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个性,促发展

2016-10-21 16:40杨旭
新课程·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杨旭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的研究,是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很多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易于出现学习兴趣较低、体育技能学习质量较差等问题,不利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挖掘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展个性,促发展。

一、因人而异,树立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理念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个性化培养,是基于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创新表现,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体育学习参与兴趣较低等问题,真正使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秉承“因人而异”的思想,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设计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初中学生的身心均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由于个性特点的差异,很多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参与体育互动活动,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弱,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相对较短。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教师可以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制定“金字塔形”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指导初中学生学习“三步上篮”这一篮球技能的时候,基础层目标可以是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三步上篮”的方式,保证学生投篮姿势的正确性;提升层目标可以是提升学生的投篮命中率,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投篮的姿势,同时也能够投中;潜力层目标可以是为学生适当设置一定的障碍或者切换角度,使学生在存在障碍或者多个角度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三步上篮”的方式投中篮球。

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关注对每一位学生的有效指导,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使基础层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提升层和潜力层的学生能够更加优秀,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二、因材施教,融入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式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即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将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在充分激发每个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设置更应突出多样化、协助性、趣味性特点,使初中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动感十足的音乐,比如学生所喜欢的歌曲fantastic baby,《小苹果》等,将音乐与热身运动完美融合,激发学生的热身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热身活动中,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效的课前激趣能够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足球射门这一运动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一位足球明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空翼吗?”等等问题,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能够快速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在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几招‘大空翼的射门技巧”等话语引入课堂教学活动。

做游戏是初中学生的爱好,每个初中学生都喜欢游戏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足球射门技巧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以11人一组划分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几名替补选手,按照正规的比赛流程组织学生进行竞技比赛。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足球知识充分运用于其中,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教师也能够通过比赛活动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三、因学而导,构建个性化的体育评价模式

评价活动是个性化体育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以鼓励为前提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你这堂课表现得非常好,希望下次你能帶给老师更多的惊喜”等话语进行评价,保持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比如“你的投篮水平较高,但是下次需要注意一下弹跳的力度”等话语,针对性地点评学生实际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个性化的体育评价模式,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体育活动。

展个性,促发展是新时期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因人而异,树立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融入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式以及因学而导,构建个性化的体育评价模式等方式,突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并能够使学生乐于学习体育,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展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魏祥军.浅谈个性化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