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余年来,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49年以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梳理中学教育发展史以及讨论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949年以后,研究视域不断拓宽,其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学发展史、个案中学、教育家办学、区域中学史、中学课程教学史、中学师生史等专题研究。但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的研究,中学教育的研究相对弱化,还有待深化加强。原因是,论作更多聚焦于宏观维度;另一方面,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者更偏好著名中学。
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学;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7)01-0023-05
中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连接小学和大学的重要桥梁。中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整体水平。我国的“中学”是在西方影响下而产生的,因为中国古代教育中只有大学和小学之分。民国时期有学者指出:“中学一名词为近代产物,至新教育时代方始采用;而‘大学、‘小学在上古时即为国都的学校之名称。”[1]122百余年来,中学教育的研究涌现出了大批成果,且关涉到中学的诸类专题。笔者试图从1949年以前、1949年以后两个时期梳理、评述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的学术发展史,以期为当今的民国中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线索、指明研究方向、发掘新的研究疆域。
一、1949年以前中学教育的研究状况
(一)以“中学教育”为题的相关著作
民國时期研究中学教育的学者,当首推廖世承。他编写了《中学教育》一书,该书是第一本专门论述中学教育问题的著作。在书的序中他发表了编写该书的缘由:“我国关于中学教育的讨论,尚没有刊行过什么书籍。研究的人,很少一种参考。”[2]1该论著分为两编,第一编专事讨论中学教育原理,第二编为中学教育行政及组织。张文昌《中等教育》[3]一书,是继廖世承所编写的《中学教育》之后一本系统论述中学教育的著作。该书分别对中等教育的意义、目标与功能,我国中等教育的沿革、欧洲苏俄国家的中等教育鸟瞰、中等教育与社会、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学生、课程、训育、课外活动、学业与就业、教师、校长、行政效率、经费等专题进行了细致介绍。邰爽秋编著了《中学教育之理论与实际》[4],该书收集了著名的教育研究专家的论文,包括廖世承、舒新城、郑西谷等人,分别就中学教育通论、目标、史略、学制、组织、人员、课程、训育、各国状况、重要法令分别进行论述。1949年,袁伯樵的《中等教育》[5]出版,论述了中等教育的功用、目的、范围和使命、学制、中等教育的演进历程、中等教育之学制、中等教育课程、行政,并设置了五章的内容专论中学生的情绪卫生、身体生长、个性发展等,是一本比较系统论述中等教育的专著。
(二)以“中学教育”为题的相关论文
除了专门论述中学教育、中等教育的专著之外,关于中学教育的文章散见于期刊杂志抑或资料汇编。舒新城《中国中学教育之分期》一文,把1896-1926年中学教育发展史分为七个时期。“第一期为中学启蒙期,第二期为建立学制统系期,第三期为清代教育积极推行期,第四期为文实分科期,第五期为民国教育革新期,第六期为添设工部注重职业教育期,第七期为三三制期,第八期为四二制期。”[6]陆殿扬的《民国十年之中学教育》[7],从选课制、女子中学教育机会、求知欲发达三方面概括民国十年来的中学教育特点与概况。林励儒、程时煃的《中国之中等教育》[8]一文,梳理了1903-1922年期间中等教育之宗旨、中等教育之学制、中等教育之课程、中等教育之教授法、中等教育之训育、中等教育之师资。吴自强的《二十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9]从中学教育宗旨之变迁、治学制度之沿革、中学训导之趋势、中学毕业会考问题等方面评析中学教育发展概况。曾毅夫的《近代中国中学课程变迁之史的研究》[10]指出中国的中学教育胚胎于前清光绪二十三年盛宣怀之创办南洋公学,正式起源于光绪二十七年钦定学堂章程时,实行于光绪二十九年奏定学堂章程时。至宣统元年文实分科为一变,辛亥革命后,取消文实分科注意普通陶冶又为一变,民六选科制度发生,至民国十一年新学制课程标准通过又为一变。中学课程也因中学教育之变迁划分为清末、民国两大阶段。1923年,廖世承编写了《五十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一文,他把中学教育发展史划分为两大时期,“自清光绪帝二十七年,钦定学堂章程至满清灭亡之日为第一时期,自民国元年至于今又为一时期。”[11]他把这两大时期又具体分为五个小的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学校改革、学校统计、重大制度等进行详细总结陈述。之后他又发表了《三十五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12],主要探讨了三十五年来师范教育问题、职业教育问题、女子教育问题、课程问题、普及体育、训练公众民众习惯等专题。1935年他发表了《十年来之中国中等教育》[13],该论文从问题史的角度切入,从生产教育问题、教育宗旨问题、中学课程问题、中师合并问题等方面揭示十年来中学面临的教育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学者对抗战以来的中学教育发展史进行概述。如李之鸥《抗战十年来中国的中学教育》[14],该文主要以1937-1947为时间段,从中学教育的目标与方针、学制与设置、课程与教材、训育、设备、师资、学生生活等方面系统揭示出十年来中学教育发展概况。朱有瓛的《抗战时期我国之中等教育》[15],则从教育目标、方针、课程、训育、师资等方面进行呈现。1937年以后,很多研究者以战时中学教育为题,抗战时期中学教育的性质、制度、课程等。戴应观的《抗战期中的中学教育》[16],沈灌群的《战时中学教育之检讨》[17],金以恭的《战时中学教育》[18],林本的《战后中国的中学教育》[19]等。
由以上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一方面,关于中学教育发展史的成果零散单薄。中学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专著甚少,更多集中于论文的形式。另一方面,关于中学教育史的研究大多是以10年、20等短时期为时间段,对教育问题进行相关论述,并且多是从专题史的视角切入,如教育宗旨、教育制度、中学课程、中学教学、训育问题、教育问题、中学教育分期等。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中学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较为深入细致、有理有据,探讨的同时多附以统计数据,但是更多集中于制度层面的解析,缺乏微观层面的描述。
二、1949年以后中学教育研究状况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学教育史的研究。如师唯三的《三年来的中学教育》[20]一文,主要对1949-1951年以来中学教育发展概况进行陈述,但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教育史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开展、恢复的阶段。研究的高潮期集中在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学教育史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况。
