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6-10-21 14:33康仁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

康仁平

【摘 要】初中生物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初中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初中生的生物知识体系构建、人格完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领悟新课程要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掌握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胜任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副科,因其不参加中考,所以学生不重视对此门学科的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改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式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有效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争议比较大的内容,比如,沼泽———这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的学生说其对人类有害,有的学生认为无害,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随之做出合理的评价,指出沼泽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是主要的物种基因库等等。这样,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从旁辅助,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的同时,促进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如在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探究——归纳——结论”模式。即首先是提出问题,而后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实验等方式来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从而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某些不足或不协调的地方,进而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在生物和细胞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个知识点时,可采用让学生先分别观察几种植物和动物组织的玻片标本,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一回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进而了解动植物体的组成情况。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己就能得出上面的知识点了。又如,七年级上册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给出四道议题:1.植物的组织怎样形成的?2.人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那么植物体的器官是由什么构成的?3.构成人体的组织和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什么区别?4.人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是否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探究、讨论和交流来解决的,因此,其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就比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来得更深刻。

二、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所有学生,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若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可采用发现法、提问法,运用多媒体策略。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自行捕捉鼠妇,查阅资料、观察鼠妇特征;在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开展激烈的讨论;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得出结论,做好交流与反馈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生物的种间关系、种内关系问题,教师则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展示。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教学效果。

三、实验探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就是生物的根基。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的生物课本上,实验占大多数,学校应该扩大实验教学的力度,让学生们从实验中学到知识。不要老是从课本中背诵确定的原理和结果,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生物教学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之前,要做好严格的备课准备,不能得过且过。要认真准备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所会存在或将会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好,以便更好的完成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探究式学习: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外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1)肉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的是____瓶。

(2)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是____。

(3)巴斯德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是____。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研究,加强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分析:根据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进行分析回答。因此,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B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B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进而,得出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则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就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另外,巴斯德通过把肉汤煮沸,高温可以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再密封食物,使外界的微生物进不了食物,从而得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是高温(巴氏)消毒法。在这样的实验探究式学习中,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在教学中,要科学地应用实验,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教师要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从而保证探究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生活化,强化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都有一份课后练习,但练习的设置不一定是讲完课后,讲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马上巩固,而且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就感。由于生物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生动性,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特别”的作业。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这一章里,老师可以布置观察日记这类型的作业。给一定的时間,让学生自己亲自饲养小昆虫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每天做记录,最后写出一篇观察报告来。这样的作业与学生习惯了的题目相比可谓是新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亲自动手饲养昆虫不但可以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更能培养课本上学不到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向引导式教学方式转变,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待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杰.《亚太教育》,2016(8):144-144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