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 梅 陈秋媛
(作者马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陈秋媛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生)
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
■马梅陈秋媛
在流行音乐为王的时代,网络上却悄然兴起了一股古风音乐潮流。它区别于主流音乐文化,以一个叫“墨明棋妙”的音乐组织为主要阵地,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流行于网络,有着极强的渗透力以及影响力,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年轻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当属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典型。这一股古风音乐力量将传统民乐、戏曲的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并融合古体与现代诗词的文字精华,引领了一场网络风潮。在其发展过程中,组织化与圈子传播使其不断壮大。同时,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互相影响,促使社会意涵向着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包容的方向发展,也对文化有了新的补充和添彩。
青年亚文化;古风音乐;“墨明棋妙”;组织传播;网络民族志
青年亚文化是相较于主流文化的概念。最早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对于移民以及犯罪青少年等亚文化群体的研究,这一研究取得了对于“越轨亚文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而在20世纪的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做了一系列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亚文化”在《仪式抵抗》这一著作里就被提到。这一系列的研究从性别、阶级和种族等要素综合考量,还着重从当时的政治语境去分析各类青年亚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尤其是提出了蕴含政治实践意义的“仪式抵抗”。①
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丰富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喜好,主流文化中刻板、强制的一部分教化方法遭遇了青年人的吐槽、恶搞和调侃;Cosplay、街舞、快闪等亚文化实践让成年人耳目一新;青年人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子”,黑客、播客、Coser、古风音乐圈、民谣圈……青年亚文化已经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最为突出的景观。那么,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的抵抗模式究竟还适不适用于如今的亚文化体系?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又有什么样的景观?本文将以古风音乐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考察。
1.青年亚文化
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一直以来也受到诸多讨论和质疑,原因之一就是其抵抗模式理论过于本质化地假定了青年的任何消费行为都具有政治抵抗意义,每一种消费行为都有其内在的抵抗策略,这忽略了青年为了寻求“娱乐”这一追求而扮演各种亚文化角色这一问题。②因此,“后亚文化”这一概念被提出③。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苏联解体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以及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始流行新自由主义,阶级政治和阶级意识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衰落。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文化日益蓬勃、全球性的消费模式日益多样,“在这样的情境下,‘抵抗’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娱乐的特性则得以放大”④。加之娱乐和游戏本身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不难发现,在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现象里的抵抗色彩正在逐渐弱化,并被稀释在娱乐化的表达之中。
