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刚,王 芳,林新瑜,严 蕾,谢 军,王思宇
·皮肤美容·
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刘 刚,王 芳,林新瑜,严 蕾,谢 军,王思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
目的:观察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光动力治疗,7~10d照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红蓝光联合治疗,先使用蓝光照射20min,3d后联合红光照射20min,每周各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079,P<0.05)。治疗结束后对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和光动力组分别随访1、3个月,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光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χ2=5.934,P<0.05)。结论:光动力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光动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并且两组患者耐受性好,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中重度痤疮;光动力;红蓝光;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脓疱、结节、炎性丘疹及囊肿等,轻度痤疮治疗效果较好,而中、重度痤疮则易留下瘢痕、色素沉着、甚至毁容等,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2012年3月-2015年3月,笔者科室分别采用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并进行了一项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筛选2012年3月-2015年3月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皮损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相当于Pillsbury分类法Ⅱ~Ⅳ级[1]),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34岁,平均为22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年。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按相同Pillsbury分级随机分为光动力治疗组和红蓝光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治疗痤疮的系统用药及外用药物。
1.2排除标准:①近2周内系统使用维A酸类药物或是近1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光敏性药物(如:灰黄霉素等)者;②患有光敏性皮肤病及可能因照射诱发或加重原发疾病者(如:卟啉病、光毒性接触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烟酸缺乏综合征、红斑狼疮、皮肌炎、白内障、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对治疗要求过高者;④瘢痕体质、色素异常体质者;⑤患有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内科疾病者;⑥HIV抗体阳性者;⑦患有活动期白癜风、银屑病、天疱疮等疾病者,有肿瘤病史或肿瘤患者;⑧治疗前4周内有日光暴晒史或人工晒黑史者;⑨有全身感染表现或皮损局部真菌感染者。
1.3治疗方法
1.3.1仪器及参数:采用LED光动力治疗仪(商品名:易妍光能治疗仪,复旦张江集团生产),红光 (633±10)nm;光福7号超聚能混合动力光治疗仪(武汉光福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红光(625±10)nm、蓝光(415±10)nm。
1.3.2用药方法:患者治疗前用洗面奶洁面。光动力治疗组:用5%浓度的5-ALA外敷于皮疹处,避光封包1~1.5h后红光照射,推荐起始剂量 60mw/cm2,每次增加10mw/cm2,以皮肤发红,轻度肿胀为合适的治疗能量标准,每次均照射20min,7~10d照射1次,3次为1个疗程;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先使用蓝光照射20min,3d后联合红光照射20min,每周各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3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4观察指标
1.4.1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12周进行记录,对面部皮疹(丘疹、脓疱、囊肿、结节)数目进行拍照记录,与此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皮损的平均降低程度,从而计算出两组所有患者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皮疹总数-治疗后皮疹总数)/治疗前皮疹总数×100%。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所有患者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2安全性评价:对患者治疗时、治疗后和随访时出现的瘙痒、疼痛、水肿性红斑、色素沉着、脱屑、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含皮疹严重程度、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最终转归、采取处理措施等。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使用χ2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可见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并且两组患者耐受性好,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079,P<0.05)。典型病例照片见图1。
图1A 治疗前
图1B 光动力治疗1次后
图1C 治疗2次后
图1D 治疗3次后,1个月复诊
表1 治疗结束后临床效果比较 (例,%)
2.2随访复发情况:见表2。治疗结束1、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χ2=5.934,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1、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例,%)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主要病因为皮脂过多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碍易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为人类皮肤共生菌之一,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区域分布较多。而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颊沟,其次是胸背部等皮脂腺分布密集的区域,痤疮的发生可导致皮脂的堆积和堵塞,皮脂的堆积、排除受阻进一步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创造有利的厌氧环境。痤疮丙酸杆菌可通过免疫途径或非免疫途径诱导机体产生游离脂肪酸、多肽类物质,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发生或加重[2]。痤疮的治疗主要针对其发病的四个环节,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系统或是外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中重度患者还可联用维A酸类药物。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抗生素治疗效果大不如前。同时,外用维A酸制剂不但可以导致局部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同时可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系统使用维A酸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损害、脂质代谢紊乱、最严重的可导致胎儿畸形[3]。这些都给痤疮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痤疮的新趋势。
