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龙船赛文化及其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2016-10-26 06:27谭镜江龙佩林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龙船龙舟龙头

谭镜江,龙佩林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道州龙船赛文化及其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谭镜江,龙佩林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道州龙船赛文化及其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旨在梳理道州龙船赛文化的演变过程和独特内涵,以期为新时期道州龙船赛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建议:走旅游与体育竞技结合发展之路;加强对道州龙舟文化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本土龙舟文化,结合时代需求推陈出新,开发观赏表演型、参与体验型、文化产品型、旅游演艺型龙船赛项目。

道州;龙船赛;旅游产品

道州龙船赛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道州龙船赛作为当地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广泛传播道州龙船赛文化、开发道州龙船赛旅游价值提供了良好条件。

1 道州龙船赛的历史演变

道州建制至今已有2 300余年,古属楚,属于荆楚文化的地域范畴。端午赛龙船的习俗早已经融入到远古道州人民的血脉之中。道州出土的楚汉时期铜鼓上就雕刻有赛龙船的图案,可见其历史渊源之久远。赛龙船在道州又叫“扒龙船”,道州“扒龙船”的起源离不开其所处独特的历史人文与地理环境。“道州境内地表水系发达、河流分布均匀,属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6条,即潇水、洑水、淹水、泡水、泠水、濂溪河;潇水由南向北流贯全境,将道州分为大致均称的西北和东南两部分;主要河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他小河流纵横其间,形成比较均匀密布的河网[1]”。明万历四十三年《道州志》记载:“余州极楚之南,襟带两粤。水得潇川之秀,山藏月岩之奇。”“道州出土的“玉蟾岩栽培稻”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充分证明道州是人类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龙舟是水乡人民恰当的文化表现物[3]”。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与地理坏境,发源并承载了道州赛龙船文化,才使之历经千年传承。

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人们赋予赛龙船不同的寄寓。原始社会赛龙船祭祀娱神,到了春秋末期的吴国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越国是为了纪念越国国君勾践,而到了工业社会赛龙船已经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在地域差别上,江浙一带的龙舟竞渡是纪念昼夜沿江哭寻溺于江中父亲的东汉孝女曹娥,而楚地是纪念屈原。这说明赛龙船具有一定的时代、区域性特征,道州龙船赛同样有这样的区域性以及时代变更性。道州古属楚,龙船赛从最初的祭祀神灵作用,到端午竞渡纪念楚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再到纪念北宋理学开山祖师道州人周敦颐,这都证明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赛龙船内涵都富含了本民族本区域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英雄的尊敬怀念。

朝代更替,统治者们对于权力极力地渴望,他们与主宰雨水之神龙密切联系了起来,并且垄断了龙形象的使用。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人民“为龙舟戏”。但是道州人民非常热爱赛龙船,于是他们就把龙船搬到城郊去,有诗云“潇江端午静悄悄,人海谁知在北郊。梦里州官浑不觉,九龙二虎动高潮”。后来因为皇权限制“龙”在民间的使用,禁止了道州人民使用龙头。《道州志》也说到,“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州守韩子祁革龙舟40艘,改浮桥往来之便”。但这并不能遏制道州人民对龙的信仰和龙舟的喜爱,变通的道州人将龙头换成了虎头、凤头,这被后人沿袭下来并发展到现在的龙头、虎头、凤头、猫头、鹰头等,成了道州龙船赛独有的文化元素。

2 道州龙船赛的文化内涵

2.1道州龙船造型文化内涵

道州龙船,龙头用柳树、樟树制成。因为柳树、樟树木质硬而细腻,经久耐用。而道州龙船龙头雕刻精美,其造型都由“龙生庙,庙生龙”演绎而来,不同颜色、造型的龙头代表着不同的社区、村落。比如金色龙头代表的是道江镇东阳村,因为东阳村有座火神庙;乌黑色龙头代表的是营江乡阳乐田村,因为乐田村上有座乌龙庙;黄色龙头代表着东门乡东门村,因为东门村有座黄龙庙;西洲社区有座白龙庙,其龙船龙头就被制作成了白色。其他的还有赤色、青色龙头。而在这些根据其供奉的庙宇决定颜色的龙头上,都分别描绘着那些庙宇的精美图案。道州的龙船,见头如见族。同村同颜色的龙头,又根据不同的姓氏、家族确定龙头的类型,如龙头、虎头、凤头、猫头、鹰头等(见表1)。发展至今还出现了“张口”和“咪嘴”的龙头,其中张口龙,表示伸张正义,呼风唤雨,风调雨顺;咪嘴龙则隐意为说话说到七分即可,凡事三思而行,多言招悔,祸发齿牙。还有闭口虎为饱虎,意为家财万贯;张口虎是饿虎,即只进不出聚大财之意。这些龙头的造型都寓意了道州人民美好的愿望与祝福。