另外一个在学界探讨热烈的话题是“青年亚文化”这个概念是否还能准确描述当今社会的青年现象。青年亚文化的文化类型从单一走向多元,班尼特(Bennett)在1999年发现,亚文化“已经无须辩驳地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方便的术语,青年人、时尚和音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均被囊括其中”,⑤学者们认为,亚文化理论里强调的亚文化群体同主导文化的意识形态保持距离这一点上,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已经成为了多余的东西。
笔者认为,尽管“后亚文化”这个概念很值得重视,并且学者们都在寻找新的术语来更好地描述青年人中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现象,比如生活方式、新部落这些术语,但仍然不能完全描述这一现象。因此,本文对古风音乐的研究仍然以青年亚文化的概念与研究视角为起点。
2.古风音乐
当前国内研究“古风音乐”的论述较少,以“古风音乐”分别为“主题”“关键词”“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只得到3篇研究文献。这3篇文献主要是围绕美学、文学、音乐创作问题进行思考的。
那么什么是“古风音乐”,它有何种特点?它的生产与存在方式如何?靳莎莎指出了古风音乐和青少年、网络游戏的关联,并认为“古风音乐”的特点是以中国古代元素为主要创作元素,歌词较为古典雅致,曲调唯美,注重旋律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多使用民族乐器配器。⑥
王爱苹也指出了古风音乐是从网络平台兴起的,古风歌曲是指一种在题材和体裁上带有复古或拟古风格的音乐。古风歌曲的编曲多旋律悠扬,速度缓慢,民族乐器运用的较多,相对于交响管弦,丝竹之声更能带出中国音乐所带有的“幽远、空灵、静怡”之美。歌曲整体散发着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雅、逸、韵、妙等古典审美情趣。与只是将西方时尚的说唱或 R&B 等唱法和编曲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歌词,或在歌词的创作上加入诗词或历史典故等文化符号的中国风音乐不同;古风音乐则更加文雅,注重词曲古典韵味的演绎及措辞韵脚,并使歌词具有很强的文本研读价值。⑦
百度百科对“古风音乐”的解释是:它是21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风格,注重旋律的优美,多采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歌词讲求古典雅致、措辞整齐。区别于摇滚等流行乐的金属质感,以及古典音乐的历史厚重感,古风音乐自有其独特飘逸的中国式美感,常在音乐中夹杂念白,让人仿佛回到了小说中描写的古风场景,这些特点均已达成共识。⑧当然,对此,我们只做参考、不做印证,只将其看作是网络编纂的一种声音。
虽然古风音乐目前看来主要是游走在网络,青年人是生产和消费主体,但是王爱苹却没有从青年抵抗主流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述,她恰恰认为古风音乐对于寻找民族身份认同、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无独有偶,薛冬艳认为古风音乐源自网络文化,是我国当代城市文化中生发的小众原创音乐团体为使其作品区别于“中国风”音乐而产生的称呼,与“80后”和更年轻的人群的生活方式结合紧密,以古典文化的现代解读作为音乐创作的蓝本。这种音乐随着面向公众的现场音乐会的推广,已经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其文章同样从青年文化的角度来说,但没有西方青年亚文化研究中认为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抵抗主流文化的认知,反而认为古风音乐的出现和现状,为传统音乐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发展方向,古典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使得这些社团有望出产更多可供检验的作品,并有可能形成典型的风格甚或流派,在当代中国音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⑨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古风音乐,笔者在网络中进行了大量的访问,也在贴吧、豆瓣、5sing音乐平台等SNS社交平台上长期潜伏,参与线下的歌会、漫展和线上的YY歌会等活动。因此,本文谨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出发,用文本研究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新媒体时代的古风音乐发展进行讨论。
第一,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进行主题阅读,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再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转化成作者个人的创新观点,得出本文论点。
第二,民族志调查主要通过研究者参与式、线上潜水观察以及线上访谈等具体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的选取需要考虑到特定的研究对象,也要考虑到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所以基本上定在18-30岁这个年龄段的古风音乐爱好者和参与者。
