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莱
缺铁性贫血多发生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幼儿时期,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母乳喂养儿6月龄以后没有及时添加辅食,体内储存的铁已逐步耗竭,又没有补充铁剂;人工喂养儿没有进食强化铁剂的配方奶粉,如鲜牛奶喂养;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食品中缺乏铁元素或者小儿长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或者孕妈妈严重贫血也会造成早产儿体内铁的储备减少,生后又没有及时补充铁剂,都会造成早产儿缺铁性贫血;另外,一些慢性失血的孩子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例如钩虫病、肛裂、直肠息肉、经常鼻出血的孩子。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多表现为精神不振或者烦躁不安,皮肤黏膜变得苍白(主要表现为眼睑、口唇以及甲床失去正常血色),食欲减退,乏力,异食癖,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长期缺铁还会导致智力下降,同时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免疫力也会下降,孩子容易生病;严重贫血的孩子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6月龄至6岁小儿贫血程度判断:
轻度为血色素(Hb)90克/升~109克/升,红细胞(3~4)×1012/升
中度为血色素(Hb)60克/升~89克/升,红细胞(2~3)×1012/升
重度为血色素(Hb)30克/升~59克/升,红细胞(1~2)×1012/升
极重度为血色素(Hb)<30克/升,<红细胞1×1012/升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摘自原卫生部在2012年4月颁发的《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铁剂治疗
剂量
贫血儿童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1毫克/千克~2毫克/千克(体重),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毫克。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
常用铁剂及其含铁量,即每1毫克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毫克、葡萄糖酸亚铁8毫克、乳酸亚铁5毫克、枸橼酸铁铵5毫克或富马酸亚铁3毫克。
口服铁剂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疼、便秘、大便颜色变黑、腹泻等副作用。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改用间歇性补铁的方法[补充元素铁1毫克/(千克·次)~2毫克/(千克·次),每周l~2次或每日1次],待副作用减轻后,再逐步加至常用量。餐间服用铁剂,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
疗程
应在Hb值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以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
疗效标准
补充铁剂2周后Hb值开始上升,4周后Hb值应上升10克/升~20克/升及以上。
其他治疗
一般治疗
合理喂养,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也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营养素;预防感染性疾病。
病因治疗
根据可能的病因和基础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缺铁性贫血经过铁剂和饮食改善后预后良好,很少复发。当然,对于出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铁剂和饮食营养的改进,同样会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孕妇
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备孕期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一日三餐有瘦畜肉50~100克,每周一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克,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孕中晚期每天铁的摄入量分别比孕前增加4毫克和9毫克,达到24毫克和29毫克,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以及红肉;哺乳期也建议多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同时建议从孕前3个月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毫克/日)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1~3分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
◆2岁前婴幼儿
早产的婴儿出生2周后必须开始补铁元素2~4毫克/每公斤/天。该补充量包括强化铁的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的含量,持续到生后1岁,断奶之后可以通过食物补铁。可给予葡萄糖酸亚铁糖浆(10毫升/0.3克)每公斤每天1毫升,分3次口服,持续12~15个月。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米粉、红肉泥、肝泥、蛋黄泥,逐渐达到食品多样化,以后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和蔬菜。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每100克配方奶粉中含有4~12毫克的铁。
◆2岁后幼儿
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多提供富含铁的食物,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
◆寄生虫感染防治
在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地区,应在防治贫血的同时进行驱虫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也认为:大部分婴儿出生时体内已经储备了足量的铁来预防贫血,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易于吸收的铁元素,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6个月大时应该开始给他添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假如婴儿吃配方奶应该选择高铁配方奶,从出生吃到满1周岁。早产儿体内的铁元素量比足月婴儿少,所以除了从母乳或配方奶中摄取外通常还需要额外补充铁元素。(以上摘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