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哈力克·阿卜杜如苏力
【摘要】初中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出语文阅读的教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借由阅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驾驭语言能力以及交际沟通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措施
引言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大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都了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模式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中学生阅读教学方向趋向于多元化、趣味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有效性成为了阅读教学的重点。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接受了小学教育之后,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总体来说,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还处于浅层、表面的状态,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动因一般都是处于兴趣,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作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时期,学生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尊重和认同,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增加。
比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济南冬天的资料,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比如借助网络资源,或是查阅图书资料的等等。然后在课上,教师进行课文阅读讲解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动画,为学生创建一个温暖如同春天一样的冬季情境。“一个美丽的小城,一座青山,缓缓流动的溪水还有矮墙、红瓦,皑皑白雪落在红瓦之上,”在这样生动的情境之下,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对美的情愫也会悄然诞生,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开始阅读课文,自己体悟其中的内涵和美,这个时候平时喜欢阅读,乐于表现的学生就会非常积极,教师抓住时这个机点,对用于独自领读的学生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没有举手的同学,要积极读出来,告诉他们只有读出来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美妙,领会到作者蕴藏于文章中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养成独立积累资料,独立完成阅读的好习惯。
二、联系学生实际,培养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必须要给予生活实际,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作品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阅读素材都与生活实际贴近,这是课本设计处于学生学习特点的体现。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生活性,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描写的是朱自清先生对自己父亲的怀念和爱,作品将父亲深沉而隐忍的爱表现的恰到好处,也将父子之间那种无法言说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用词并不华丽,在描写父亲北影的时候,也不是短短几句话,但是“父亲”那肥胖而微微颤抖的背影,却深深留在了千万读者的心理,打动了无数人的新,这正是因为文章中的人物以及事件都是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也是人们常常会遇见的情况,人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与自己的经历联系在一起,进而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被作者打动。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布置“我与父亲之间的二、三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曾经做了那些事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运用这样引导方式,将课文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入手,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也会有所侧重,有所思考,進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迁移能力
教师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迁移能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释放学生天性。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想象迁移能力。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教师讲的时候展开想象的翅膀。这篇文章有太多想象的空间,比如“美女蛇”、“何首乌”充满神话色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这些夏虫,又充满了童趣,学生在读这些内容的时候,会充满强烈的好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联想,感悟文章内涵。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初中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分析,将初中阅读教育的重点以及目的进行阐述,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综合各种教学手段,确保阅读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2]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