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伟
摘 要:公民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性的公民。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加强公民教育。由于民办学校本身的一些特点,加强公民教育对其口碑的树立、社会效益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效应。
关键词:民办学校公民教育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都体现了公民教育的理念[1][2]。公民教育概念是由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坦纳提出,也是其核心教育思想,他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公民训练使学生和青年人,成为对他人、对国家有价值的‘良好公民”[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注重加强公民教育,在当前的公民教育中,主流是普及公民意识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之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提高公民意识,培养合格公民责无旁贷。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思等。公民意识的教育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积极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共同发展。公民意识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二、民办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1.生源的多样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社会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民办学校往往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灵活的办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一部分家长培养孩子特长的需求;大部分民办中学实行寄宿制,有较好的生活条件,满足了一部分经济富裕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庭的需要;有些民办中学为一部分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给这些孩子的就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些民办中学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给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提供的普通高等中学学习的机会。而且民办高中多数面向全省招生。
2.个人主义危机
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个人主义反抗权威以及所有试图控制个人的行动----尤其是那些由国家或社会施加的强迫力量上。因此个人主义直接反抗将个人的位置于社会或共同体之下的集体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来,青少年开始摆脱传统教条主义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个人价值,他们急切汲取着西方文化的营养,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公平意识等深得他们的认同。但由于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楚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没有跟上去,再加上青少年思想的不成熟和单纯,出现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盛行。
在生源多样性、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盛行的民办学校,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增强学生的权力责任意识,提高集体主义情操等。从而提高民办学校的口碑及社会效益。
三、民办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民主化的学校管理机制
构建民主化的学校管理机制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学校公民教育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民主化的学校管理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营造民主开放的学校文化氛围。我校一直实施的学生会、膳管会、本学期实行的“家长委员会”等都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其中,由传统的统治模式转化为治理模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公民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公民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生活空间和制度空间[4]。
2.构建参与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人格的主要途径。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民主意识激发和培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民主素养和公民人格的过程[5]。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如果在教室里只有教科书和教师,发展学生智慧的学习则不会发生;不管学生的经验多么贫乏和微薄,只有当他有机会从其经验中作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才真正受到教育[6]。为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灌输式和说教式教育的危害,积极推进参与式教学,创设民主的课堂,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3.提高教师公民教育的认识
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量。公民意识教育主旨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品行,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示范,感染和影响身边的学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自觉提升。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学生健康长成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面对民办中学生源多样化、生源整体素质不高等情况,积极有效的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对于民办学校的管理、社会效益等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2]王美君,顾銮斋.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张启明.新教育知识一本通[M].乌鲁木齐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5
[4]叶飞.“治理”视域下的学校公民教育[J].教育学报,2013(6):54
[5]张夫炜.参与式公民教育:价值与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5(3):13
[6]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