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6-10-21 17:23李文成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评析引导

李文成

【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应当明确教学任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便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需要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做到启发自主学习,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引导;自主合作探究;评析

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不仅是确保语文学习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综合实现各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的有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精心引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目标引导要精准。教师在深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分为知識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要用“外显性”、“可测性”的行为动词,准确的表示出各个知识点所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层次,不能用“内隐体验”动词来描述,否则展示的教学目标就模糊不清,不易检测、无法操作。另外制定展示的教学目标的水平层次要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学生达成目标的要求应有适当的弹性。不但有基础目标、保底性的目标,也要有一定的“爬坡”目标,力求使“学困生”“吃得了”,中优等生“吃得饱”。

其次是教师引导要机智。教学目标出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课时主要任务,明确学习要求。教师提示教学目标时语言要具有“挑逗性”,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再次是学法指导要精当。指导学法要注意恰当性和灵巧性。在指导学法时一要用目标严控、设问恰当,二要巧设问题生疑激思。教师在设计导学研讨问题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各个知识点目标水平层次,对不同层次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严格用目标控制。要求设计出新颖有一定深度、难度和梯度的问题或问题群,教师把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有机融入到问题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状态”,从而生疑激思,催生自学欲望。

二、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第一要用心指导“自主学习”,使学生做到“五会”。一是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收集资料。二是会提问。对不理解、不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课后作业等展开提问,以疑促思促学。三是会讨论。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四是会学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是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要精心指导“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三乐”。一是合作快乐。合作伙伴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质疑、提问、交流、探讨、展示。教师可发挥学生的才干,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二是助人为乐。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和“乐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启发式的思维方式与同学交流,从老师启发、辅导学生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三是批评之乐。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是件乐事,更是能力。如讨论时学会赞同、反对、补充等。

三、通过组织评析,归纳总结知

教师组织评析当堂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学生在自学感知后获得了初步知识,先在小组(一般为前后四人小组)内进行无序的发散性讨论,此时学生一般会知道某个知识“是什么”,然后是全班交流、讨论辨析,以小组为单位选发言人向全班作有序的汇报,引导学生论证说理,整理编排获得的知识,把零散的知识信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使之形成条理网络结构清晰的理性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树”。此时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师生评析要合理安排讨论形式和时间。讨论辨析的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同桌二人讨论;二是四人(四至六人)小组讨论;三是全班集体讨论。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水平层次的高低、问题的大小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好讨论的形式、时间和节奏,做到学生会的能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拓展巩固练习,反馈教学效果

教师要用高质量的检测题进行课堂即时形成性检测与评价,反馈当堂教学效果,了解当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达标的程度,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采取对应的矫正措施,调控后续教学。对未达标的学生和未达到的知识点,及时采取对应的矫正方法进行补偿矫正,减少学习中的“负积累”和“负迁移”的效应。保证大面积学生达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又一个新的情境中进行开拓创新,为学习新的内容作好铺垫。

“练”的设计必须做到内容要精,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创造性,允许学生选择等。例如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把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愿做,乐做;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就会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评析引导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微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