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各個领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越来越需要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与整个社会发展越来越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叙述了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折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应用;现状;趋势
1 计算机应简要回顾
1.1 计算机应用的概念
计算机应用是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计算的优势,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服务,它是一门边缘学科。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可以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人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无论在军事上,科研上或民用上,人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1]。
1.2 国内外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
国外在40年代中期就开始应用计算机于军事研究和生产上了。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计算机的应用,1970年装机数已达500台,这时计算机应用已较普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文化教育、服务行业及家庭生活中。到1980年,我国大中型计算机达2000多台,微机4000多台,到上世纪80年以后,我国已研制巨、大、中型机等第四代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已走入大学,研究所,大企业,党政机关及家庭。
1997年,我国已成功研制银河、神州巨型计算机,曙光系列等计算机,计算机应用进入信息化的阶段。1993年,计算机应用到金关、金卡、金税“三金工程”。1996年,国务院信息领导小组成立,EDI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金字系列信息化工程开始应用,并初见成效。这时家用电脑开始普及,计算机应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998年,我国互联网开始便用,商品交易正式在网上应用。2000年以后,我国计算机应用更为普及。网络化、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及大众化到得极大发展。
2 我国计算机应用现状
2.1 计算机等拥有量的统计
以下是有关部门对计算机等的数据统计。
除此以外,我国还有控制机千万台,嵌入式计算机12亿台[2]。
2.2 电子政务工程上的应用
2002年,我国在电子政务应用上投资350亿元,2002年7月,国家对电子政务有三大要求:(1)建立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内网处理办公,外网处理部门间及企业、公众服务义务;(2)推进12项金字工程建设(金税、金关、金财、金审等);(3)加快重要战备性数据库建设(人口、农业信息库等)。到2002年12月,全国已有7796个各级政府申请gov,com 域名。青岛电子政务被有关部门评为全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青岛电子政务在全国创下技术性能最先进、信息资源最丰富、访问量最大等多项记录。
2.3 电子商务上的应用
电子商务主要有网络基础运行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网上环境、信息安全、认证等。计算机在这些领域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到2002年,国际出口带宽总量总和已达8880M,比2001年增加23.5%。中国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与九大互联网络互通宽带总和达到21412M,宽网带用户数达417户。2002年,计算机现代化支付有实质性进展,首先在北京、武汉两地大额实时支付投入运行,2003年,上海、天津、济南等11个城市又投放运行,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
2.4 计算机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2.4.1 计算机在工业、交通上应用。2001年,根据CCID对10个城市13个行业调查,有22.3%的企业在用电子商务,9.3%的企业有供应链管理,15.6%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分销渠道管理,51.4%的企业应用电子设备进行网上销售,72.9%的企业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查询,72.4%的企业应用计算机在网上发布信息。
2.4.2 计算机在医疗部门上的应用。目前,北京、上海、哈尔滨等许多城市,已开始网上远程医疗和信息查调,在网上挂号、网上预约医生看病等。
2.4.3 计算机在公安系统网上的应用。从公安部到县级公安部门专用网已建成,建立了网上逃犯数据库,可在网上查询逃犯,网上追捕逃犯。
3 我国当今计算机应用需要改进的地方
(1)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计算机应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较有限,信息化应用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2)计算机的应用在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信息化普及程度在各地区也存在差别,大城市对计算机的应用比较发达,西部及边远地区落后地区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还有待提高。(3)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研发力度还得提高改进,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还需不断改进,国内大型工程和重要领域的应用软件多数是国外开发的,国内的软件成果转化在生产上速度还有待提高。
4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4.1 巨型化
将来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在不断提高,存储量也在增加,功能在不断强大。巨型化计算机主要用于大型工程上的计算、科学计算、数值仿真、天气预报、地质、科学技术研发及军事上。
4.2 微型化
微型计算机是指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携带方便的计算机。微型计算计主要应用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小型设备中,起着对这些设备控制的作用,使这些设备实现“智能化”。当前,微型机是运算部件集成在一起,今后正朝着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部件、图形卡和声卡的集成发展,从而达到整个微型机系统的集成[3]。
4.3 网络化与信息化
网络是把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一起,目前,互联网用户数正在快速增长,网络设施正在不断改善,宽带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预计2020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4亿。各类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行业中不断发展,如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环境条件在不断发展。家庭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电话、手机、信息家电、家用电脑等都在不断发展。2010年全国家庭电脑达到16%-20%,城市家庭达到40%-50%,到2020年预计全国家庭电脑可达到35%-40%,城市家庭电脑可达60%-70%。
4.4 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工作,包括“看”、“听”、“说”、“想”、“做”等,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仿生学的结合。智能化系统已用在管理调度、辅助决策、故障诊断、产品设计,教育咨询等方面,智能化的研究对国防、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5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在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提高,计算机的应用会进一步的提高,人类社会将越来越需要计算机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韦延勋.论计算机应用与社会需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
[2]陈红.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3]杨白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及未来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作者简介:褚凡君(1988-),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