为典型持续动词的“読む”,在“あの人の本の読み方の早いのには驚いた。今読み始めたと思ったらもう読んでいる”里,最后的“読む”可以理解为瞬间动词,而在“この子は相当難しい本でも読む”中,又可将其看做状态动词。最后,金田一春彦不由感叹道,“如此想来,让人不由地怀疑,兼有两类以上性质的动词数量极多,而只能纳入某一类型的动词却非常少、甚至是完全没有吧”(金田一春彦 1950:301)。
从“体”层面进行的动词分类后来又有很大进展,如奥田靖雄(1977)、工藤真由美(1995),持续动词的这种移动现象被普遍承认。中谷健太郎和影山太郎以典型的持续动词“書く”为例(“すでに手紙を書いている”)分析指出,持续动词“書く”通过和副词“すでに”共现,轻而易举地获得有界性,从而产生“完了”的意义(中谷健太郎,影山太郎2009:39)。根据Langacker(1987)的定义,无界动作与有界动作主要有以下区别:无界动作的内部是同质的,有界动作的内部是异质的;无界动作具有伸缩性,有界动作没有伸缩性;无界动作没有可重复性,有界动作具有可重复性。日语持续动词最典型的表现是在与“~テイル”共现时表示动作或作用的持续,此时该动作一直在延续之中,内部具有同质性,无法区分处于哪个阶段,而且可以伸缩(如“読む”可以多读一会或少读一会),且动作无法重复(因为已在持续中,尚未中断或停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其处于无界状态。而在“今読み始めたと思ったらもう読んでいる”和“すでに手紙を書いている”中,其呈现出另一种意义——动作已经完成、形成状态或造成结果的留存,此时动作已经完成,动作之间产生界限,同时动作内部呈现出异质性,无法伸缩,但可重复(如“読む”可再读几本书),也达成有界状态。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日语持续动词可以实现在无界与有界状态之间的移动,无界状态可以实现有界化。那么,这种移动是如何实现的呢,哪些要素能参与到持续动词的有界化过程中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种有无界之间的转换呢?
关于该问题,孙敦夫(2011)考察日语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在无界与有界方面的差异,金镜玉(2011)考察日语动词体和情状的界性,王轶群(2013)探讨致使移动动词和致使变化动词的有界化手段,但关于日语持续动词如何获得界性这一问题,以上诸位都没有具体提及。本文以金田一春彦(1950)举出的典型性持续动词“読む”为切入点,通过从语料库中抽取用例且统计分析,探析日语持续动词有界化过程中的共现要素,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这种转换机制,最终从日语动词角度重新探讨无界与有界状态的划分与转化。
2.1 语料的考察
本文以“読む”为例进行语料考察,从《新潮文库100册》中抽取出部分当代中长篇文学作品作为语料来源进行分析。之所以如此选择,主要是为了用尽量接近我们时代的语料把握语言活动的实态。同时,为了便于精确统计,将考察范围限定为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0部中长篇小说作品。
具体语料抽取办法如下:在由以上10部小说构成的语料库中输入“読んでい”,从检索结果中去除诸如“読んでいただき”、“読んでいられる”等无关用例后,即得到本次分析的基本语例。同时为了力求语例的完整性,还在语料库中检索“よんでい”,排除“鯖をよんでい”和“およんでい”等干扰性用例。
“読む”属于金田一春彦(1950)界定的典型的持续动词,其与“~テイル”共现时有多种用法:(1)动作或作用的持续;(2)动作结束后结果的留存;(3)反复或习惯性动作等。我们认为,第二种用法不同于其它两种用法,其表示动作结束后结果的留存,也即动作此时已经结束,形成一个界限,由无界状态转变成有界状态。另外两类,不管是此刻正在继续还是习惯性行为,动作都有一个常态的持续意义,可以判定为无界状态。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将检索得到的用例分为无界(动作持续、习惯反复类)与有界(动作结束后状态留存类)两大类,对相关用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持续动词“読む”与“~テイル”的共现情况中,基本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読む”的界性分布
2.2 界性的共现要素分析
根据表1,动词“読む”在表示有界状态与无界状态时,与其共现的要素呈现出较为整齐的特征。我们从这些特征出发,再辅以语料库的扩展补充,尝试归纳分析这些特征。
2.21 对宾语名词的限定
首先,在表示无界状态时,宾语前的成分一般为修饰性成分,而非限定部分,如:
① 電話がかかって来たのは、昼食時間で、加藤は、いつものように、彼の仕事場で ディーゼル機関の本を読んでいた。(『孤高の人』)
