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及改善对策

2016-10-21 05:09蒋杰英
新课程·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善对策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蒋杰英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高度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和精神现象,它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肯定,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影响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对其缺失现象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改善对策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弘扬,保证对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对生命的含义进行探索,并实现对真善美精神的孜孜追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交流和思维共享的语言工具,并且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播方式和重要载体。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及原因

1.重应试,轻人文

我国高等教育选拔的主要方式是高考,在高考这一无形的压力下,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已经将考试成绩作为自身教学的首要任务,进而导致教育理念出现偏差,轻视了学生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进一步深化。这样的教学不仅有着极强的功利性,过于重视死记硬背,甚至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做题能力,严重的就只做题不读书,部分教师在课文的教授中对课文进行反复剖析,对文章的修辞、写作运用到的工具性手法进行强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取得不俗的考试成绩,但是轻视了高中语文课堂中应有的人文性,对语文教学的人文属性进行了削弱。

2.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足

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足,导致了教师对教材和素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中无法全面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人文素养。同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制约下,高中语文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和精神理念,在教学中极易将教学变成单纯枯燥的解读文章的平台,将文章的时代背景、重要句式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和考试的重要内容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逐渐形成教学的程序化模式,对人文精神和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淡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改善对策

1.充实教师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人文思想

教师只有先充实了自身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人文情怀的教学氛围进行科学营造,保证学生在具有人文精神氛围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材料进行钻研,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与时代的特征保持一致,将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相结合,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进行吸收,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语文教学实现完美结合。

例如,教师在教授文言文《鸿门宴》時,要了解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当时的文化思想向学生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当前社会思想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项羽的生平遭遇中分析他为何最后没能成功,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析出“项羽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等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十分容易出现骄傲自满,对父母和老师或者同学的意见不善于倾听等。

2.实现课堂教学优化,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情感

高中语文教师要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不要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提高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对人文情感进行体验,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深厚文化积淀展开理性的思考。例如,教师在教授《雨巷》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今年夏天的天气特征中最为明显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夏季的天气特征是多雨。教师在收到学生这一答案后,可以向学生讲述:“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我们总会感到哪里都是湿漉漉的,我们的心情也是潮湿的。在雨天我们总是莫名地带着几分忧愁、阴郁、难以名状的忧伤。但是这种微妙的情感总是很难被准确地描述出来,但是‘雨巷诗人戴望舒成功地将雨天哀愁的心情表达了出来。温柔多情的笔名和浪漫柔情的情怀,在戴望舒笔下的诗句也一定是细腻多情的。下面我们就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中感受他浪漫的情怀。”教师运用温柔的语调同时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阴雨连绵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短暂的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追忆和惋惜,即便是让人念念不忘,但是又不能深切地把握,只剩下自己在春雨中呆呆地追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文中的这些不同感受。

3.应用人文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实行的评价有很多,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和不同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人文性的评价首先就是对教师评价的态度进行人文性的规定,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用词对学生的尊重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某某同学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其中关于……的认识是非常好的也非常的新颖……”教师在评价中多使用肯定的措辞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使其他学生也愿意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回答或是在课堂上不好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委婉的语言或是细微的动作来提醒学生,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既能得到尊重,又能得实现思想和观点的自由发挥,十分有利于学生人身精神的养成和进一步塑造。

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其对高中生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传播作用,同时还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保证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后文中针对如何实现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高中教师实现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树立学生独特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黄志国.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2(11):47.

[2]李远红.论高中语文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4(10):41.

猜你喜欢
改善对策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