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标
摘 要:所谓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发明、发现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找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学模式。我们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将重点由“老师教”转移到“学生学”。从而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从“被动接受学习的鸭子”变成“主动探索思考的主人翁”。探究性学习更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探究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摒弃“唯我独尊”的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创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探究性的学习策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应用,而不是只出现在公开课、示范课中。只有注重平时的培养,学生才能愿意自主探究,才会自主探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呢?我觉得,课堂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联系。只有我们教师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融洽、和谐的氛围里,情绪和热情才会更加高涨,都会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妙”境生趣,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们则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怎么设置情境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不协调”
情境设置的种类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认知方面的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致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态势,促使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先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如何在不改变面积大小的情况下转化。”最后明确“如何在不改变面积大小的情况下转化为长方形?”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目标,其实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包括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只有让学生发现问题,才能使其觉得问题更贴近于实际。更会引起学生自主探究。也就是说,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思维,并最终学生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方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启动思维的动力。
2.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源自于生活”。“数学最终服务于生活”。教材中许多问题都是经过人为的处理,很多内容与生活相差甚远。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人们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活经历编写贴近孩子生活的数学问题,通过情境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经历中感知数学,让学生体会到这确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引起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确定起跑线时,” 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什么在举行校运动会800M跑时,有些运动员在起跑线在前,有的运动员的起跑线在后呢?校田径运动会是学生们亲身经历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体验,学生能够感知到这是我生活中的数学。并明确其所面临的问题。的确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而后学生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与欲望。
三、勇于质疑,培養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我们的思维问题从疑问开始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进也会提出一些怪异的问题。因为质疑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更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鼓励学生质疑,其本质就是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创新。我们可以编写一引动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数学问题。而问题的设置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问题的设置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能及老师的引导就能够解决。
四、有的放矢,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指向学习目标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就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直接指向于学习目标,并发现新知,获取新知,达到教学目标。此时我们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而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应分为“时机”和“方法”两个方面。
1.所谓时机的把握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怎样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例如:我在上“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时,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我拨数19,请学生来拨一个比19还要大的数,学生直接拨了29。
我就问:“你刚才拨的时候,怎么知道比19大呢?”
学生:“十位上多一颗珠子就多了一个十,所以29>19。”
(2)全班学生拨数。要求拨的数大于45。拨的数字写出来并用“>”或“<”与45连接。
(3)学生汇报:45<50 45<59 50>45 91>45……
(4)学生观察,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
生1:十位上的数不一样就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要不要看个位呢?
此时学生有的就说要看,有的说不要看。学生为此而争论不休。而我却无尽恋战,草草收兵。马上进行了总结。
课后我反思:“对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此时学生为“要不要看个位”而争论不休,而我却草草收兵,如果我及时“出手”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摆出自己的观点。用理由去说服对方,或列举反例,让对方心服口服。这不是更好吗?
不也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吗?而当学生产生的参与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成为了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时,我若能在此时稍加引导,便可水到渠成。然而我却未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留下遗憾。
2.给予学生探究方法的引导,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小学生和知识和经验不足,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往往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我们教师应给予方法上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方法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总之,探究性学习不再是将现成的知识“填鸭式”地喂给学生而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