② 彼はやはりひぐらしの鳴きだす前の未明に起き、なんらかの書物を読んでいる自分を発見した。『楡家の人びと』)
由以上语例中的“ディーゼル機関の本”和“なんらかの書物”可看出,此时宾语名词并未受到限定,只是形成一般性修饰。可见,非限定的修饰性成分易与无界状态共现,而表示有界状态时较多出现对宾语名词的数量、范围或内容的限定成分。如:
③ 宮村です、加藤さんの講演は聞いていますし、加藤さんの書かれたものは、全部読んでいます。(『孤高の人』)
④ 漫画は太郎は大ていのものを読んでいる。(『太郎物語』)
⑤ 友達からアメリカ映画のはなしを聞いた。登美子も週刊雑誌でそのストーリーだけは読んでいた。(『青春の蹉跌』)
“加藤さんの講演は”、“全部”、“大ていのものを”、“そのストーリーだけは”等,分别构成对宾语名词的数量、范围以及内容等不同侧面的限定。而且,不仅仅是连体性修饰成分,副词(“だけ”)、助词(“は”)等其它手段也参与对其的限定。对宾语名词具体侧面的限定,促成持续动词向有界状态的转变。
与此相关,古川裕在探讨汉语宾语名词的有界条件时,曾提出“显著性原则”(saliency Principle):在人的认知结构上“凸出来”的事物因为很显眼(salient),所以很容易被人们看成“有界的个体事物”,在语法结构上这种有界事物需要用数量词定语加以修饰,要以“显眼的形式”(即有标记的形式:“数量名”词组)表达;与此相反,在认知结构上“不显眼的事物”很容易被人们看成无界事物,可以用“不显眼的形式”(即无标记的光杆形式)表达。(古川裕 2001:265)但从以上语例来看,有界状态下的宾语名词前并非都为数量词定语,无界时的宾语也非都为光杆形式,显然古川裕此说无法解释日语中的这一问题。
此外,孙敦夫提出“特定空间量”和“非特定空间量”的区分,分指宾语(包括非宾格动词的主语)的特定与否,并据此提出判断“有界”或“无界”的基本条件:“有界”——时间量为所需时间量,动词为完整体,空间量为特定空间量;“无界”——时间量为经过时间量,动词为非完整体,空间量为非特定空间量。(孙敦夫 2011:29)但我们可以看出,孙敦夫提出的条件较为苛刻,就“有界”而言,本文中的“読んでいる”非完整体,同时,宾语名词也并非都为“特定空间量”。
同时,此时的“有界”与“无界”也并非仅仅是名词的有定与无定,例如,“多くの本を読んでいる”为限定性名词,是不定指,而表达的是有界状态,另一方面,“その赤い本を読んでいる”是定指,为非限定名词,表达的却是无界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无界状态时,宾语名词前多为非限定性修饰成分,具备发散性,而在实现有界状态时,宾语名词多为受限名词,其在数量、范围、内容等某一侧面受到限定,不再具备发散性。通过对宾语名词的部分限定,可以实现无界状态的有界化。
2.22 对谓语动词的限定
根据表1,在呈现出无界状态时,谓语动词前的修饰成分主要为样态性、补充性等表达,如:
⑥ 「悪いこととは知りながら、あまり健のことが心配なので、健のいないとき、こっそり、健の日記を読んでいました。(『孤高の人』)
⑦ こちらでは、ビリケンさんがいよいよ熱を加えて読んでいた。(『楡家の人びと』)
在以上例中,“こっそり”、“いよいよ熱を加えて”等形成对“読む”这个动作伴随状态的修饰。与此相对,表示有界状态时,较多出现对动词所表事态的评价,以及对其完成度等的限定,例如:
⑧ 「まあ読み漁るなんて、私はちゃんと系統だって読んでいるつもりですわ。山の紀行文ていいわね。(『孤高の人』)
⑨ まだ手紙の内容も読んでいないのに、藍子はアグネス.ニールセンのそばかすだらけの面長の顔を、憎からぬ気持で思い浮べながら考えた。(『楡家の人びと』)
⑩ 「明治天皇御集」も、かなりよく読んでいたらしい。(『山本五十六』)
在以上例中,“ちゃんと系統だって”、“まだ…でいない”、“かなりよく”等构成对谓语动词进度的限定或是完成情况的评价等。
总之,谓语动词与样态性、补充性修饰成分共现时,只表示在该时点的状态,并未指出其起点或终点,因而是发散型的、开放的,呈现出无界状态。而另一方面,与对动词的评价、动词的完成度等的限定共现的,多为已经实现的,或是尚未开始的事态,这些事态存在着明显的起点或终点,不具备发散性,因此是有界的。
2.23 其它
此外,无界状态经常伴随着具体的场景(具体时间、场所、方式等),或是“読んでいる”用作时间条件状语或定语(如“~を読んでいると”、“~を読んでいるとき”、“~を読んでいるあいだは”、“~を読んでいるうち”等)。例如:
从逻辑上讲,未指明起始点的具体时间可以无限延伸存在,因此伴随具体时间场景的事态通常处于无界状态。同样,具体场所和方式背景下的事态也默认为可以延伸发散的,因此也表示无界状态。同理,动词テイル形本身用作时间条件状语或定语时,也呈现出无界状态。
2.24 观察结果的验证和修正
为了进一步验证、拓展和修正以上观点,我们再通过《现代日语书面语平衡语料库》(《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考察其他持续动词。通过对“聞く”、“書く”等典型持续动词的检索分析,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语例都具有与“読む”类似的有界化共现特征。如:
