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红
【摘 要】课本习题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了解编者的编题目的,充分发课本习题这个重要资源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科学课;课本习题;教育价值
教材的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设置的,既可作为学生理解概念规律的基本训练,又可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具有很多潜在的教育功能。本文以新课程内容初中科学教材为基础,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浅显研究,谈几点个人对课后习题教育功能的体会。
一、科學课本习题教学功能
(一)认知功能:巩固、深化科学知识
学生在新授课上学习了新知识,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但在理解上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并不是一次课就能很清楚、全面的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实质,只有通过对课后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答,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才能防止在认识上的片面性,使科学知识深化。
(二)发展功能:培养和发展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在解答初中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分析、处理、解决科学课的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检测功能:教学检查和考试
通过学生解答练习题,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题的解答,充分暴露出在理解、掌握知识与方法中的问题,使教师能适时地捕捉教学信息,准确地抓住学生学习中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扑救,以铺平进一步教学活动的道路。
二、拓展习题教育功能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研究习题就是研究习题的立意,包括思维方法及科学文化,既明确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概念、规律;题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和过程,以及涉及的条件如何;解题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解题中的困难、关键处和易错处;解这个题在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技术、生活的联系方面有哪些价值;解这个题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哪些价值等等。
初中科学课本中有好些习题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巩固,而且通过习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
例:为什么鸡蛋碰石头,鸡蛋会破?
解析:因为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给石头一个力的作用,石头也给鸡蛋一个力的作用,而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反思:在当今社会中成长的学生,在思想上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误区,比如吃不得亏、自私自利等。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引用了一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帮助。
新课程越来越朝着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方向发展。例如很多习题就是通过学生课后上网查资料,课后去实地考察,通过这些课后习题,不仅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景中体验科学问题,又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科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图书资料,了解稀有元素的应用,以及各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学生在对科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拓展的同时又增强了民族荣誉感。
三、研究习题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
由于教材内容受到系统性和课时的限制,有一些与基础知识有关的,学生应该知道的,不可能全部编入教材,通过问题和习题可以加深和扩展,因此习题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
例如:第四册P63页第三题我们知道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的气体A是CO2而生成的白色沉淀C是CaCO3。通过这道题我给学生罗列了一些有颜色的有气味的物质,像MnO2是黑色的,KMnO4是紫黑色的,SO2是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2S是有臭鸡蛋气味的等等,其中有些有颜色的物质书本上没出现过但试卷里经常出现,这样罗列一下学生更容易掌握,效果较好。
第四册作业本B第20页第3题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可对该题加深扩展为:15.2克蜡烛燃烧后生成14.4克水蒸气和4.4克二氧化碳的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哪些元素?看上去两道题好象差不多其实第二题比第一题要复杂的多难的多。
四、研究习题是减轻学生负担,摆脱”题海战术”的重要途径
教材各章节都有一些典型科学问题,这些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历年中考题和一些新课题资料中的好题,不难发现许多题目有相识之感,有些是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研究习题不是题问题,而是对习题的归纳、发散、变式,对课本上的科学方法和知识加以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例如第四册作业本B第20页第9题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为25克,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得到剩余固体混合物15.4克,问:(1)生成了多少克氧气?(2)原混合物中有氯酸钾多少克?
可对该题变式为:取一定质量氯酸钾与2.55克二氧化锰反应加热,完全反应后,测得二氧化锰在剩余的固体中占25.5%,(1)生成了多少克氧气?(3)反应前氯酸钾多少克?
通过发散、变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性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要求科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重视课本习题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会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观念、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