(一)中学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王伦信的《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21]一书,对于中学教育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作用。该书从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课程设置与实施、训育理论与实践及中学教育的发展状态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该书的局限性表现在仅选取了几个专题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教学、教材、管理等研究、微观层面制度尚未涉及。此外,该作者还编写了《新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研究》[22],对新中国之后的学制、课程、教师、高考等进行了梳理。谢长法主编的《中国中学教育史》[23],可以称为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的中学教育史专著。全书以“中学教育近代化”为线索,从中学的传入起笔,对民国时期中学教育曲折的发展、嬗变,就中学教育宗旨、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教育立法、中学“男女同学”,乃至中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专题,作了全面的论述说明。刘虹、魏会茹的《近代中等教育的演进》[24],论述了从清末民初中等教育的奠基到五四前后中等教育的变革的发展历史。叶健馨的《抗战前中等教育之研究(1928-1937)》[25]一书,主要集中于训政时期中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分别论述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中等教育的整顿计划、中等教育的改革等问题。卢红玲的《民国早期中学教育研究(1912-1927)》[26],李松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研究(1927-1949)》[27],解析了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的文实分科、男女同学、学制改革、学校经费等,总结出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发展的得与失。
除了整本书专论中学教育史的著作外,一些断代史、通史当中也有部分章节论述中学教育的发展史。如李华兴的《民国教育史》[28],专设“中等教育”一章,阐述清末民初、五四前后、抗战前国民政府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中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状况。熊明安的《中华民国教育史》[29],记述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几个阶段的中等教育概况。在相关的教育通史中,也有少量关于民国中学教育的研究。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于述胜著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30],在第三章三民主义教育制度中分设一节,论述中学教育制度。毛礼锐、沈灌群等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第4、5卷,王炳照、田正平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王炳华、董宝良《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7卷等著作都有相关论述。这些著作中关于中学教育的论述,受篇幅所限,对民国时期教育发展概况仅做扼要介绍,并未深入展开,如对某项中学制度学校实施的过程、落实的程度、师生的反应等涉及较少。
(二)个案中学、教育家办学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名校丛书[31],选取了20世纪20、30年代的著名中学,并对这些中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描写。该套丛书全面记述了办学的指导思想、规章制度、课程教材教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生动活泼地反映了这些中学办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教育家的中学教育思想研究主要集中于廖世承、张伯苓、舒新城、经亨颐等著名人物。王利霞的《廖世承中学教育思想初探》[32]一文,对廖世承中学教育思想的本体内容进行探源,并阐析廖世承中学思想形成的成因和影响。陈晗的《舒新城中学教育思想研究》[33],从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思想三方面解读舒新城的中學教育思想,并指出其思想的进步意义及缺陷。刘彦君的《张伯苓中学办学理念初探》[34],主要从学制课程、学校管理、体育、训育、课外活动、校园生活、校园文化等方面展现了张伯苓中学教育思想的内容。李媛媛的《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观照下的办学实践》[35],论述了经亨颐 “纯正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其思想运用下的学校管理实践活动。吴战利的《蔡元培中学教育思想述论》[36],分别从中学的性质和作用、德智体教育内容、中学教师的素质及中学教学法几方面总结蔡元培的中学教育思想。沈晴的《民国时期著名中学的办学实践研究》[37]选择了天津南开中学和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两个案例,研究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学办学实践状况,具体论述了如何解决德育中的“成德之教”与“求真之学”的矛盾。苏州中学研究主要有周勇的《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研究》[38]以及论文《文化名校之道——以汪懋祖时代的苏州中学为例》。[39]此外,文梅的《私立明德中学办学实践及对近代湖南的影响》[40]一文,选取了私立明德中学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校的办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湖南教育的影响。
(三)区域中学教育史的研究
很多研究者选定某一区域的中学作为研究对象。朱怡华的《试论上海近代普通中等教育的兴起(上、下)》[41],阐述了上海近代普通中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特点。林瑞华的《江西近代中等教育发展概述》[42]对江西20世纪前50年的中等教育发展概况进行了缕析,并总结出中等教育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王艳的《1912-1927年北京地区的中学教育研究》[43]介绍了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地区的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进一步总结出现代中学教育体制在北京地区的逐步确立与初步发展的历程。王运明的《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44]论述了山东中等教育发展的背景、概况、中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经费、学制、课程、师资及教学,并总结该时期山东中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河南、贵州中学的研究,张百顺的《河南省中学教育研究》(1927-1937)[45]探讨了1927-1937年河南中学发展的内外动因,介绍了河南省立、私立中学的发展概况,总结出该省中学的教育经费筹集来源以及中学教师的来源和培养渠道,该论文资料翔实,分析深透,是区域中学史研究的一本力作。娄述之的《民国时期贵州私立中学考略》[46]对民国时期贵州地区的私立中学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梳理,并兼涉私立中学经费、分布等内容。