古风音乐是如何兴起的?它为何能弥漫于互联网络、受到一部分青年热爱,进而走入公众舞台?或者说,为什么网络世界中不少人会喜欢听古风?
1.网络游戏与青年的相遇
研究发现在“知乎”上现有213人关注这个问题(截止2016年7月8日晚9点),通过对知乎网友留言的梳理,并经过笔者的网络访谈,研究发现,首先,古风音乐的兴起和网络游戏、青年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青年亚文化特征。
最早的古风音乐是从网络游戏萌芽的,20世纪末以来,很多网络游戏多以中国古时或仿古框架为背景,玩家为纪念游戏里感人至深的故事,以此为基础,填词翻唱。而和网络游戏结合最紧密的人群是青少年,如果说少年儿童只是消耗时间、逃避课业负担来玩游戏,那么当他们成为青年,他们对网络游戏的场景设置、音乐设计、人物服饰设计等便都有了一定的文化要求。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优美的古代文学作品篇章,这一年龄段不少的高中生、大学生,特别是其中文化程度较好的一部分,都经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此时,周杰伦、方文山的古典风味的音乐和词曲流行,更使不少青年人喜欢上了网络游戏的古风音乐。
接受笔者访谈的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古风音乐陪伴了她整个高中,一直到现在,七年时间让古风音乐成为她青春里的独特符号。她认为,“我的手机里只有古风音乐这一种类型音乐,HITA是我最喜欢的歌手,特别是她的《束竹令》,里面的念白(分角色对白或独白的部分,这也是古风音乐的特色)非常有趣,旋律也悠扬婉转”。
第一首古风音乐具体是哪首已不可考。而在那个时期,心然的古风音乐最为出名,她从2005年开始第一首古风歌曲的创作,是《新绝代双骄3》的主题曲《守候》。此后,以网络为根基,一系列关于仙剑游戏系列、轩辕剑、天之痕等游戏为背景的古风音乐受到广大游戏迷的追捧,古风音乐开始缓慢发展。
2.虚幻与现实的浪漫对接
古风音乐在青年人中的流行,还和网络文学、网络穿越小说在青年人中的流行有一定关系。近几年,不少网络小说流传甚广,被改编成影视剧后也大热,其消费群体正是青年。究其原因,很多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优秀基因结合起来,建构了一种虚幻的完美审美文化,满足了青年人人生过渡期的浪漫心理。比如爱情,东方古典文化熏陶下的国人骨子里偏爱含蓄的表达、偏爱古典美的相貌气质;但是西方现代文化、当代流行范恰恰提倡勇敢的吐露、提倡敢爱敢恨。现实中,很少有人、有一份感情,能同时兼具两种风韵,而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穿越小说,恰恰让这两种迥异的风韵和人物性格设计结合起来,满足了青年人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
古风音乐,能将当代人从纷繁的、热烈的生活场景中抽离,带人们回到过往灿烂的审美文化情境和渺远的往昔。网名为扇贝的南京大二小姑娘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她对河图的喜爱,她认为河图织造了一个古风的关于盛世长安的梦。河图可以说是古风音乐圈拥有最多拥趸和传奇色彩的作曲人和歌手。“我最想看到下雪时的长安,因为我总觉得他(河图)的《倾尽天下》《第三十八年夏至》《不见长安》都是发生在长安宫墙里,雁塔下。”
知乎网友“周鹏”诉说了自己喜欢古风的原因:(1)曾经读过的古文诗词歌赋,作者的优美的文笔,从爱情、国家、家庭、爱国、景色等多个方面,给人带来很多的感慨和向往;(2)古文诗词歌赋中那种浪漫主义情怀,放情山水,吟诗作画给都市人在学习、工作中带来心灵上的小憩、放松;(3)轻松愉悦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消失的传统,这些在古文中、歌词里都很常见,都可以给人巨大的脑补空间,怀念曾经的美好;(4)怀旧,一来是古风歌词、曲调,多少都带有国学色彩,这个和自己接触国学最多的初高中时代形成共鸣,虽然那时候很辛苦,但确实有很多让人回味的人和事。
3.青年的沟通平台与成名的想象
互联网络本身在“媒介接近权”上的易得性和低门槛性,给大量原来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认同的、爱好“这一种”音乐的青年人,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和成名的想象。不少古风音乐并不依托网络游戏,网络这一传播媒介让有相同兴趣的人更容易集合到一起,这帮助了古风音乐爱好者队伍的发展壮大,甚至队伍庞大到能够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古风音乐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如今,都绝对是小众音乐,这让研习古典乐器、喜欢中国传统曲乐艺术、作词讲求押韵用典的“少数派”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难觅知音;而互联网,让这些“平凡”的人在网络中找到同伴,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这种“少数的聚合”,既包括古风音乐的粉丝,也包括古风音乐的创作者,当然这两类人群的身份也会有交集。
网络集结了许多有着各种才能的人。比如河图,来自小城湖南怀化,正是因为网络才让人们有机会见识到他干净又极有辨识度的嗓音和极其鬼才的作曲风格,认识这个会二胡、擅吉他、词曲唱奏的全才。
