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关键词: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翻译文学
摘要: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以传播文化知识、振兴中华为己任,组建编译所,延聘文化名人主持,依靠高素质且文学素养深厚的编译队伍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出版了大量以小说为主的域外翻译文学作品,给中国文学带来新的气息。其以期刊连载、单行本、丛书为主的多种出版形式,适应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为中国翻译文学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63-04
民国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三个重要时期之一,以西方翻译为主,其中域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近代翻译文学相对于科学著作翻译发展较晚,直到1899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与王寿昌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使中国翻译文学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道路。在此之后,林纾又翻译了外文小说180多种,其中世界名著40余种。周作人曾说过:“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小说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外国文学的兴味。”[1]进入20世纪,翻译文学迅速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其数量之多,大约相当于自明末清初以来三百多年间所译西方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2],构成西学东渐时期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概况
在中国近代域外翻译文学作品繁荣的历史中,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创办到新中国成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图书,不仅包括国内经典著作,也有大量的国外著作,尤其是出版的域外翻译文学作品占有很大比例,为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起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商务印书馆最初只是一个手工印刷的小作坊,主要为别人代印一些书籍,但是作为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的夏瑞芳,对于办理编译所颇感兴趣。包天笑曾在回忆录中提到“他(夏瑞芳)又常常询问我:‘近来有许多人在办理编译所,这个编译所应如何办法?我说:‘要扩展业务,预备自己出书,非办编译所不可。应当请有学问的名人主持,你自己则专心于营业。夏君摇头叹息道:‘可惜我们的资本太少了。慢慢地来。”[3]可见,当时商务印书馆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出版社要扩展业务,自己编译出书,扩大印书馆的机构设置,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发展壮大,有自己的编译所和文化名人的主持至关重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成立于1902年,并邀请在文化界具有一定声望的张元济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并与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4]。张元济曾说:“欲取泰西种种学术,以与吾国民之民质、俗尚、教化、政体相为调剂。扫腐儒之陈说,而振新吾国民之精神耳。”[5]商务印书馆从一开始就怀有一种引进西方学术以开启民智,传播文化知识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与国民进步,从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在张元济的主持下,逐步扩大编译所规模,这为大量出版文学翻译书刊准备了条件。编译所成立后,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是以下三类出版物:“①编印新式教科书。②翻译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一类英语读本。③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前两类图书在普及新学和西学方面,提供了启蒙读本,起了拓荒的作用;后一类图书,给一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有志之士和广大知识界以启蒙教育,打开了眼界,在思想领域开拓了新疆。”[6]商务印书馆从创立至1949年共出版译著3,880种,占商务总体出版种数的25.63%。在商务印书馆各种译书的种类比例中,以外国文学占第一位,共764种,占所有译著的19.69%[7]。
商务印书馆翻译文学来源国别多达2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国等。据不完全统计,商务印书馆这一时期翻译出版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有英国258种、美国82种、法国136种、俄国79种等,这些翻译文学作品类型主要是小说、剧本、诗歌、散文等。
在这些翻译文学作品中,以“林纾的外文小说影响很大,林译小说,总数达一百七十余种,大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最为著名的,首推《巴黎茶花女遗事》和《黑奴吁天录》等书。林译小说,在近代中国也起了启蒙的作用,在严译、林译问世以前,中国对欧美状况,十分隔膜。被洋人几番战败之后,始知西方物质文明之厉害,以后又逐渐认识中国政治腐败,不若西方政治制度开明,但在文学领域,仍然无视外国。林纾的译书,给中国知识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知道欧美亦有文学,而且价值不亚国粹。此后,方开翻译外国文学之风气,译品日渐增多。影响所及,中国创作的小说,也打破章回体裁,仿效欧美小说写法”[8]。在此后商务印书馆又相继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多是世界名著,大大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文学作品,还包括各国诗合集、各国剧本合集、各国戏剧合集、各国论文合集等作品,另外还有一些文学史、文艺思潮、文艺批评、文学研究等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性质的著作。
