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晓
摘 要:计算机在初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实践训练
计算机在初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是当前我国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较低,因此必须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法,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对计算机的教学不够重视,认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计算机成绩对学生的升学考试没有影响,所以学校对计算机的课程安排较少,甚至用其他课程教学来代替计算机教学,大大缩短了计算机课程教学时间。同时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也较为落后,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而且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计算机的教学需求,直接降低了计算机教学效果,严重制约着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2.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许多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因此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且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对计算机的学习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目前我国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较为落后,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实践也得不到锻炼,通常情况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讲解完毕后,基本会花费课上一大部分时间,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效果。
3.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求计算机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得不到学校的支持,所以得不到学习的机会,因此计算机知识也得不到更新。同时在我国一些地区在小学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也有一些地方由于生活条件差,一些小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造成计算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计算机知识,一些学生会感觉非常简单,而另一些学生却难以理解,进而造成计算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法
1.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
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首先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学校应充分认识计算机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否则就会被淘汰,同时学校领导应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不应随意删减课时,并且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支持,使其计算机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其次学生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周会、班会,让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学好计算机课程。另外,学校应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保证学校的多媒体设施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
2.增加實践训练的开展
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应用,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制作电子表格”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按照课本上教授的知识进行操作,学生完成操作后,可以向教师提出不懂的问题,课本上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即使教师不讲解,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操作,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只需要为学生解答不懂的问题,然后学生再按照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大大缩短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为学生留够了实践操作的时间,提高了计算机课堂效率,加强了计算机教学效果。
3.采用分层教学
为了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教师应按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获取图片”一课中“制作图片”的知识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和掌握较差的学生组成,并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分配任务,让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制作一些较难的图片,让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图片制作,在制作图片过程中,计算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应积极帮助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而共同完成图片制作。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能够向学生传授有关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所以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法,解决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不断完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而促进计算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超.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研究[J].新课程:下,2014(7).
[2]戴晓娟.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