比如音频怪物(影音同画团队),这个来自秦皇岛已经年过三十依然像个大男孩经常在微博里“精分”的人,原名李楠。他以其磅礴大气、多变的声音闻名于网络,从没有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他在网络实现了他的音乐梦想。2010年参加快乐男声腾讯网络唱区比赛获得前30强,网上至今还有讨论的帖子:长得不帅,即使有美好的声音,在当时的主流音乐圈也难有发展。他在2014年春晚开场的VCR《春晚是什么》中给多个动物配音,爆红于网络(为更多“非古风圈”的人熟知),又受邀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发了好几张音乐专辑,目前还受到“好声音”的力邀。
“墨村”里的大部分人,有人一开始就混迹主流音乐圈,很难得到承认,这几年就有“墨村”成员参加“好声音”等选秀活动,按一般的选秀——签约——奋斗于主流音乐圈的模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被掩埋。而网络,给了他们这个发挥的平台,为他们聚集了一批“死忠”的村民,于是,他们渐渐被大众知晓,他们红了。
不得不说,网络是青年亚文化生长的肥润土地。亚文化是一种边缘化、非主流的小众文化,而网络把这群志趣相投的人联系在了一起,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1.组织化:发展壮大的团队力量
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光有有才之士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古风音乐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各个古风音乐团队的建立,使古风音乐得以组织化。说起古风音乐真正的组织化,一定要提到它的代表“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古风音乐的典范,同时也是这场蝴蝶效应的源头,也是最早建立起古风音乐的社团,熟知它的人都会称它为“墨村”,它的粉丝被称呼为“村民”。
2007年,一个ID叫“ediq”的成都小伙子和一个ID叫“小狮子丢丢”的唐山人,隔着千里,通过网络的平台,建立起了“墨村”这个音乐组织。“墨村”的发展能生动地解说“网络是亚文化生长的肥沃土地”这一特点。通过社交网络(SNS),“墨村”汇集了天南海北的古风人才,写歌、作词、编曲、后期……奉献出了几百首网络歌曲。“墨明棋妙”发展到现在,每年都会公布团队的成员和部门名单,为了较为明确的部门分工,“墨明棋妙”团队从最开始的词部、曲部等部门发展成为现在的组织部门:制作人、监制、作曲&编曲、乐器演奏、作词、演唱、后期、图文设计、企宣行政以及神隐⑩。无数的古风音乐社团也如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并且都拥有几名闻名于网络的古风音乐红人。一个人很难同时具备词、曲、编、奏等能力,在有了明确的部门分工之后,他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搭档,一起填词编曲,也能找到熟练各种乐器的人演奏录音,这些让古风音乐的创作更加容易;同时,有了更专业的宣发队伍,歌曲的推广也更加容易起来。
当然,部门的所属绝不是非常严格的,这样的灵活性也让很多本来是在主流音乐圈里的人加入“墨村”,在不考虑商业效果的情况下,给了他们一些“音乐先锋实验”的机会。比如曾经在“中国好声音”汪峰团队比赛的戴荃,在2013年正式宣布在网络上加入“墨村”组织,创作了一批古风音乐,比如《悟空》,在网络上疯狂流传。
2.圈子的形成:独特的话语结构与身份认同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概念,认为媒介的模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最终能控制文化。一种新的媒介会改变人们的话语结构。而古风音乐形成网络亚文化,也有它独特的话语结构,“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就听不懂”。古风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子——“古风圈”,在圈子里的流行语和独特的“行话”巩固了一批“死忠粉”。
还是以“墨村”为例。“墨村”在网上的超高人气和粉丝的足够忠诚,支持“墨村”在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办了实体的现场LIVE。2013年的国庆期间,“墨村”在南京接连开了晚会和媒体见面会、演唱会和漫展。此处,笔者以参加的一场“墨村”活动来展示其身份密码。
2012年10月5日,“墨明棋妙”团队集合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团员线下同台,进行了一场以“金陵秦淮夜”为主题的音乐会。音乐会有来自南京音乐世家的桂震宇(擅长演奏琴),也有从小一直专业学习演奏的学笛子和古筝、钢琴的成员;有音乐专业学习出身的HITA,也有靠天赋在网络成名的音频怪物……当晚,笔者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这场演唱会,有趣的是,坐在笔者身边的一边是几个年轻的“村民”;另一边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和一个中年女子,她们都不知道“墨村”,可能只是想放松一下,看一场“表演”。会场上,“E丢一生推”“狗菜哥”,包括现场的配音,都能激起大家的疯狂和热泪,这些东西就像是“通关密语”,明白他的意思的人就是“村民”,笔者迅速和周围的“村民”们打成了一片。现场的“村民”们会嘶声呐喊,会为了一首歌流泪,甚至会因为站在台上的“CP”(网上被网民配成一对的“墨村”成员)大喊口号和“密语”;而笔者身边的两位“非村民”(后来了解到是被自己的孩子请到现场看“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则显得非常有趣:她们木木地看着表演,不明所以,既不挥动荧光棒,也并不投入,甚至扯了笔者问“小朋友,台上的人是不是很有名”“他们在表演些什么”“这些孩子太疯狂了”之类的话。