2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特点
2.1出版的翻译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种类很多,且以小说为主。仅从其编辑、发行的期刊可见小说在其出版种类中的地位。如1910年创办的《小说月报》、1903年创办的半月刊《绣像小说》是专门的小说期刊,其中发行有相当部分的域外翻译文学作品。即使是著名的《东方杂志》,虽然不以小说直接命名,但该杂志刊行小说51种,并以翻译小说为主。另据《商务印书馆目录(1897—1949)》所列国别书目信息统计可知,如著录美国文学作品58种,有小说37种,占64%;著录英国文学194种,有小说86种,小说占45%;著录法国文学103种,有小说55种,小说占53%;著录波兰、新犹太、阿拉伯、匈牙利的文学作品皆为小说,共15种。各国文学合集中剧本有10种,小说18种。此外,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说部丛书》和《林译小说》等丛书,包含了较多的翻译小说。这一时期,商务印书馆域外翻译小说出版较多,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小说自身的优势有着重要的关系。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打开,开始接受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鲜事物。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西方文学作品随后也不断流入,为中国传统文学带来新的风气,特别是外国小说的传入,中国人始知外国也有小说,且与中国传统小说截然不同,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另外,上海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东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形成多元文化,具有接受外界文化的极大优势。设立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充分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不断发展壮大。需求促进发展,逐渐兴起的来自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也是促进商务印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国外通俗小说不仅新鲜,而且在普遍的民众中更具影响力。所以,商务印书馆适应时代需求,抓住时机,迅速出版大量外国小说,借小说批判现实,宣传进步的政治思想,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2.2丛书、单行本和期刊等不同出版形式相辅相成
商务印书馆在出版域外文学作品时,既有期刊又有单行本和丛书,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翻译文学以此为载体,进入人们的阅读视线,这三种出版形式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文学类丛书最具代表性的是《说部丛书》和《林译小说丛书》。《说部丛书》收录的图书主要来自欧美的翻译文学著作,属于文学类的丛书,具有相同的版式、装帧形式等。该丛书分初集100种130册,二集100种162册,三集100种173册,四集22种35册,总计322种500册。这部书影响很大,现当代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都曾受过它的影响。著名文学家冰心在回忆时说:“我攒够了赏金,就请海军学校每天到烟台市取信的马夫,到市上的明善书局去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大多数是林琴南先生译的小说……这些书中动人的句子,至今我还能背了下来!无疑这些课外阅读对于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9]这部书是“在旧文学与新文学的衔接上,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上以及对老一辈学者在了解西方文化上起到相当作用的书。”[10]
《林译小说丛书》共两集,第一集50种97册,第二集58种89册,总计108种186册。“一位作家在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如此多种多样的著译,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林纾和商务印书馆之间是长期合作、相辅相成的文字之交。他是在商务印书馆出书最多的作者,而他的著译在商务印书馆的集中出版又扩大了出版社的声誉,提高了商务印书馆在国内文化界的地位。”[11]林纾一生中翻译了包括英、法、美、俄、希腊等十几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了国外著名的作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和托尔斯泰等。这些翻译文学作品,使中国人得以了解欧美的社会、思想和生活,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出版丛书的同时,商务印书馆还大量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作品的单行本,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由于丛书部头大、价格高,对于不太富裕的读者来说,购买整部书较为困难,而出版单行本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单行本域外翻译文学作品的出版,既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又提高了商务印书馆的图书销量,增加营业额。“商务印书馆自开办之初到1920年,出版单行本小说592种”[12],其中大部分为翻译小说。
商务印书馆创办并发行的期刊有二十多种,包括《绣像小说》《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等。期刊刊载内容比较广泛,更新时间较快,并有着稳定的读者。这些期刊上刊发的翻译文学作品多采用连载的方式发行,以最快的速度将内容新颖的域外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期刊连载完之后,再出单行本,使读者易于获取完整的文学作品,便于收藏。除出版单行本之外,商务印书馆再有选择性地收入丛书。以包天笑从日本转译的《馨儿就学记》为例,在《教育杂志》1909年2月第一期上开始连载,截止于1910年2月第十三期。1910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教育小说,其发行量高达几十万册。
3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文学作品原因之分析
3.1善于把握时机,适应时代需求