光动力是一种无创的应用特定波长光源照射光敏剂的光化学反应,可选择性治疗靶组织病变的治疗技术。研究表明痤疮丙酸杆菌自身能合成和储存大量卟啉,但在未接受光照射之前,卟啉以无活性的基态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在接受特定的激发光照射后,内外源性卟啉被激活接受光子能量从而发生光化学反应,将能量传递给氧分子促进大量单态氧与自由基的产生,从而破坏痤疮丙酸杆菌细胞膜结构导致该菌的死亡[4]。光敏剂在皮脂腺高度聚集,经光敏剂激活后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破坏皮脂腺,进一步导致分泌旺盛的皮脂腺萎缩,减少皮脂腺的分泌[5-6];同时光动力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轻微坏死,从而减轻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角化、毛囊皮脂腺开口处的堵塞;并且光照射可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新血管的形成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减少瘢痕的形成。人体面部毛囊的深度是3mm,蓝光波长为415nm,其激活卟啉的效力较红光强40倍,但穿透深度小于0.25mm,因此蓝光不能有效穿透深部组织[7]。而红光波长为633nm,穿透较深且有抗炎作用,可以影响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有利于改善深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胶原的重整和组织修复,减少痤疮瘢痕的形成。
本研究使用红光(633±10)nm进行临床治疗研究,治疗结束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科峰等[8]对14l例Ⅱ级以上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利用光动力及红蓝光进行治疗,光动力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红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曹丽楠等[9]将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结果显示光动力疗法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红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在治疗中重度痤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无痛、显效快、疗效好、患者耐受性高等是其特点,同时动物实验证明了光动力疗法是安全的,无明显毒副作用及致癌性[10]。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给药方式、更适宜的用药浓度、疗程设计以及光照参数,最终目的是取得最优的疗效和最低的不良反应。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2]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3]Abad-Casintahan F, Chwo SK, Goh CL, et al. Towar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acne:consensus of an Asian Working Group[J].J Dermatol,2011,38:1041-1048.
[4]Kousis PC, Henderson BW, Maier PG, et a1. Photedynamic therapy enhancement of antitumor immunity is regulated by neutrophils[J]. Cancer Res,2007, 67(21):10501-10510.
[5]Cunliffe WJ, Golden V. Phototherapy,and acne vulgaris[J].Br J Dermatol,2001,142:855-856.
[6]Kosaka S, Miloshi N, Akilov OE, et al.Targetng of sebaceous glands by δ-aminolevulinic acid-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An in vivo study[J].Lasers Sury Med,2011,43:376-381.
[7]林彤,周展超.痤疮的光学治疗[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840-842.
[8]刘科峰,孙波.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 999-1001.
[9]曹丽楠.观察比较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7-228.
[10]孔祥明,张明莉,陈楠,等.应用光动力治疗瘢痕疙瘩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704-1707.
Clinical effect of photodynamic and red/blue light therapy in treatment for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LIU Gang, WANG Fang, LIN Xin-yu,YAN Lei, XIE Jun, WANG Si-yu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 Sichuan,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 of PDT and red/blue light in acne treatment.Methods Randomized and parallel trial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ll of the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PDT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and red/blue ligh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was composed of 30 patients. The PDT group was treated every 7 - 10 days for 3 sessions. For the red/blue light group, blue light was given first for 20 minutes, and joint red light of 20 minutes was irradiated 3 days later. This procedure was repeated twice a week for 4 weeks.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fficac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5.079, P<0.05).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4.356, P<0.05; χ2=5.934, P<0.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DT group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d/blue light group,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D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d/blue light group.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either group.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PDT; blue and red light; clinical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R758.73+3
A
1008-6455(2016)09-0084-03
2016-04-27
2016-08-20
编辑/李阳利
四川省卫生厅资助课题(编号:3030503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