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全球排名专政与中国大学3.0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学术评鉴之案例比较
李 军2
学术评鉴体系对高校研究者和校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香港的高校将大学资助委员会(UGC)的“国际领先”和“国际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大学教员晋升和终身制任期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急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方面,大学在民主化潮流中阔步迈向大众化,从 2003年开始超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视质量的提高,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和崛起的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创建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则莫衷一是、仁智互见。
美国新闻与报道(US News & Report)2015学科排名包括12项指标,按照衡量指数从高到低排序,所占权重分别是全球研究声誉、区域研究声誉、引用率前10%的论文数均为12.5%;发表论文数、标准化的引文影响力、引用率前10%的论文比例、国际合作论文均为10%;论文总被引为7.5%;博士学位授予数和授予博士学位数/每学年教师数均为5%;出版著作和参加会议均为2.5%。
朝日新闻大学排名(1994年以来)共分为六个方面,其中基础性条件方面包含了准入排名、地源排名等13项指标;综合性条件方面包含了大学校长的排名、重要人物的排名等5项指标;教育方面包含了研究生入学率、学习环境排名、国际学生排名等26项指标;学术研究方面包含了高引用教师的排名、国家资助的排名、引用汤姆森路透论文排名等6项指标;资金方面包含了教师工资排名等2项指标;对社会贡献方面包含了媒体报道的排名(机构/教师)、毕业生就业排名等12项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别从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产出和人均绩效四个方面,及其对应的6项指标进行了构建,其中教师殊荣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折合数、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员数量、发表的论文数和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4项指标所占权重较大,均为20%;校友殊荣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折合数和人均学术表现2项指标所占权重均为10%。
从上述国际学科排行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高校都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与此同时,他们纷纷创建一系列评估指标的行为已然成为一种全球性高等教育运动。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演习所确立的全球地位排名结果,这些研究评估指标已经构成了所谓的全球排名专政,对各国大学的发展进行软控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本案例的分析以学为对象。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型的中国顶级大学、中国香港顶级大学、日本顶级大学和美国顶级大学进行时空比较。拟解决的问题是:在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等学科排名现象背后的本质区别和共性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异和共性是否会随之变化?研究如何评估高等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的问题。
案例从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详见表1)、已建立的学术评鉴体系(详见表2),以及学术评鉴体系的异同(详见表3)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同时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与香港学术评鉴中发表论文数和教师数,以及用英语/国际语言和本土语言发表论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
表1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学术评鉴的统计分析(2015年)
表2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所建立的学术评鉴体系
表3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所建立的学术评鉴体系的不同之处
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第一,尽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排名体系有其不同的方式,但是从制度上和技术上来看,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更注重面向全球推广其所谓学术产出的质量指标。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体系所确定的评价指标越来越国际化,并同时被所属区域的高校所接受。第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的高校发表文章所使用的语言多为本土语言,但是国际通用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鼓励和认可。第四,虽然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排名体系有所不同,但是相似的全球排名专政同样存在于中国大陆、香港、日本和美国。
正如努斯鲍姆所说:“有价值的东西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对学术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用单一的一套价值观来给予评价。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与大学的其他核心任务相比,科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项评价体系中被视为第一优先考虑的方面,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师晋升、工作绩效和奖励等方面。比如,在日本或中国台湾的“SSCI综合症”,特别强调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据此,校园的学术生活演变成了激烈的竞争或斗争,进而导致了学术成果的畸形,甚至毫无学术成果可言。与此同时,全球排名专政无情地创造了一个两难境地或双重约束,以致高等教育的发展难以在同一时间既能够实现全球竞争又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为了大学健康、个性化的发展,应该力图取消或避免采用这些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或科研评估。这是因为它们普遍存在着方法的局限性、类比的缺陷性、及需求的扭曲性和不道德性。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中国大学已经出现,中国大学已经变得大众化和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多样性制度的建立和大学自治、思想的自由理念的提出。
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如果要摒弃西方的模式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只能经受一个凤凰涅槃的艰难历程——重回中国,也就是构建大学的中国模式3.0。这一模式的首要特点便如两千年前《礼记·大学篇》所指明的那样: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把大学置于教育的民主追求、道德的日臻善境和生命的终极价值,并以此作为立学、立教及为追求卓越而自强不息的根本。其次则是大学自主与思想自由,以达到大学和知识探索的独立发展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平衡。再一个主要特征,则是《礼记·中庸篇》所概括的境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充分体现多元性与开放性,包括向欧美及非洲等不同大学模式的积极汲取。只有发扬这些本土的优良传统和汲取多元性的经验,中国的大学才能最终做到广纳百川与和而不同、特立独行却充满生机。
伴随着全球化和本土化,中国大学3.0将来的成就不仅会给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一个可替代的发展模式,还会把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和民主社会为己任。只有把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而不是走向冲突和战争作为发展的中心议题,世界的和平追求与人类的自由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责任编辑 于小艳)
2016-04-29
李军,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香港教育研究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