同样,我们也观察到不少持续动词“書く”テイル形与表示书写内容的引用和修饰部分共现的用例,如:
回头再看“読む”,也可发现其表示具体内容的语例。
此时,也可以把“聞く”、“書く”、“読む”中较多出现的表现内容的引用和修饰部分理解为对宾语内容的限定(用以限定宾语内容等)。这样就和“読む”例中得出的结论更为吻合,既进行检验,又进行修正。
语例分析发现,在持续动词的有界化过程中,出现多种形式的共现标记,主要可概括为:对谓语动词的评价,对其完成度的限定性成分,或是对宾语数量、范围或内容等的限定成分等多种形式。当然,词汇意义的理解跟语境联系非常紧密,具体语义应该从具体语境理解,同时,如果再考虑到那些没有固定特征标记的用例的话,有界化过程甚至并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有标形式来共现。但总体而言,日语持续动词テイル形的有无界状态具有以下共现特征(见表2)。
表2 持续动词界性的共现特征分布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日语持续动词的界性状态受到诸多共现要素的制约,对谓语动词和宾语名词的修饰性成分,以及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易使事态具有发散性,呈现出无界状态,而对谓语动词和宾语名词的限定性内容,则可能带来所表事态的有界化。
“界”是人类经验在语言上的投射,人类以有限的视野探索着看起来似乎无穷无尽的世界,世界万物在我们的认识世界里被区分为“无界”或“有界”的形式,并在人类语言中投射成不同的概念结构。可以说,人类依照“界”的框架认识世界。无界状态的有界化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语言体现,同一动词在无界与有界状态间的转换,是人类认知活动中视点转换的结果。通过对事态某一侧面的限定,该事态实现有界化。我们认为,这可以借用Langacker反复强调的“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和“总体扫描”(summary scanning)(Langacker 2008:111-112)这两种心理扫描模式来解释。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前者为动态呈现,后者为静止刻画。无界状态是对事态的总体性静态呈现,而有界状态则是具体事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显现。事物的不断发展使新的“界”不断凸显,原本已成形的静态图景被反复修正。从宏观上来说,人类总是自以为已经掌握全部事态而采用总体扫描模式,但事态的发展促使人类不得不变换角度,采取顺序扫描来适应新的发展图景,此时,原本隐藏着的“界”得以凸显,实现有界化。
另一方面,视角的变换、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发展,都可能不断改变着“界”的疆域,任何空间与时间的存在都将浮现出其边界,因此,很多看似无界的状态,如果换一种视角对其加以限定,则都将转变为有界状态。例如,“水”是无界,但当它成为我们认识域里面可掌控的“一滴水”、“一桶水”或是“一汪水”时,则已在我们的认识世界里形成边界,构成有界事物。再比如“学生”,无所限定时可以为无界事物,然而在“学生可以免票听,老师不行”中,则构成一个封闭的集合,形成“界”。同样,动作也是如此。在例⑥中,“読んでいました”表现为无界状态,可以无限延伸,然而如果放大视野,考虑到“健のいないとき”,那么该事态终有终止之时,目前的无界状态也将变为有界状态。其他诸例也是如此。因此,正如任何事物最终都存在边界一样,有界才是事态存在的终极状态。对此,徐盛桓指出,“无界是相对的;从根本来说,事物总是有界的”,“语言对象世界里的一个具体的意象,若相对于一定的情景,它总是有界的;体现成为语言,一个具体的语言片断相对于一定的语境,它总是有界的”(徐盛桓 2005:18)。
因此,正如刘辰诞所指出的,“界”是“人类经验投射到语言的结果,是自然语言表达式的典型特征,表达式结构必须是结构-边界统一体,必须实现有界化。无界结构导致整个结构崩溃。语言表达式的有界化是人类认知特征——完型感知的必然要求”(刘辰诞 2007:53)。从宏观上来看,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构性显现,任何语言结构最终都是有界状态,绝对的无界事态不可能存在。
本文以日语典型持续动词“読む”为切入点,通过语料库调查,探讨持续动词的有界化问题,从日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语言中的“界”的概念。通过对事态中某一侧面的限定,原先的无界事态可以转化为有界事态。“界”是人类经验在语言中的投射,语言中无界与有界状态的转化,也是人类认知活动中视点转移的结构性显现。另一方面,正如世间万物终有其界,有界状态也是人类语言中事态存在的终极形式。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古川裕. 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 2001(4).
