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问博 李欣
谈到书法训练的价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它是我们练习书法的主要动机和行动支撑。所以,我就对书法训练的价值赘述如下。
一、书法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学生练习书法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发挥书法的德育功能,能将书法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即最大限度地起到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1)各书法名家的事迹是我们仿效的对象。纵观书法史,涌现出来的杰出书法家无不具备虚怀若谷、旷达飘逸、清刚雅正、执着精湛的气度,诸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了解他们的事迹,可以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产生较大的影响。书法名家不仅作为一个书法领域的翘楚而存在,更象征和代表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学生练习书法,会对那些书法名家的书体产生羡慕之心,会对他们的人格范式产生认同,这种进步是自觉的,也是自醒的,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反之,像秦桧、蔡京,在书法领域中再有突出贡献,也不可能名留青史。古人命名书体,往往用书法者的姓氏,如欧体(欧阳询开创的)、颜体(颜真卿开创的)、宋体。宋体本是宋代秦桧开创的,但是秦桧奸臣佞相的形象让人嗤之以鼻,所以,后人以秦桧所生活的时代——宋来命名这个书体。宋代书法家蔡京,他的书法在当时也较有影响,但是后世能见者甚少,原因是“其悍诞奸傀见于须眉”,故其书法作品不为人传,“宋四家”中,后人宁愿选择书法居其次但人品较佳的蔡京之弟蔡襄。诸如此类,让学生认识到,从古到今,人品是最重要的,那些奸臣佞相,即便其书写得再好,也无法登入书法家的象牙塔。所以,这些事例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书法界也概莫能外。(2)健康向上的书法内容是德育的助推器。书法要依附于内容而存在的,内容好坏也是品鉴书法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练习书法时,可以适当地对所写的内容进行讲解、赏析,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内容上看,让我们真切而又直观地领略到魏晋风度,对晋人那种人生观的感悟更深刻。
二、书法的美育功能
对中学生进行书法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美育,具体表现在:(1)书法作品的笔画对学生审美的启迪。有些人认为汉字乍一看不就是一些横竖撇捺等笔画的组合,但是细观之,在这些笔画中,其奥妙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其粗细相交的线条,疏密有致的行气,同一个字、同一笔的百般变化,无不给欣赏者和学习者以心灵的震颤,从中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审美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所审之美往往是相通的,说一些一孔之见的言论:书法的线条之美和绘画之美、建筑之美等方面都有许多共通之处。(2)书法名家的人生魅力影响着练书法之人。看看这些名家、美字,了解一下他们的人生走向。在思想上,他们或亲近于儒家,或皈依于佛家,或倾向于道家,或者干脆三者兼而有之。这些思想影响着书法者的行为,也渗透到所写的汉字中。后学者练习书法,无疑是与这些大师对话,感受他们给予的人生范式。所以,看看周围爱好书法的人,恬静、稳重、执着、与世无争、陶醉于自己的小圈子中并樂此不疲,这与那些书法名家的人格范式又是怎样的趋同啊!
三、书法的智育功能
书法虽不能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商,但是完全可以弥补学生性格上的缺憾,开拓性格中的潜能,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具体表现为:(1)塑造学生的性格。现在社会,节奏很快,现代人无法像古人那样诗意地、闲适地生活,而是疲于应付各种情况,且心灵没有归属感。那么,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想要心平气和地做一些事,抑或是做什么事能不急躁,能潜下心来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社会现状其实不利于学生性格的塑造,学生的焦虑度会增加。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焦虑度与他的成功率成反比,即焦虑度越大的人,成功率越低。看看班里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普遍表现出稳重的性格,而学习一般或差的学生焦虑度较大。浮躁、浮华的气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在学习上必然导致其学习不用功,或学习不深入,只做表面文章。如遇到困难,产生急躁情绪,小则导致当天的学习不能顺利进行,大则影响长期的学习状态。练习书法可以调节人的心绪,让人的心静下来,从而让人的焦虑度降低。(2)学生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书法要练得好,首先得学会一种本领就是模仿,先得发现名家名帖的优点。并知道如何把别人的优点为自己所用。很多教师往往采用把字帖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模仿出来,这是几百年来采用的书法练习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还颇有成效,但是对于只会照猫画虎的初中生来说,效率并不高。我觉得学生的模仿能力需要教师的激发,即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去模仿。只有这样,学生的模仿才能更高效,学习效果才会更好。(3)养心功能。写书法需要有长时间的静坐,对培养学生的定力、耐心,都有帮助。另外,练习书法能培养学生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性格特征加入稳重、细心的成分,从而更好地学习、研究、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春艳.论书法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取向[J].才智,2015(7).
[2]聂媛媛.论书法教育的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5(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