(四)中学课程、教学史的研究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探讨民国时期中学课程改革的成果不断涌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吕达的《课程史论》[47],该书以近代普通中学课程发展为线索,通过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国别的横向比较,反映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缩影。也有部分学者专研某一年度的中学课程改革。如曲铁华、周晓红、熊梅的《1932: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48],对1932年高中课程改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当今课改的启示。曲铁华的《试论一九一二年普通中学的课程改革》[49]提出了1922年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具体课程改革的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课改的启示。此外,在东北师范大学曲铁华的带领下,出现了一批研究民国时期中学课程的学位论文。如王建頔的《民国时期普通中学课程实施研究》[50]王丽丽的《清末民初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研究》[51],梁清的《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研究》[52]。田忠梅的《<教育杂志>与民国二三十年代中学课程改革研究》[53]则以《教育杂志》为视角,从期刊内容解读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中学的课程改革研究。这些论文主要梳理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设置的背景、改革的方式和内容、具体实施等,对民国时期中学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熊明安的《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54]一书,分别就民国时期的中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试验进行了简述。熊明安、周洪宇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55]具体深入地展现了近代的相关中学的教育实验。此外,也出现了一些中学学科教育史的成果。魏庚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56],周星星的《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研究(1912-1937)》[57],王伦信的《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58]分两个时期对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进行缕析,并重点阐释了推士来华活动,以及对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五)中学教师和中学生的研究
常静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中学教师研究(1927-1937)》[59]一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武汉中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武汉中学的师资、教师的工作和待遇、教师的政治生活等展开了细致阐释。许妍的《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60]对河南中学教师的来源、学历结构及分布状况、学校活动、社会活动和工资水平、生存状况做了粗略的介绍。陈光春的博士论文《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1949)》[61],对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基本状况、任用管理制度、审定检定制度、培训进修制度、薪给待遇制度、养老抚恤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是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制度比较系统的著作。张明武的《经济独立于生活变迁——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生活状况研究》[62],对民国时期教师薪俸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教师的经济状况、教师薪俸制度的内部效应、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探寻近代教师薪俸制度的近代化走向。中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对中学生问题、中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邱锐的《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63],对该时期中学生出路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并阐释了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该文是从小的教育问题窥探教育变革的成功尝试。杨国山的《路在何方:抗战前中学生出路探析》[64]一文,呈现了战前中学生出路的基本概况,并对无出路的影响、无出路的原因进行了论析。戴靖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变革问题(1927-1949)》[65],陈先福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对私立中学的管理及其现代启示》[66]论述了中学的训育问题、师生管理、职业指导及毕業会考等问题。
纵观以上中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值得肯定的是,民国时期中学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对中学的很多专题都有所涉猎。但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的研究,中学教育的关注相对弱化,还有待深化加强。孙培青先生指出当前中学教育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在教育界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关于中国近现代中学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与一些邻近的领域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的研究相比,中学教育制度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67]2通过以上文献梳理不难发现两大特征:一方面,论作更多聚焦于宏观维度上的中学教育政策和制度的研究,如中学学制的变迁、教育家办学、中学课程设置的演变、中学教师制度的流变等,对微观视域下的中学师生活动探求较少;另一方面,在研究对象的采择上,研究者更偏好于著名中学,如南开中学、北师大附中、春晖中学、东大附中、扬州中学等,对普通中学的关注较少。然而,著名中学相对于当时全国中学而言,仅是冰山一角。若要全面呈现当时中学状况全貌,对普通中学的研究不能绕而避之。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学研究的未来探索之域和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萧承慎.我国中学校长制度之探讨[A]//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7集)[Z].上海: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
[2]廖世承.中学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3]张文昌.中等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38.