金镜玉. 日语动词体与情状的界性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5).
刘辰诞.“界”与有界化[J].外语学刊, 2007(2).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 1995(5).
沈家煊. 再谈“有界”与“无界”[Z].重庆: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会议, 2004.
孙敦夫. 论日语中动作的“有界”与“无界”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5).
王轶群. 从有界性看日汉语致使移动和致使变化的表达方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4).
徐盛桓. 结构和边界——英语谓补句语法化研究[J].外国语, 2005(1).
奥田靖雄.アスペクトの研究をめぐって——金田一的段階[J].国語国文,1977(8).
奥田靖雄.ことばの研究·序説[M].東京:むぎ書房, 1985.
金田一春彦.国語動詞の一分類[J].言語研究, 1950,(15).
川本茂雄ほか. 日本の言語学(第五巻)[C].東京:大修館書店, 1979.
工藤真由美. 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現代日本語の時間の表現[M].東京:ひつじ書房, 1995.
中谷健太郎 影山太郎. 語彙的アスペクト[A].影山太郎編.日英対照形容詞·副詞の意味と構文[C].東京:大修館書店, 2009.
Langacker, R.W. Nouns and Verbs[J].Language, 1987(63).
Langacker, R.W.CognitiveGrammar:AnIntroduc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Onthe“Boundary”intheLanguagesthroughtheBoundarizationoftheContinuousVerbsinJapanese
Chen Lin-jun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boundar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 verbs in Japanes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boundary in the languages. All the things, process and states exist in “bounded” or “unbounded” state. Through examining the data, we find that even the representative continuous Japanese verbs can change from the unbounded state to the bounded on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boundar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 verbs is the result of the variation of people’s viewpoints, and the boundary in the language is the projection of human’s cognitive activities. Just as boundary exists with everything, bounded state is the ultimate existence of events.
boundarization; boundary; projection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知视角下的日语名词性助动词的意义结构及习得研究”(2011SJD740022)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常州大学科研启动经费的资助。
H030
A
1000-0100(2016)01-0036-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07
定稿日期:2015-09-13
【责任编辑孙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