鸦片战争失败后,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带来了西学和先进的印刷技术。相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国人更多地要求学习西方的文化,这必然要求大量西方先进著作的翻译的传入,于是西学东渐逐渐兴起。国外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使国人了解了国外政治及生活,也有助于改造国人的思想,所以很受欢迎。
商务印书馆诞生于此时,并及时出版大量的翻译文学,与其创办人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其创办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和高凤池四人均在教会接受过西式教育,后来又进入美华书馆工作。美华书馆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是当时上海印刷设备最先进、最齐全的出版机构。在此期间,夏瑞芳等人接触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并且看到出版业的巨大商机,为商务印书馆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人高瞻远瞩,认识到出版翻译著作的重要性,便于1903年设立编译所,并邀请张元济担任所长。在张元济等人的支持下,商务印书馆开始大量出版翻译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出版是时代的需求,也是解放思想和文化革新的需要。通过翻译文学启发民智,适应时代需求,商务印书馆顺势而行,善于抓住时机,可以说“商务印书馆创办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为时代服务,影响着时代”[13]。
3.2拥有一支文学素养较高和重视人才的编译团队
从商务印书馆设立编译所以来,出版了大量的文学翻译图书,这与该馆拥有一批才华横溢、精通中外文学的编译者是分不开的,如郑振铎、恽铁樵、包天笑、伍光建、吴梼等。这些编译者大多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家、翻译家等,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为确保译文质量,他们不仅亲自动手校定译文,详加批注,就算是对当时名气较大的林纾的译稿,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也曾亲自校定,可见商务印书馆编辑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商务印书馆不仅大量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作品,而且对译者也是竭力扶持。在扶持翻译家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和林纾的合作,林纾绝大部分的译著都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其他如吴梼、伍光健、孙毓修等翻译家,都与商务印书馆有密切的关系。1907年,商务印书馆刊印了周氏兄弟合译的《红星佚史》,并在报纸宣传中称“译者复以奇古之笔出之,诚为说部中石破天惊、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作”[14]。这种不论作者名气,只看译著质量的择稿原则,使商务印书馆能从众多的投稿者中发掘出许多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进步,也值得现今的出版社学习。
凭借着一种文明开放、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学术情趣,商务印书馆广招人才,使商务印书馆与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一道成为各方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商务印书馆作为翻译文学的传播机构之一,不论对中国文学,还是中国社会都具有重要的贡献。茅以升说“商务不只是一家出版商,而且也是传播我国文化的一位先驱者”[15]。商务印书馆出版外国文学著作,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开阔国人视野,是商务印书馆作为传播文化先驱者的重要表现。
在半个世纪的文化巨变中,商务印书馆由一家普通的印刷作坊转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的出版机构,成为晚清民国时期普及、传播新知识、新文学的文化重地。商务印书馆造就了中国出版业的一个奇迹,在中国出版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周作人.林琴南和罗振玉[J].语丝,1924(3).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述略:兼论文学翻译迟到的原因[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0-76.
[3]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236-237.
[4]张元济.东方图书馆概况·缘起[A]//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1.
[5]张元济.张元济诗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1.
[6][8]高崧.商务印书馆今昔[A]//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28,531.
[7]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7.
[9]冰心.我与商务印书馆[A]//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13.
[10]陆昕.说《说部丛书》[A]//齐鲁书社编.藏书家第三辑[C].济南:齐鲁书社,2001:106.
[11]东尔.林纾与商务印书馆[A]//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27.
[12]赖静.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民初小说[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3]汪道函.在上海举行的商务印书馆创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A]//商务印书馆一百年[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2.
[14]上海商务印书馆续出最新小说七种[N].时报,第1246号,1907-12-08.
[15]茅以升.我与商务印书馆[A]//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18-219.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