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打造出高效的课堂,这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竭力追求的目标。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始终在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方面做着不断的实践、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性 思考
一、教师自身的构建
1.教师要有观念的转变
(1)教师教的是学生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在这里我先用到了“服务”这个词语。想一想有哪一个服务性质的行业不是处处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客户认可你,你的生意就成功了。我们如果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学生还会不爱听你的课吗?高效的课堂还会那么难于打造吗?一个教师不要总想着在一堂课中如何让自己表现的有多么精彩,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精彩是来自于学生的成功。这才是教师的价值的真正体现。
(2)教师教的是会长大的人
语文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还有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科学性追求的是真,艺术性追求的是美,而人文性追求的是善。真、善、美在一堂语文课中不应只顾求真,追美,应把追求善当做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样的高效课堂才不是浮夸的。我们的社会上的许多人不正是缺少人文性吗?那么,作为具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着终究有一天会长大学生,是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打造出具有精神实效的高效课堂。
2.教师要具有专业性的知识
语文学科是百科之首,其综合性极强。语文学科的教学对教师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明白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语文经验的不足的实际情况,这些就决定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有专业性的知识,具备专业的知识是打造出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所以每位语文教师要在专业知识上随着社会的發展,教材版本的更新以及教学理念的逐步优化上及时做好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了极强的专业性知识是现代语文课堂对教师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要具有专业性的能力
专业性知识强的教师不一定就具备了强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在具备了专业知识的指导,经过教师本人有目的,努力实践并且不断改进,总结后而获得的。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钻研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挥要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入选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篇篇优美,字字珠玑,人文性和教育性极强。教师在每讲一篇课文之前都要自己先读一遍课文预设出学生在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障碍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在第二遍读文时要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重要的是预设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出教学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要只注重教师如何获得成功,更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这堂课中通过怎样的学习获得真正的语文知识,如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读第三遍课文时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预设出由本节课所能生成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会有一个英语沙龙,我们的语文活动应该有更广泛的内容与内涵。教师做到了三次有效地读课文,才是做到了有实效地研读教材。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很多时候都会被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打乱。机智的教师总会抓住突发事件并能巧妙引导,使它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这样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的教学,更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知识,提升能力,情感得到了升华。有时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的内容在学生这里却搁浅了,出现多次启发而无效的结果。你是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呢?还是先进行别的让学生缓一缓?总之,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的高超一定会使教师和学生获得共赢。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有流畅、情感丰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内容繁多,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课上有效学习时间很短。如果教师在授课上语言有拖拉,没有激情,那么有效的时间就会浪费掉,平淡没有激情的讲授是绝不会吸引小学生的,课堂的高效率就无从谈起。语文课上教师的语言必须精准,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只有听到语文老师的语言是精准的才能学着说出精准的语言表达。说语文教师咬文嚼字,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1.人人参与课前准备
教师要从学生进入一年级就开始逐步引导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是强化训练后,习惯一定会养成。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要与家长有效配合。面向全体,不做分层要求,以免让学困生给自己降低要求,影响预习效果,课上没有准备无话可说。课前的准备可以是课文方面的预习,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方面的操作,还可以是收集资料,总之,课前的准备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觉得有兴趣。
2.人人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要营造出和谐、民主、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是充满激情的、神态是慈祥的、动作是优雅的。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拉近了距离,才能做到敢说、能说、会说。学生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有的乐于表现,有的喜欢安静,有的胆怯怕错。对于安静的学生往往语出惊人,教师要善于捕捉,不吝表扬。对于胆子小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在课堂上帮教师做几件小事,或者是引导他代老师向其他同学提问,同时教师要对他的表现做正面的评价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乐于表现的学生一定要给他的表现以肯定,并引导他做出更精彩的回答。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不做马上否定,让他知道正确答案后自觉对比反思。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课堂,一定得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都有话说,都有事做。
3.时刻觉得语文课堂充满了乐趣
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课文内容,在课堂中设计几个富有乐趣的游戏,具有竞争性质的比赛,变换形式的文字训练,或者是生动的课本剧表演,或者是走出课堂……总之,恰当好处的活动能有效地保持住学生的兴奋点。游戏的数量一定要适度,时间控制要严格 ,让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另外,课件的适度运用也会让学生觉得有趣,但是过多的应用课件教学就会适得其反。
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教师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是高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