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10-21 17:51赵金洋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物理应用

赵金洋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一种新型的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学习的课程模式逐渐地流行起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式的授课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被人们广泛地认可。高中物理实验对学好高中物理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因此,微课程在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迫在眉睫。本文就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展开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设计;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学科,物理知识都是抽象难理解的。虽然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记忆物理内容,但是物理实验耗时耗力。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需要学生到物理实验室去上课,需要占用学生很多时间。高中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明白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琢磨透物理,是每一个高中物理老师都要面对的难题。微课程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了物理实验的讲解,提升了效率。

一、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不是指课容量小的课程,也不是指上课时间短的课程。微课程是指那些通过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而进行的课程。微课程是有完整教学设计的,它具有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微课程能够打破学习的地域限制,能够让学生随时学习。除此之外,微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少,但却具有很强的授课效果。

二、微课程的课程设计步骤

(一)对实验内容及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前端分析。

微课程在高中物理方面的应用主要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微课程之前首先要对实验内容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老师要确定好学习内容,制定好授课的目标,要明白自己授课的目的和意义,由此来确定微课程授课的大致目标。其次要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老师要了解学生到底通过之前的纯知识授课掌握了多少,由此来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授课时间、授课速度等等。

(二)在授课目标的条件下,对微课程的资源、实施策略、情境以及视频选择的设计。

这部分的设计对于整个微课程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整体设计的核心。因此,老师在确定好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实情进行本部分的设计。首先,老师要制订好学习目标。微课程的要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也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凸显和完成学习目标。其次,老师要对微教案、微课件等微课程的资源进行选择。老师要自己上网找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微课程强调的是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成就。因此老师必须要对众多学习资源精挑细选,要找到真正能让学生接受的知识。同时也要对课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让微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再次,老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微课程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物理实验的视频,它是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补充的。老师要有很好的引入,要准备相关的问题等等,由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老师要设计好微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微课程成功与否的直接表现。老师要对视频的界面、字幕、画质以及音效等进行设计,让微视频做到极致。

(三)善于利用评价来使微课程教学不断进步。

评价是最好的反馈,是老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要对学习结果和微课程效果等方面评价。学习结果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问等进行评价。微课程的评价主要是由老师将自己的微课程放置在微课平台上,通过他人的点评等进行评价。

三、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的分析微课程的应用

(一)老师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分析初步確定微课程教学目标。

老师应该知道:(1)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用的规律,掌握它的计算公式。(2)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了解过该运动,也知道该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微课程可以重点突出实验的过程,多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并用打点计时器来进行辅助教学。

(二)老师要对微课程的资源、实施策略、情境以及视频选择进行设计。

老师要多上网找一些白纸、铁球、钢球等不同质量、不同规格的物体自由落体实验的视频,该视频中的自由落体的轨迹要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描述出来的。老师要在讲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再进行知识的讲解,最后总结规律。老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保证画面清晰,言语清晰等等,给学生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

(三)将设计好的微课程网上供学习学习,也要在物理实验课上让学生观看。

微课程满足了一对一教学的目的,也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机会。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课下观看微课程,上课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学习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找到自由落体的规律,上课时老师也要进行提问。在上课时, 老师也要播放微课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自由落体的理解。

结束语

微课程给了学生自学的机会,同时也将耗时耗力的物理实验变得简单可行。今后的高中物理实验要多和微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

参考文献:

[1]张红娟.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蔡凌飞.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猜你喜欢
微课程高中物理应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