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云
摘 要:当前,一些中学生不负责任现象存在,责任感缺失,可以说责任感的培养迫在眉睫,分析中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和原因,通过思想品德课探讨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学生;责任感
一、当代中学生责任感严重缺失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有名无实,重视成绩,忽视责任感的教育,哪怕有此方面的教育,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只限于空洞的说教。而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的教育,注定要失败。学校教育应将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做负责任公民的目标落在实处。
2.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在家中变得越来越“宝贝”,孩子是家庭中的“重心”。家长的百般呵护、溺爱和“一切代劳”,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时、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缺乏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行动。如今,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挣钱,顾不上教育孩子,家中老人也无精力管教孩子,留守儿童、留守少年放任自流,以至不想学习,不愿劳动,无目标、无责任地生活着。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诸如一些享乐主义、制假售假等耳濡目染着中学生,使他们无形之中受到负面影响,有时会出现5<2的情况,即学校教育五天,不及社会上教育两天的现象。这也是影响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一個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针对当代中学生责任感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教育和引导,重视青少年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责任意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备课认真,上课积极,业务精炼;生活中有他人,文明礼貌,爱护环境,遵纪守法;言必信,行必果。在教师长期的熏陶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会涌现极强的责任感。
2.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知道承担什么责任
初中思想品德课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老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白每一堂课要落实的责任目标是什么,充分挖掘教材,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寻找教材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达到责任目标
例如,在学习鲁人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我通过学课标、读课文,使学生明确编者的写作意图,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爱,自觉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课前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在心理方面独立感、成人感强烈,力求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在生活方面却依赖父母,生活无法自理。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挖掘出本框的责任教育就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踊跃说出哪些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与反思,明确自己承担哪些责任。
3.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旨在内化,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自觉承担责任
根据教材内容,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按照德育过程形成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或用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辩论法,或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在学法上指导学生或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责任感由学生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负责”为“我要负责”。
4.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学生知道怎样承担责任
增强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需强化实践环节,例如,在学习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我提前布置了调查作业:东明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哪些危害?作为东明市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什么?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心,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意识到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并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5.在多元的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评价与激励,更需要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估。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评、生评、师评等对学生责任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增强责任感。另外,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大环境的熏陶。
总而言之,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多种手段、各种途径综合运用,齐抓共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