“古风音乐”是小众的、青年的——那样一些青年用独特的话语结构将自己包围在一个圈子里。圈子里的人相互认同,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享受狂欢、消费,在小众范围内相互认同,甚至有着极高的忠诚度。
这群人喜欢古风音乐,嘴里总爱哼这些音乐,本子里总爱记录这些古风古味的歌词。笔者采访过一个化名“浣熊”的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女孩,她说自己从高二开始,手机里的音乐永远只有古风音乐单曲循环,浣熊在2015年的国庆节从重庆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抵达南京,参加“墨明棋妙”古风音乐团队的大型线下演出——金陵秦淮夜。“我至今忘不了那个夜晚,南京最主要的长江路的干道上,一群‘村民’们穿着墨村的黑色T恤,举着绣着墨明棋妙组织标识的大旗(不止一面)围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的门口,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心潮澎湃的心情,我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这里站着的人都和我喜欢着同样的东西。”
3.圈子的重合叠加“吸粉”:青年亚文化的碎片化特征
古风音乐爱好者在具备这一个“古风音乐”的青年亚文化标签的同时,身上也会拥有好几个亚文化的属性。在这些“圈子”的互相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叠加的影响:一部分喜欢古风音乐的人会受影响去穿汉服、习汉礼,而爱好汉服和古礼的人也会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转而欣赏古风音乐。“动漫圈”“cos圈”“汉服圈” ……这种“叠加”的效应,为古风音乐“增粉”不少。在南京的一场漫展上,笔者见到了网名为“冷幽若”的古风音乐爱好者,她同时也是汉服爱好者,就读于无锡的一所大学,从大学起就加入了汉服社,日常生活中她喜欢古风歌曲、喜欢定制汉服和旗袍,经常和朋友一起着汉服、行汉礼。她喜欢逛庙会,会焚香祭祀,会参加漫展和古风歌友会,也会参加每年(到现在第二届)的由明星方文山主导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她的身上,同时具备碎片化而模糊的身份,并随着她出入场景的变化而流动。
网络时代,古风音乐在青年人中的流行,这一表达透露出了新与旧、年轻与古老、主流与边缘等多重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了文化、社会的非直线前行的复杂性。
第一,古风音乐是传统的形态样态,但喜欢它的却是年轻人,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旧”却对应着“新”,这是传统的古老艺术形式与最新的接受人群的矛盾统一。
第二,古风音乐用的是传统的乐器、传统的演奏方式、传统的文字表述、传统的文化来源,但传播媒介是新的互联网。这又是一个“旧”对应着“新”,这是传统的内容来源与时新的传播形式之间的矛盾统一。
第三,年轻人很有活力、生机,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但他们是当下社会的话语弱势和权力弱势;而古风音乐本来是传统意义上的旧时代的艺术主流,但它又是当下意义上的艺术的边缘者。这两个今天的象征权力的弱势者在网络上结合后,竟又成了文化领域的生力军。
第四,古风音乐与流行音乐,也形成了一种对抗且互动、在一定时空中向对方转化的张力关系。
下文具体来分析古风音乐的文化意义。
1.古风音乐体现的传统的生命力
现代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冲击,很多传统也随之消解,其中包括传统音乐。在这样的语境下,现代流行乐兴起,它以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便于广泛传唱为特点,为大众喜爱,占据了主流市场,有“大众音乐”之称。但是传统的生命力依然存在,古风音乐在新媒体时代再度兴起,成为一种抵抗的力量和新的社会现象,就是这种传统的生命力的力证。
前文说过,周杰伦等人的中国风音乐一时风行,激发了一些青年人及其古风音乐在互联网络的集结,进而出现了古风音乐在“有文化的”青年人中的流行,又从网络走进现实人群和大众传播媒介。此时,不少唱片公司反过来进一步打造和包装中国风、民族风音乐,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成绩。
2.青年亚文化的自身价值
古风音乐曾经是旧时代的主流音乐形式,今天,古风音乐是对当前流行(大众)音乐的一种抵抗,是在流行音乐为王的时代掀起的一股逆流,却又逐渐形成一种小众但坚定的力量。未来,它和流行音乐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逐渐形成一种均势?今天的流行音乐,当它的主要消费人群渐渐步出历史,其地位又当如何?
