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书刊文字设计为对象进行研究。民国时期,无论是报刊、户外广告牌还是月份牌等,只要有文字的地方,都会有美术字出现。民国处于中—西、古—今交汇的特殊时期,印刷术的发展、书刊装帧设计的变革以及西方艺术风格的影响等因素,使这时期的文字设计呈现出多种风格类型。书刊中的文字设计相较于其他的载体,设计水平较高,具有代表性。对之进行研究也可以作为一条认识现代美术字在初创时期大致类型的参考,也是进一步理解民国时期书刊装帧设计的一个视角。
【关键词】民国时期;书刊设计;文字设计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迅速而巨大的改变:已经腐朽的封建主义巨树被推倒;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迎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文化,西式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冲洗了人们的头脑,新思潮迅速传播,现代科学得以快速的发展;对外来的各种艺术精神、艺术形式拥有包容的态度,使得当时的国外艺术思潮、风格在中国广泛传播与发展。民国处于一个古—今、中—外相交汇的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就决定了民国时期的书刊文字设计必定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和风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一、民国时期书刊中美术字体设计的发展
1、民国时期书刊中美术字体设计发展背景
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设计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发展,与当时的新文化的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新文化运动崇尚“科学与民主”,主张人性的张扬和个性的解放。受其影响,书刊封面的设计打破了一切原有的规则,对外来的艺术形式与设计风格都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大胆尝试着。因而,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出现了百花争妍,纷繁多样的面貌。五四运动之后,“民主”和“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构成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这两种观念传播的过程中,书籍和期刊的大量出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实现了自身的迅速繁荣。书刊封面的现代化从清末就已经开始,民国初已得到一定成果。
五四运动之后是民国书刊封面设计的鼎盛时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是民国书刊装帧设计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设计可谓百花齐放,荟萃了中外大量不同的视觉元素和设计风格。民国时期的书籍设计中出现了大量图形化的现代美术字,当时新式学校的美术图案教育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五四”时期新文学团体纷纷出现,书籍的种类逐渐增多。随着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少文学家、美术家和出版家十分重视书籍艺术,纷纷参与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来。这些人中很多都曾留学欧美和日本,受过新式教育,又深谙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能够融合中西,在传统字体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为书刊文字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西方现代艺术与设计对民国时期书刊中美术字体设计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国外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作品进入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关于国外艺术风格和思潮的文字介绍呈批量涌入,对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很大。参与书刊设计的从业者大多有着留学日本、英美等地的学术与艺术背景,他们将西方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带回中国,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设计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日本及欧美设计风格的影响。欧洲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以及“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等都纷纷登上了中国的艺术舞台,部分书刊封面的设计者开始态度鲜明地选择模仿特定的艺术风格。而渗透在中文书刊封面设计里的设计风格,同样从文字设计上表现出来。从当时的文字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视觉语言的创新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可以看到设计师为将中文字体与西方设计风格相融合所做的探索,这也是现代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在第一代设计者手中的努力。
二、民国时期书刊中美术字体设计的分类运用
首先,是具有传统书法特征的美术字的运用。书法是对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精气神的一种诠释与表象。具有中国传统书法特征的美术字意味着针对书刊的主题对文字进行特殊化的设计处理,之所以说是具有中国传统书法特征的美术字而不是书法,是因为整个字的笔划特征偏向于书法,但在笔划上加以适当的变化,即保留书法笔意,但不具有中国传统书法严格的书体特点,这种美术字是一种富有文化气息的美术字。这种字体在民国书刊中运用较多,尤其在书刊名中使用,使书刊名的标题醒目、突出。其次是现代汉字美术字体设计的运用,包括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宋体与黑体融合美术字。最后,是西方设计风格渗透下的美术字体的运用。
1、具有装饰效果的美术字的笔划特征较为丰富,笔划可变成点、变成曲线、变成线等,也可以对文字的字形和结构进行一定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和装饰性。鲁迅亲自设计的1929年初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彼得》的封面,无论是书名的设计还是书名下方的圆形图案设计都具有“新艺术”风格的特征。
2、罗马化的美术字传入中国的各种艺术风格是与中国的母体文化不同的,書籍设计逐渐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文字设计的处境较为尴尬,中国设计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具有表意性的中文字体和西方的现代化设计风格融合在一起。对此,设计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一类将中文字体罗马化的美术字。
3、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美术字,在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如构成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等潮流的引导下,民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现代艺术风格的美术字。这些具有现代性的美术字有不同的倾向,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总结为:书法用笔的感觉被取消,汉字笔划几何图形化。为了传达现代性,设计者们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大致将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美术字分为三类:第一类,笔划粗细一致,没有笔锋或明显的装饰角和衬线,这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类,与前面所讲的黑变体美术字相似;第二类,文字的某些笔画抽象概括为三角形、圆形等,逐渐脱离了中国欣赏字体的传统趣味;第三类,就是突出立体感,使美术字从二维空间中抬出来,表达现代性的主题。
三、总结
本文选取对民国时期优秀的书刊中出现的美术字体设计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有意义梳理,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对民国时期书刊封面中汉字设计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当下多样化的汉字设计发展。同时,分析该时期中国汉字设计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设计家们又是如何学贯中西,从而促进了我国汉字设计的繁荣与发展。这将有助于正确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给当下平面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有助于当下多样的汉字设计发展,我们既可以采用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作,同时又能保持住自身民族特性,体现当下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 李明君. 中国美术字史图说[M].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3] 阮春荣. 中华民国美术史[M].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
【作者简介】
吕益冉(1990—),女,汉族,青岛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