[4]邰爽秋.中学教育理论与实际[A]//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4辑)[M].上海:教育编译局,1935.
[5]袁伯樵.中等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9.
[6]舒新城.中国中学教育之分期[J].新教育评论,1926,3(3).
[7]陆殿扬.民国十年之中学教育[J].新教育1922,4(2).
[8]林励儒,程时煃.中国之中等教育[J].北京高师周刊,1923(192).
[9]吴自强.二十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J].江西教育,1936(22).
[10]曾毅夫.近代中国中学课程变迁之史的研究[A]//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7辑[Z].上海: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
[11]廖世承.五十年来之中国中学教育[A]//最近之五十年[M].上海:上海申报馆,1923.
[12]廖世承.三十五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A]//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3]廖世承.十年来之中国中等教育[J].光华大学半月刊,1935,3(9-10).
[14]李之鸥.抗战十年来中国的中学教育[J].中华教育界复刊,1947,1(5).
[15]朱有瓛.抗战时期我国之中等教育[J].学艺杂志,1947,17(9).
[16]戴应观.抗战期中的中学教育[J].教育通讯周刊,193,2(27).
[17]沈灌群.战时中学教育之检讨[J].新政治,1939,1(4).
[18]金以恭.战时中学教育[J].教育杂志,1938,28(1).
[19]林本.战后中国的中学教育[J].教育杂志,1947,322(1).
[20]师唯三.三年来的中学教育[J].人民教育,1953(1).
[21]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王伦信.新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3]谢长法.中国中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24]刘虹,魏会茹.近代中等教育的演进[J].教育评论,2002(4).
[25]叶健馨.抗战前中等教育之研究(1928—1937)[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26]卢红玲.民国早期中学教育研究(1912—1927)[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7]李松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研究(1927—1949)[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8]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9]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市:重庆出版社,1997.
[30]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1]中国名校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2]王利霞.廖世承中学教育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3]陈晗.舒新城中学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4]刘彦君.张伯苓中学办学理念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5]李媛媛.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观照下的办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6]吴战利.蔡元培中学教育思想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7]沈晴.民国时期著名中学的办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8]周勇.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9]周勇.文化名校之道——以汪懋祖时代的苏州中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8(5).
[40]文梅.私立明德中学办学实践及对近代湖南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1]朱怡华.试论上海近代普通中等教育的兴起(上、下)[J].上海教育科研,1993(4-5).
[42]林瑞华.江西近代中等教育发展概述[J].江西教育科研,1999(3).
[43]王艳.1912-1927年北京地区的中学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4]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5]张百顺.河南省中学教育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6]娄述之.民国时期贵州私立中学考略[J].贵州文史丛刊,1988(2).
[47]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8]曲铁华,周晓红,熊梅.1932: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1994(6).
[49]曲铁华.试论一九一二年普通中学的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1994(6).
[50]王建頔.民国时期普通中学课程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1]王丽丽.清末民初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2]梁清.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3]田忠梅.《教育杂志》与民国二三十年代中学课程改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4]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55]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6]魏庚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7]周星星.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研究(1912-1937)[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8]王伦信.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59]常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中学教师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0]许妍.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1]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1949)[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2]张明武.经济独立与生活变迁——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生活状况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63]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4]杨国山.路在何方:抗战前中学生出路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65]戴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变革问题(1927-1949)[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6]陈先福.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对私立中学的管理及其现代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7]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刘京京(1984-),河北沧州人,教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