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一堂数学好课

2016-10-21 16:15周宏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效数学

周宏强

【提要】 数学好课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的高效课. 数学好课的课堂学习目标要明确,导入新课应结合生活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作为课堂的引入材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数学好课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要及时,教學方法、手段、策略使用得当,分层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当堂检测作为课堂重要一环,必不可少.

【关键词】 数学;好课;高效

对于数学好课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数学好课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的高效课. 数学好课课堂氛围应该是宽松的,探究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数学好课应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对数学课堂着迷并有着深深的期盼. 数学好课应该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对一堂数学好课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

作为数学课,上课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以便学生抓住课堂的任务和要求. 若目标不明确,学生上课很有可能漏掉课堂的重点,很难全面把握住课堂. 学生通过课前目标的阅读,清晰地记住本节课他要达到的目标,能够有的放矢地听课、讨论、探究,进而抓住数学课堂的重点,突破难点.

二、导入新课应结合生活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作为课堂的引入材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导入要遵循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简洁性的基本原则. 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情景.

三、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我听说了,我又忘记了,我看见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才理解了”. 学生自己参与、自主探究的结论更能记住,而且印象深刻. 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发现解题的方法步骤,注重定理公式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们课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如何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上教师的“越俎代庖”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老师要少讲、精讲,要讲学生的疑惑点、争论焦点、知识的重点、思想方法的升华点.

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要及时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教师要当好观众、评委、指导老师等角色,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该给予表扬、肯定或提出质疑、否定,或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讨论. 及时、准确的反馈评价对学生是一种正面的、强烈的刺激. 回答正确的同学收到的是赞扬、肯定、激励与鼓舞,回答错误的同学收到的是反思、总结,以及下一步能力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句激励的语言,也可以是一片热烈的掌声,还可以是老师和同学赞许的眼神. 作为数学教师,不善言辞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欣赏、学会激励. 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赞扬,你的一句不经意间的鼓励,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五、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使用得当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堂数学好课应该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问题教学法等方法组织教学,注重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自主研究、独立探索等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结合讨论、示范、展示、点评、点拨、质疑、启发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数学好课的“好”充分体现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是否有效,质疑追问是否有价值,教师问题预设能否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效果上.

六、分层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如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在前置作业的要求上有所区分;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上能力的差异,布置分层作业等. 通过分层教学,使课堂成为每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乐园.

七、当堂检测作为课堂重要一环,必不可少

当堂检测对数学学科尤为重要,它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 它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 教师设置的当堂检测的数学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梯度、难易程度的把握. 检测后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同时要给予学生以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数学方法、思想方面进行归纳,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好课是需要教师用“心”设计的,是师生对高效课堂不懈追求的结果.

猜你喜欢
高效数学
我们爱数学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