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婵
【摘 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活动中其中一方要以另一方为前提,缺少一方的参与,都无法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的过程,不管教师讲解得多么出色,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始终谨记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热情。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参与;潜能;热情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经过实践认为以下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课前探索
自主参与的形式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到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要考虑到让学生全员参与,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活动的结合。
比如,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框题中,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传统教学一般都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黑板上操持着圆规、直尺先进行演示,而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上再模拟老师的做法,这样的设计,好像也给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参与的机会,锻炼了能力,实则根本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和效果,只是走走形式而已,这样既不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进行这样大胆的尝试,采用倒置的方法:按照这样的“先实践——再观察——后总结”学习步骤,先在老师不做任何指点提示的前提下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再做规范的演示操作,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补充自己实践操作的不足环节和遗漏,在这一环节,他们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因为他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最后,通过实践比较和学生自己的总结,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并树立信心。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不但掌握了操作方法,还学会了多元思维的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可谓事半功倍。
二、课内挖掘
自主参与潜能在课堂上,要深度挖掘学生自主参与潜能,来调动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他们把想法说出来,没有负担,最终形成一个健康的有利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同时,要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还没有褪尽的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唤醒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有时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表现的很“疲软”,“导”也无用,“启”也不开。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满足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群体功能,调动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还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的。
三、课内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半径不同的圆形纸片。上课时,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折痕相交于几点?(1 点),而这一点刚好在圆正中心,最后得到圆心的概念,再让学生在同一圆中通过测量圆的直径、半径,从而找出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为 d=2r,r=d/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识。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1.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自主把握自己的学习,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依靠、相互合作为前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控制學习内容和过程。自主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应从“学会”转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创造力。
2.数学学习环境的自我塑造。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学习环境的自我塑造。俗话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数学学习环境的渲染。小学生不但自己要创造数学学习气氛,而且应经常到有这种气氛的地方去。
3.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提高记忆的效率。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寻窍门,找规律。
五、课后延续自主参与热情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如复习“分数的意义”这一章节,考虑到知识点较多且难点集中,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疏导、理解知识要点,复习结束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课后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下节课中由你来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是“最佳小老师”。
总之,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真正将自主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桂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J].学周刊,2014.27.
[2]高春花.浅议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23.
[3]赵凤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会[J].中小学电教,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