道州龙船船身大多用樟木制作,也有樟、杉木混用的。道县龙船的船身过去只有一种道州型,也称传统型。船身全长约18~20m,中间最宽约1.2m,头尾宽约30~50cm,平头翘尾。龙舟船头距水面约80cm,龙舟尾部距水面约170cm,龙船船身则高出水面约10cm。划船木浆则用苦楝树木制成,因为苦楝树木质轻巧,划起来省力有劲。龙舟平时由村里妥善保管,每条龙舟都有自己的名字,承载着某个村组的美好期望,村里人对自己的龙舟充满信心,他们相信自己能轻松得夺得比赛的头名,获得龙神的保佑。

表1 道州龙舟龙头造型分类

2.2道州龙船赛祭祀文化

道州龙船赛祭祀文化,与中国龙文化紧密相连。龙文化的起源离不开龙的起源,龙的起源离不开古时人们对众多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幻想。古代人出于对自然或非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畏惧,创造出了各类图腾以及鬼神传说,最终创造出龙这一形象,继而产生了龙文化。古文献有众多对于龙的记载,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曰:“王符言其行有九,头似驼,角似鹿,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类。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颌下有明珠,头上有博山。”从古文献上的记载来看,龙这一形象是古代人民见过的众多动物的集合。有关于龙的生活习性在《山海经·海外东经》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本,九日居下枝。”“从七八千年前到21世纪,龙崇拜经久不衰,其延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从古代帝王到平民百姓,均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4]”。正因为古人的这种崇拜,将日常生活中的舟船与龙结合,赋予舟船新的内涵与象征,成为人们在江上竞渡以祀风调雨顺遣灾送瘟的龙舟。

现在的道州龙船赛依然保留着古时繁复的祭祀仪式。有赛龙船下水前的祭祀,时间主要在农历五月初一,包括造舟祭祀、拜天地、龙舟出宫祭祀、龙舟下水祭祀;还有赛龙船后的祭祀,时间主要在农历五月初五,包括龙舟上岸祭祀、龙舟回宫祭祀等。祭祀的目的则是为了龙神保佑、遣灾接福、平安竞渡。祭祀的地点则是在各个村落专门存放龙舟的“龙宫”以及本村的庙里。龙舟下水前的祭祀,都是从锣鼓开场,焚表烧香,三叩九拜以求取龙神护佑。在正式下水时还会宰杀鸡公将鸡血淋到舟身和水里,取吉利之意。祭祀由“掌龙头”的人来完成,这个“掌龙头”的人也叫“踩头”,要么是在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辈,要么就是由大家推选的富甲精英、名校学子或行孝大善者,现在主要由本村落龙舟的赞助者担当。完成以上祭祀后就可下水练习适应水道,等待比赛开始。

2.3道州龙船赛体育竞技文化

道州龙船赛经过千年传承与发展,其在今天已经散发出非常浓厚的体育竞技文化芳香。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包括团结拼搏、奋勇前进、凝聚力量,而道州龙船赛正是这些精神的集中体现。按古道州习俗,新造龙舟当年必须要在当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进行新造龙舟下水的“试划”,直到第二年才能参加“端午节”比赛。试划时,邻村老龙舟会主动相伴,表示一种安龙睦邻、团结友好的情谊,这也形成了道州龙船赛独特的一年两竞。道州龙船赛在潇水河和濂溪河水域展开,竞渡采取传统的夺标方式获取名次。道州龙船赛参赛的水手都是县内各地的普通村民,他们平时在家务农,或者在外打工,到了端午前大家就自发组织起来为龙舟赛做装备。“宁荒三年田,不输一年船”正是强大的凝聚力将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每到了赛龙船的时候,江河两岸的男女老少呐喊助威锣鼓震天。清光绪《道州志》载:“五月端午,城市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如堵。”可见在清朝时期,道州龙船赛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规模。

道州龙船赛时每条龙舟一般乘座24人左右。“踩头”1人,掌舵1人,锣鼓手各1人,划手18~20人。划手按“踩头”的手势指挥,调整发力与节奏。掌舵人站立舟尾,控制舵把方向保持龙舟正常行驶,转弯靠岸全靠技术娴熟的掌舵人,否则会造成翻船。锣鼓手居龙舟中间位置,是龙船鼓动者,鼓声在前,锣声在后。划手们当听到“咚”、“铛”的声音后,他们一起下桨,口里大喊“哦啪!”“划呀!”“哦啪!”“划呀!”这时龙舟行驶浆劈银浪,击水如飞,龙舟像离弦的箭驶向前方。

正是由于每一个龙头都分别代表不同的村、族、姓氏,所以才能得到村民们如此之高的认同感并为之呐喊助威,凝聚了家族力量,体现了团结拼搏、同舟共济的龙舟文化精神。2015年的端午龙船赛中,全县共有9个乡镇的96只龙舟、将近3 000名运动员参加,在潇水河上劈波斩浪,吸引了近20万观众观看比赛。道州龙船赛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推向高潮;它既振奋了民族精神,又增强了人民体质和民族凝聚力。

