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四种”思考

2016-10-21 22:10连军卫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

连军卫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语文教师一定要具有自己的独特形象和教学风格,树立具有个性特长的讲课标准,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获得真诚崇拜、博得课堂喝彩,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对于学生进行高为人师的引领、身正为范的指导,才能对于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文体的作品风格、时代背景、内容体裁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而且课堂的模式构建、思路设计有着因时而异的改变,教师的教学风格需要因为环境、条件和学生层次不同灵活改变。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那么,如何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初级中学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呢?通过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认真学习,有如下认识,写下来与同行们互相交流。

1.自主性

新课改理论认为: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自主实践;因为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与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多个课题需要学生选择。

教学实践活动,就设计了供学生选择的最能够体现学生思维选择的特色课题。当然很多小学学生就写这类题材的作文,学生可以根据以往的实践记忆游刃有余的写作,回忆很早时代的美好生活和生动画面;在当时能够更加清晰的翻阅记忆,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了解,开拓更加广阔的文化和文学天地,加强和促进理解与了解。

殊不知,了解与理解的自主性开化了学生的思维、思想和思路,使学生在教材指导下更加明确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只有以课程为指导性,给予“约束”、给予“帮助”、给予“引路”。

2.实践性

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与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强调学生亲自思考、亲自制作、亲自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在“思考”的基础上“制作”、在“设计”的基础上“考察”、在“探究”的基础上“想象”、在体验的基础上“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这样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增长知识、实现跨越。

善于实践的学生是了不起的、是自主的、是具有发展空间的、是能够获得其他学生不能在实践中享受到文化和理性乐趣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很多信息的能力、得到综合性的知识、增加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走向创新精神。

3.开放性

3.1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极力强调、遵循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方法能够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搞好设计与思考跟进、发现以前没有觉悟的领域,在自主开放的基础上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

3.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互通有无”、能够“取长补短”、能够“日益完善”、能够“整体推进”、能够“全面发展”。当教育工作在思想理论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学的综合思考,是对完整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能够真正发挥个人能力、小组作用和班级精神。

3.3开放性必须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学目的为学、以教师指导为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现人才而发现不足、发现闪光点而发现缺陷处、发现全面性而发现局限性。

4.综合性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更显得十分优越。

4.1突出综合性的目标:语文综合性的理解极为可观,既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部性发展,还有对思想感情的陶冶与升华,所以说,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不容易;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综合性指的还有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也有与社会的、自然的、科学的综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互相促进与发展;能够把课内与课外的互相连接、互相融合、互相贯通也是一件及不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教师精心指导了,其发展变化则不会难以攀登。

4.2在含有语文量与语文性质上作出思考:自然、社会、科学,以及文化的素养全面提高,都是讓学生把所有学到的知识“转换”为能力才是贡献社会的能力。

4.3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需要、运用于社会发展,这才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的真正目的。我们说,文化的运用面积广容量大,整个社会都缺少不了“文化”这一核心、普遍、必要的问题;数学与科学的初步认识少不了文化(也就是语文)对文字资料的介绍,所以,语文是任何一门科学与学科的“眼睛”和“思维”与“记录”及“资料”。

5.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方式上注重自主性与实践性,方法上着眼开放性和综合性

5.1作为在一线高教学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既要当“专家”又要当“同行”、既要当“家长”又要当“老师”、既要当“知己”又要当“学生”——这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理论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荣耀,是符合现时代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实现既要改革重任,完成教育新型人才培养大业的重大课题,是对学生负责和社会尽职的优秀品质与光荣使命。

5.2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5.3其实最为关键的是造就新一代能够撑起社会发展脊梁的栋梁之才;更需说明的是新课程改革理论赋予教师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挖掘更加深厚更加广阔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和发展文化,才能够培养尖端领军人才、才能够完成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才能够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多项贡献。

5.4《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更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探索认知和研究,是我们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呼的真切感受与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