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摘 要: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当中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导入问题,指导方法等三方面分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具体方式
数学是高中的必修科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令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方式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将知识不加修饰的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即使一部分学生暂时接受,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忘记。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放弃数学学习,甚至差生厌学心理。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导入方面。课堂导入是课程的开始,也为之后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性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借此学习本节课程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与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可将课程知识与故事或是生活实际相结合作为课堂导入,以便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以必修五《等比数列》一节知识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设存在一张长度、宽度都足够的纸,要求学生回答,这样的纸通过几次对折,其厚度能够与字典厚度相同。部分学生会认为至少需要折叠上百次,方能达到字典的厚度。教师可准备一张纸,并要求学生当堂进行折叠,此时学生便会发现纸张经过数次折叠之后,厚度已经较厚。教师此时将每次折叠时,纸的层数写于黑板之上,便会得到一系列数字:1、2、4、8、16、32……,教师要求学生探究数列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研究自然能够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完成课堂学习。
(二)学生探究方法方面。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要求学生尽可能自主学习。然而学生的知识以及学习能力有限,加之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困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关键时刻进行指点,才能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学生在高中之前所接触的图形以平面几何为主,对立体几何图形难免感到生疏。不仅如此,空间立体几何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但部分学生该方面思维能力较弱。除此以外,立体几何表面积以及体积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对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大胆猜想。针对部分学生难以想象的立体图形,教师可要求学生制作该立体图形的各个平面,之后进行拼接,使得学生对该立体图形有全方面的认识。教师设计多种不同引导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灵活运用知识点。数学各知识点并非是独立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同一个问题当中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满足于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可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运用的熟练度,锻煉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并探究新的解决方法,以便学生形成独属于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授学生立体几何以及空间向量相关知识之后,可引用下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如图1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当中,存在D1B1、AB1,截取BB1的中点,设为点E,截取D1B1的中点,设为F,请证明EF平面B1AC?
可见,数学问题并不存在唯一的解决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在不同问题当中的运用,以便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结束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要求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学习成绩,活跃学生思维,同时帮助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殷堰工.教材是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J].中学数学月刊,2011,05:4-7.
[2]陈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77:66-67.
[3]陈万龙,元正全.提高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J].中学数学研究,2008,05:28-32.
[4]郭东江.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5:20+59.
[5]肖学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案例应用探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7:15.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