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测绘类专业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10-25 04:19周波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测绘高职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周波(1980-),男,陕西洋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测绘与地理信息教学与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生源多样性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出发,结合专业特点,提出生源分类培养、小组分层指导、同类生源自然分班、同班暗分层、同层异法的高职测绘类专业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测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55-02

一、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的测绘类专业教学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生源的多样化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整体素质下降,加大了教学过程的难度[1]。就笔者所在院校测绘类专业为例,主要有普招、单招、五年制、三校生四种不同基础学生,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再采取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对应的各个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也随之出现诸多问题。二是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对测绘类专业来说,新兴产业的发展导致行业发展迅速,急需大量的一线技术性人才,而高职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只见“森林”没有“树木”,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学校重新设计教学环节。笔者结合所在专业特点,确立了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出发,以学生学为核心,采用分类培养、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际教学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是教学形式问题,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心理不同、智力差异、能力高低、分别要求、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传统分层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明分层,导致“标签”效应,使“下层”学生产生自卑感,在学习上产生抵触情绪,“上层”学生产生自傲的情绪,而完全意义上的暗分层又导致了操作的不便,效果的不明显[2]。而高职测绘类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高,实际教学中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教学,成员分工,强调协作精神,并结合按照生源类型自然分班的特点,很容易实现分类培养,分层指导。

图1 分类分层模式流程图

1.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建立

具体分类分层方法为:一是分类培养。按照生源类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评价机制;二是分层指导。在自然班级内,按照均衡原则,分析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若干基础知识能力对等、智力相当、气质差异小、心理均衡的工作组,小组内部各成员又按照个体差异进行上、中、下三层。两者结合形成“生源分类培养、小组分层指导”的分类分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同类生源自然分班、同班暗分层、同层异法,体现了暗分、公平、动态、因材施教、激励、合作、自主原則。

2.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1)生源分类培养

按照生源类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重[3]。详见表1所示。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对各个学生个体的评价结果,进行班级间的调整,由于生源类型的限制,这种调整很少,基本可保障执行过程的流畅性。

(2)小组分层指导

实际教学中,教师按类讲授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针对不同类别小组设计不同工作任务,各小组独立实施,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则按分类和分层分别评价。小组间相互均衡,相互独立,小组内相互协作又体现分层,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人才培养效果。

3.考核标准的改革

按照分类分层的基本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必须体现多样性,主要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以单元式、阶段式评价为主。各类型评价侧重点见表2所示。

三、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按照上述建立的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笔者选取2015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46班(单招)作为实践对象,并按照上述分层标准设置6个小组,同时,选择实践教学比重较为突出的《数字测图》课程进行实验分析。《数字测图》课程以测图和用图为重点,将课程按项目化分成4个情境若干个子项目,详见表3所示[4]。子项目设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冗余。

针对不同小组各个子项目在学生知识能力要求、任务设置、任务的实施上形成独立的“学习包”,一个“学习包”对应一套“模块单元”,单元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组合[5]。每个情境设计成一个与一项或若干项工作对应的完整的学习包。若干个工作组成一个“职业”。实际教学中,根据各个小组特点,分配组合不同的学习单元,小组内部相互分工协作,小组间监督,学习单元轮转于各个小组间。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综合评价可见,各个小组获得的技能都可以满足某一特定企业、地区、岗位的职业需求,基本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

分类分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目前办学的环境中,对于实践技能培养要求更高的测绘类专业而言,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如加大教师工作量、分类分层的流动性问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探讨,力求完善、提高。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GJ1409)

参考文献:

[1]邓鑫洁,宗琴,姜树辉.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5,10:119-120+131.

[2]徐士芳,李祥春.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01:112-115.

[3]郭娟,殷德顺.南京林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13,04:5-8.

[4]周波,唐桂彬,刘帅.高职《数字化测图》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4,05:170-172+13.

[5]解超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情境设计系统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测绘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