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红梅
摘要: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孩子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幼儿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大胆无忌地落笔、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这也是我们教师要追求的境界。
关键字:教育方法;教育尺度;批评与鼓励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44-02
在近二十年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在开展每一次教学活动时多思考,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总结了在幼儿美术教育方面的一些教学经验。
美术课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培养审美观、陶冶情操,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但美术教学有利有弊,正如一位台湾学者曾感慨道:"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在幼儿园,如果美术课被过多的编排在课程里,幼儿就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害。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和教育的量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者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游刃有余地把握教的尺度,平衡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与学的关系,在实践中把两者以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改变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活动始终处于互动之中。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
1.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教师把握好教尺度的前提
教师要把握好教的尺度是离不开活动前期的充分准备,而前期准备最重要的又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教师把握教尺度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师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这方面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呢?
1.1 以观察为例。教师可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如自左而右 ,自上而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从中心到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由远及近,一一对应,对照比较物体。教幼儿掌握这些方法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注意运用方法的灵活性。
1.2 以操作为。教师可以从小班起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写生活动,逐渐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如画自己:让幼儿照着镜子看一样画一笔,从上到下,把从镜子里看到的全画在纸上。幼儿不但觉得很有趣,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至于观察到的幼儿将它们内化为个人的经验,是不可逾越、不可传授的,只能取决于幼儿自身的学习,教师可从中扮演聆听启发引导的角色。
2.传授与引导尺度的把握,是平衡教与学关系的关键
2.1 美术教育者自身创造性地发挥。自身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是要极力与儿童的目标保持一致,把握教师教的尺度,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平衡。
2.2 示范讲解是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活动中需要幼儿掌握的一些知识、技能,教育者可相对直接地教于幼儿。但需注意的一点是,直接地告诉、传授也需要方法。如:小班美术色彩活动《水果宝宝》中的知识点是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固有色,技能上要求幼儿选择与物体相似的水彩色涂色。对于这些知识的技能,我进行了这样的传授:首先,传授绘画技能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水平,我选用了水彩色涂色,这样可以避免幼儿用油画棒图大色块而引起手部肌肉的疲劳和作画时间过长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幼儿较快地看到活动效果,提高活动兴趣。在活动中,我只需要讲清如何调色,如何涂色,幼儿在练习中便可掌握。教师的语言引导和用多媒体课件操作相结合,有利诱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又较好地化解了这一知识难点。而在幼儿学的过程中,充分得到了自由探索,尽兴表现的机会,当然学而有味,学而有成。
2.3 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把握教的时机,注重幼儿的结构过程,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呢?我粗略地概括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画面的构思。幼儿想在画纸上填写什么东西,想要表现什么样的情景,这些都是自由度和想象空间比较大的问题,应允许幼儿想象,教育者不可能规定主体物的左边画什么,右边画什么。其次,是画面的构图。在相當长的一段时间内幼儿在构图上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垂直线和水平线构成图像。
(2)从不同视点出发组合成多视点图像。
(3)表现物与物之间的求全性。
(4)对三维空间的推理,认识和表现为直观透视性。
这些构图上的特点在幼儿的画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用成人的视角去欣赏是不通的。
2.4 用笔表现。用笔属于技能方面的可教范畴,但用笔时线条的粗细,物体形状大小均是由幼儿自己掌握的,故这种表现力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内在学习。
2.5 选用色彩。在绘画过程中,最初使幼儿感到激动和兴奋的是绘画本身,而不是色彩。幼儿对所运用的色彩的选择并未给予太多的理会,充其量是从主观的角度,偏爱什么颜色就选什么颜色,这未尝不可。教师除了物体的固有色可教给幼儿,其他就给与幼儿足够的选择空间,对于色彩的感受性,幼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3.不同评价形式的尝试,是活动中教与学关系平衡的反馈
3.1 对于孩子来讲,称赞和鼓励是成长的催化剂。当老师认为需要用称赞与鼓励来评价孩子的画或者行为时,一定要针对他们具体的结果,对孩子的称赞也不能过分夸大,要有一定尺度,而且前后的称赞都要有一定联系,比如,尽可能去发现孩子画中比以前画的进步的地方,并具体地指出这些进步,比如说这张画画得更大了,更细致了,更大胆了,更完美了等等,给予适当的称赞和鼓励。在称赞和鼓励孩子时,不但要有诚恳的语言,还应该有亲切的态度,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他们的脸,这样更容易使孩子感到被称赞和鼓励后的满足。
3.2 批评也是必要的催化剂。老师应该利用孩子的特点,引导他们进步。画画也一样,对于孩子哪怕一点点进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教师对孩子不认真的地方,不去指正,对某些错误的地方表示不予理会的态度,只讲孩子进步的地方,孩子都会在下一张画中按老师表扬的方法去画,而对老师没有指正的地方则置之不理。所以我们既要夸奖孩子的进步,也要指出孩子不足的一面,并督促孩子加以改之。
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还要继续研究探索,提高完善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美术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