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5 15:44吴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逗号英汉译文

吴静

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英汉对比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吴静

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题型段落翻译对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阐述了英汉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着重从词汇、句子及语篇结构方面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汉对比理论。

英汉对比 翻译 大学英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汉对比理论的必要性

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考察学生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向更高层次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转变。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普遍比较差,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句法错误以及拼写错误。学生的词汇量严重不足,缺乏时态、语态观念,找不清句子的主干、枝干,翻译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合并、断句。

吕叔湘先生说过:“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的体会”[1]115。目前,因为课时的限制无法为非英语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翻译课程,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结合精读课文讲解英汉语言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其所依据的思维方式的异同,挖掘原文的意义,提高双语转换能力。以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真题为例,本文讨论如何把英汉对比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二、英汉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把一些基础的英汉对比理论,有计划地穿插进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词汇与句子以及篇章结构的英汉差异问题。

(一)词汇

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重视词汇量的掌握,而忽略了理解和记忆词汇的准确含义,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准确选词。汉语词汇没有形态变化,而英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一个汉语词汇绝不简单地对应一个词性或形态的英语单词,而中国学生往往忽略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类差异。

例1:这是一处迷人的地方,有很多古桥、中式旅馆和餐馆。

译文:It is a charming scenic spot with numerous old bridges,hotels and restaurants of Chinese style.

这个汉语句子中“有很多”应该是动宾结构,“有”是动词,但是此处的“有”表示的不是拥有,因此不能对应地翻译成英语的动词“have”,要改用with结构翻译成伴随状态。

在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词类与词类之间没有形态上的差异,也没有句法功能的差异[2]119。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汉语句子中暗含的语义逻辑关系,并设法用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表达出来

例2: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乌镇的水系和生活方式并未经历多少变化,是一座展现古文明的博物馆。

译文:In the past more than 1,000 years,the water system and life style in Wuzhen has experienced few changes,which is a museum unfolding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原句第一个逗号之前是明显的时间状语,提示了第二个逗号前的句子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第二个逗号之后陈述的是客观事实,可用一般现在时,前后句主语一致,都是乌镇,所以后句直接用 which即可连接,此句的难点在于展现古文明的这个定语如何翻译,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拆成是一座博物馆,它展现了古文明,或者用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结构,由逻辑主语主动发出并与谓语动词同时发出的原则选取doing作定语,译成unfolding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的后置定语即可。

从词汇对比的角度,教师可以主要对比分析英汉词语在分类、词性、形态变化、语义范畴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3]213

(二)句子及语篇结构

1.形合和意合

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英语重形合(hypotaxis)[4]。汉语句子常见多个动词铺排的句子,句子各成分之间靠语义连接,很多时候不需要任何连接词。而英语主谓结构的句子,通常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谓语动词有严格的形态限制,各成分之间往往需要强制性的连接词。因此在把包含一个以上动词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时,学生要学会解析意群,进行断句。而对较为松散,简单句较多且呈现并列关系的句子,汉译英时,可以利用词汇(连词、分词和介词)、从句、with的复合结构进行并句,让译文更加严谨、简洁、紧凑,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5]22。例如:

例3:潍坊以“风筝之都”而闻名,已有将近2400年放飞风筝的历史。

译文:Weifang is well-known as the‘capital of kites'with a history of nearly 2400 years in flying them.

上面这句话是典型的逗号连接的汉语句子,首先应该找出句子的主干第一个逗号前面的部分,“以……而闻名”可译为“be well-known as”或者be famous for,逗号后面的动词“有”也并不是真正的拥有,而是一种伴随状态,用with结构即可。

例4:作为中国的国宝,功夫有上百种不同的风格,是世界上练得最多的武术形式。

译文:As the national treasure,Kung Fu has hundreds of various styles,which is practiced the most in the world.

这句话的主干:功夫有风格,是武术形式。原句用逗号连接两个句子,翻译成英语,前一句译成主句,后一句直接用一个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例5:有些风格模仿了动物的动作,还有一些则受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神话和传说的启发。

译文:Some styles imitate the animals'movements and some are inspired by Chinese philosophy,myths and legends.

这句的主干是:有些风格模仿了动作,还有一些受到了启发。原句逗号连接的句子译成英语需要补出连词 “and”引导并列句。

2.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英语句子被动形式较多,施动者经常不体现出来,强调客观事实,体现了英语国家较强的客体意识;而汉语句子多主动,被动形式用得少,有时不用被动也能表达被动的含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较强。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从主动句到被动句的转换,英语中还常见到以it做非人称主语的用法。

例6:也有人相信风筝是古代木匠鲁班发明的。

译文: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the kite was invented by the carpenter,Luban,in ancient China.

这个句子中“也有人相信风筝是中国古代木匠鲁班发明的”可以翻译成 “Some people also believe…”但改用被动语态“it is believed that”更符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风筝是古代鲁班发明的”译成英语明显要用被动句 “the kite was invented by…”。

例7:乌镇所有房屋都用石木建造。

译文:All the houses there are constructed with stones and wood.

上例汉译英中也需要把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

三、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段落翻译新题型不仅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单词和语法基础,也要求学生能合理拆分、组合段落信息,最终按照英语的惯用习惯翻译出整个段落。因此,平时的教学策略应当相应地调整。除了开设和翻译技巧有关的选修课,教师应当在现有的学时内,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每个学期不同单元的课文讲解中,深入翻译技巧的专项讲解,并辅以练习,让学生熟悉基本的翻译技巧和转换方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汉英句子差异很陌生,往往进行机械的对等翻译,受到母语的负迁移,选词时往往不考虑词性,也不考虑句子成分。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应当从句子结构入手,让学生分析汉语句子的主干信息和修饰成分,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句型结构和恰当的词来翻译这些相应的成分。另外还可以结合段落翻译中的句子让学生练习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包括:增词减词,断句合句,词性转换,主动与被动转换,省略,正反译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汉语的负迁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最终能在翻译实践中将翻译技巧应用自如。

[1]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5.

[2]王凤.英汉对比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以2011年6月CET4翻译题透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朱凌燕.英汉对比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吴永红.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新题型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猜你喜欢
逗号英汉译文
逗号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我是逗号
逗号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