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兰
[摘 要] C语言程序设计尽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它也是一门教学系数难度较大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分析探讨,促使学生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和实践的创新潜能。
[关 键 词] C语言;教学;改革;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133-01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虽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掌握程度对学生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作用巨大,影响以后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该课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教师如何提高C语言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这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的,高校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优化师资队伍,构建擅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擅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团队,这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素质提升和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不断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作为实践和理论要求都很强的课程,务必夯实课程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如果对基本的语义、语法规则的理解不深刻,就不能很好地实践和运用。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务必理论基础扎实可靠。C语言具有概念化、抽象化、逻辑化、语言复杂化、规则多变化等诸多专业特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是不断变化。教师教好C语言,学生学好C语言,重中之重是掌握C语言最基本的语义和语法规则。教师必须深刻理解C语言的基本定义,能够熟练掌握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务必通过最具体、最方便、最简单的示例课剖析当前所讲授的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和规则,利用电子动画、形象的比喻对概念讲解和表达,用直观形式表达,只有学生才便于理解和记忆,否则,繁复的例子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理解的负担。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
C语言的教学内容不具体,抽象多变,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大多枯燥无味。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讨,结合当今的网络资源,向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学校的优秀C语言教师请教,在学习和探索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整合优秀资源和学会制作良好的教学课件,要实现C语言教学内容的有序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二、加强课程实践改革力度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体系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大量实践,实践环节尤其重要,加强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与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计算机C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重视实践的作用。让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课程不断增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最终融为一体,互相发展。高职院校C语言的实践教学由三个实践环节组成和完成,即我们所说的教学课堂计划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训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教学课堂计划内实践环节是对所学C语言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实习场地在高职院校的校内的机房,由各任专业计算机任课教师指导进行,并制定了严格的实践考核体系,保证实践有序进行。校外实训在校外计算机互联网公司开展,达到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拓展课堂知识和内容,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计算机專业的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成立专业的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C语言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课堂和实践之外,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建立兴趣小组,选取学习成绩较好的、勤奋刻苦的、爱好学习、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建立兴趣小组,教师作为小组的辅导教师,定期为兴趣小组提供课程题目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和探索。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大量调研和实践,收集当今世界领先的资料、查阅相关计算机的参考文献、分析研究设计实施来解决疑难问题,发挥广大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实践的创新精神,通过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和创新精神。
C语言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实验步骤、实践环节、课程作业、教学设备、学生考核评价、教师教学考核等环节,对C语言课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已达到推进C语言课程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勇于发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潜能,但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要不断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和教学,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要保证C语言教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01.
[2]秦本涛.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