古风音乐一直是小众的、区别于主流的,所以得到的关注很少,很多人也只是用来消遣,并不能领会其中的神韵和含意。经过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和“抵抗”,发展到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收编”,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中。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提出过亚文化的解释模式,也即“奇异外观—暴露展现—道德恐慌—(商业)收编”的一个模式。道德恐慌并不是在所有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中都会出现的,比如Cosplay可能会带来“娱乐至死”的隐忧,宅腐文化让主流文化里的成人们感到不安,担心青年因此不善于交际和有不良的心理发展;比如网络游戏带来的“网瘾”的忧患。但在古风音乐的圈子里,笔者通过观察,并没有发现在古风音乐这个亚文化现象中出现的道德恐慌和忧患。前文也提到过,在王爱苹和薛冬艳的研究中都认为古风音乐对于寻找民族身份认同、自觉民族文化意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觉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青年亚文化的主流化
青年这个群体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人步入这个阶段,有人离开这个阶段。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很多人接触古风音乐是在高中阶段,有的人以此为最喜欢的音乐形式直到工作、成家,有的人已经不再喜欢这样的音乐形式,但他们都认为追逐古风音乐的那段时间,是他们青春时期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古风音乐由于它丰厚的文化资本,比如古诗词典故、游戏、漫画等等,可以吸收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并且成为其忠粉。但和所有的亚文化现象一样,古风音乐有可能会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也有可能不再受后来的年轻人热衷追捧,因为这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像之前邓丽君的歌不能被大陆所接受,牛仔裤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服饰,光头党被认为是绝对的反叛,烫染头发被看成洪水猛兽……现在这些都逐渐被接受。
在青少年有着极大社会影响力和商业影响力的今天,尽管亚文化形态各异、生命力长短不一,但它们在主流文化的边缘地带活跃生长,一方面也在刺激着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对主流文化起到修补的作用,在与主流文化形态不断调适和协商的过程之中,很有可能使社会的整体文化形态具备更大的创新和开放的可能。
源于网络的亚文化并没有只在网络上自生自灭,它们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逐渐成为主流。2013年10月6日,江苏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了墨村的“金陵秦淮夜”演唱会;第二届《中国好声音》里的南京小子戴荃(江苏省歌舞团飞扬乐团董事)正式加入“墨村”;媒体见面会、纸媒报道、韩红和刘亦菲等人都唱过他们写的歌、网游大量的古风音乐、董贞等古风音乐的代表人物走到台前被更多的人接受……这些表明古风音乐正在逐渐被更多人关注,有主流化的趋势。
同时,古风音乐的兴起又说明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在如今一味的“唯西方论”的声音中,我们逐渐淡忘了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利于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现代社会正在呼唤传统,期待传统价值一些精华的回归。从这一点看,青年亚文化又有它积极的地方,可以反哺主流文化、丰富我们的文化类型、弥补市场带来的一些缺陷。
尽管对于青年亚文化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但是都是出于成人的话语结构下的剖析和理解,是成年人观察青年的亚文化行为后赋予的解释。新媒体时代最大的意义在于互联网赋权给了青年,新媒体促成了话语权回归到青年的手中,人们得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直接的机会接触到青年人的亚文化文本,青年亚文化实践也成为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新媒体提供给了青年平台展示他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给他们以一切便捷进行他们的一切亚文化实践。亚文化作为“次位”的文化经常让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受到挑战,这也是亚文化的意义所在,就像一根针时常刺激着主流文化、才能促使社会朝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包容的方向发展,也对文化有了新的补充和添彩。网络亚文化不断刺激着主流文化,不断融入并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会有新的亚文化的出现,循环往复。
注释:
①黄晓武:《文化与抵抗——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②④马中红、邱天娇:《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1页。
③马中红:《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⑥靳莎莎:《浅析古风音乐的创造》,《艺术教育》,2014年第1期。
⑦王爱苹:《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⑧参见百度百科“古风音乐”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6807667.htm;此处只做参考,不做考证。
⑨薛冬艳:《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音乐传播》,2015年第1期。
⑩材料来源:墨明棋妙官方网站,http://www.mymmqm.com/。
(作者马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陈秋媛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