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2016-10-21 22:08董江维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董江维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趋势,我国各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然而,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水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效率低,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相关的水质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国内外的水质监测技术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水质标准与水质监测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水质监测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自动监测;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引言

随着现代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过渡开发的现象,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因此,过渡开发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其带来严重的后果。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中的重要环节,对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水资源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要严格根据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监测,而且要想满足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需求,首要任务就是加快现代化与自动化建设的步伐,更新水质监测设备,提高水质监测信息采集水平。因此,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必然趋势。根据客观环境的要求充分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现代化的科技方式,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利用试验仪器进行定性、定量的监测,得出准确结果,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数据基础。

1 国内水质监测技术的现状

现阶段,就我国而言,在环境监理工作上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环境水质监测工作,主要以人工为主,在人工现场采样之后,通过实验室仪器进行结果分析,得出数据信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旦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必须重新采样分析,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前我国的水质监测仪器主要是从国外购买的,直到近几年国产实验设备才全面推广,增加了水质监测的实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存在很严重的水资源过渡开发,利用率极低的现象,水质监测的现状表明我国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且水质监测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是治理水污染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国外很多国家都已使用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我国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原因,使得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虽然科技信息的变化极为迅速,但是各种数据信息的传输网络都在环境监测部门之间进行,基层的水质实时采集监测以及实验分析环节还比较薄弱,与国外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 国外水质监测技术的现状

国外早期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对河流断面的水质进行采集,之后在实验室中进行数据分析,这种人工采集抽取的方法缺乏准确性、及时性,不能实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水质数据。因此,为了随时掌握水质的异常情况,防止水质被严重污染,及时追踪污染源,国外在不断完善更新实验监测设备的同时,积极研究出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水质移动监测系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移动的监测设备对水質进行采集分析,及时了解水资源的水质变化,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无线数据通讯装置进行水质监测以及分析系统,水质移动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的水质监测难题。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指监测水质污染和一些特定的指标,通过在需要监测水质的区域放置若干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来掌握水资源的变化信息,之后传送到系统的控制中心,这样可以随时对水资源进行水质连续自动监测,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监测系统。

3 水质标准与水质监测技术

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与人们息息相关,是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人们在生活中排放的废弃物对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此外,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各种化学化工等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极大程度地破坏了水资源。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是污染水质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相关部门要严格要求水质标准,使其内容更加细致、完善。水质的标准是水质监测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提升水质标准,才能使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要想提高水质标准,就要对水质监测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水质监测仪器的要求,要求仪器测出的数据更加精准、精确,这对仪器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其次,要求水质指标浓度越来越低,但是仪器要有更高的灵敏度。最后,对仪器监测速度的要求,在监测水质的过程中,要加快监测速度,减少监测时间。相较于以前的水质标准来说,新的水质标准对水质合格的保证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只有保障水质监测系统的速率和精确度,才能确保水质的合格率。因此,新的水质标准不但提高了原有水质监测仪器的检测分析速度,大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还使得仪器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以此增加水质监测点及数据信息的更新频率。新的水质检测标准对水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水质检测自动监测系统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4 水质监测项目

水质监测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情况的综合指标,另一类是对水资源中有毒物质的监测。然而,要想对江河及海洋的水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不仅要对其综合指标和有毒物质进行监测,还要进行水质流速与流量进行监测,在测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相关水环境质量标准规范进行,并根据监测数据结果确定水质监测系统的指标。

5 水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为了随时掌握水环境的水质变化规律,就要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被测水资源进行监测,观察水质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仪器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将监测结果作为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这是水环境监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首先,在进行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时,要做好事前控制工作。水资源监测质量的事前控制就是指预先控制,在监测之前进行预防控制,可以减少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避免重复监测延误监测时间,浪费检测资源。其次,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对监测过程中的实验室和现场进行监测控制,保障在实验分析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保障水质样品质量的有效性。最后,对水资源监测进行后期的质量控制。在水资源监测过程完成后,要对其实验数据进行有效保存,以便后期使用,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6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综合论述可知,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满足,生活污水和排放的工业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监测水质污染状况,水质自动监测站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还很薄弱,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水质状况是不同的,监测现场的实际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很难控制水质监测质量。因此,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监测人员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研究,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提供数据信息,进而加快我国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宝吉.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的发展与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3).

[2]孙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1).

[3]林亚.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新疆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J].新疆水利,2010(2).

猜你喜欢
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水库施工及运行期间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天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保障措施思考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体化
对于水资源保护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