3 道州龙船赛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3.1观赏表演型龙船赛旅游产品开发

道州龙船赛以端午赛龙舟为主体,以特有的道州传统龙舟文化为辅助,道州龙船赛盛会具有独特的习俗。复杂的竞渡程序,为观赏表演型龙船赛的开发提供丰富资源。观赏表演型的龙船赛,让游客从头至尾观看体验龙舟的整个竞赛过程,包括众多祭祀、运舟、下水、竞渡、上岸等具体环节。其中祭祀环节可以营造神秘气氛,带动游客参与祭祀,让游客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运舟环节,结合当地历史名人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等著名文人墨客的作品,集中各队龙舟举办龙舟游行,既达到运舟的目的,又展示了各个龙舟及历史名人的风采。竞渡环节,可分为表演龙船和竞赛龙船,竞赛龙船司比赛之职,表演龙船又可以增加夜光龙船,将节能的LED灯安装在龙船上,在晚上进行表演,编撰龙船水上表演套路,融入故事丰富表演形式,使其具有强大的文化张力。拓展龙船赛观赏领域,开发赛场龙船垂钓、龙船摄影等与其它娱乐休闲活动相结合,使外来游客充分了解、接受、传播道州龙船赛文化。

3.2参与体验型龙船赛产品开发

在龙船旅游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不断增加龙船体验的附属价值,利用地域与文化差异使旅游者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美好难忘的回忆,并愿为这种回忆支付较高价格;旅游地和龙舟经营商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龙舟文化就会在旅游发展中进一步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并且可以在保护中得到传承。因此必须保证龙船赛旅游的开发及项目设置具有可参与性,能增强游客体验。道州龙船赛,观者如堵,游客却不能亲身体验划龙舟。打造参与体验型龙船赛品牌为道州龙舟旅游增添活力。加大对参与体验型龙船赛的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地激发游客对龙船赛的兴趣,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进行简单划舟培训,大力吸引游客加入到龙船赛的亲身体验中来,让游客体验龙船赛。

3.3文化产品型龙船赛开发

传承千年的道州龙船赛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道州龙船文化,开发道州龙舟文化产品成为扩大道州龙舟文化传播的另一个方式。道州龙舟文化产品包括:道州龙舟模型、龙头造型饰品、龙舟文化光碟、龙舟文化书籍、龙舟电子解说、龙舟电游等。“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得到保护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突出体育竞技的特点,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与愉悦,成为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的文化产品[5]”。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展示道州龙船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品形态。文化产品与龙舟文化的发展相铺相成,加强龙船赛与国际周敦颐理学文化节的交融,使道州龙舟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3.4旅游演艺型龙船赛产品开发

旅游演艺型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精准定位其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来进行内容上的创作。张家界《天门狐仙》、泰山《封禅大典》、桂林《印象·刘三姐》、内蒙古《天骄·成吉思汗》等一批旅游演艺型表演就是如此。道州龙船赛可以借鉴这些表演,结合本土龙船赛文化,搭建潇水河江心龙舟文化舞台,以龙船赛赛场为实景演出背景,利用灯光、烟火等对龙舟进行装饰,上演一台具有道州龙船赛特色的旅游演艺型表演,打造道州《祭龙舟·竞龙舟》的旅游演艺品牌。

4 结  语

道州龙船赛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创新与发展要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深挖其文化内涵,创意结合旅游开发,将道州龙船赛打造成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集全民健身运动、旅游观光、传统祭祀、国民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展示道州龙船赛文化的民间盛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龙舟文化开发龙船赛旅游产品,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州龙船赛蕴涵着该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随着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发扬和发展优秀道州龙船赛文化的重担。

[1]湖南省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道县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80.

[2]中共道县县委党校课题组.道州龙舟赛历史渊源初探[N].永州日报,2008-11-14(3).

[3]罗会珊,花传国.原生态龙舟文化符号和乡村旅游[J].农业考古,2010,37(3):338.

[4]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59.

[5]陈丽珠,薛可,郑秀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创建——以龙舟活动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133.

Dao Zhou Dragon Boat Race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Products

TAN Jing-jiang,LONG Pei-lin

(Scientific Sports Colleg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China)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on Dao Zhou dragon boat race culture and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aimed at combing Dao Zhou dragon boat race and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with a view in the new Dao Zhou dragon boat rac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products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Recommendation: walking tourism and sports compet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to strengthen the Dao Zhou dragon boat cultural propaganda, dig the local dragon boat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times dem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watch a show type involved experiential, cultural products, tourism performing art type boat race project.

Dao Zhou; dragon boat races; tourism products

1004-3624(2016)05-0059-04

2016-07-11

谭镜江(1992-),男,湖南永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G812.4

A

猜你喜欢
龙船龙舟龙头
屈原 端午 龙舟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龙头带动
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龙舟
《金娃——龙舟》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龙船招景闹珠村
南猪北移,龙头猪企如何再造神话?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