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婷
摘 要:大学生这一人群的规模正日渐壮大,其消费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可是囊空如洗的他们仍旧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实力,其购买欲在极大限度上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互联网金融浪潮恰恰为解放这一群体的购买力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消费金融在大学生市场的潜力、发展阻力和前进动力,研究消费金融如何在校园市场开天辟地,探索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消费金融;消费需求;大学生;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由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至现阶段可以燎原的态势,只经历了短短的两到三年的时光,国内相应的消费市场当前正处在喷薄期,伴随该领域全方位的向前推进、人们购买意识的持续革新,再加上对这种金融服务方式的日益了解和肯定,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在将来的若干年将会持续的维持这种发展态势。而这一战火也迅速烧制大学生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大学生消费需求多元化,旅游及娱乐等需求旺盛,容易受环境及广告影响冲动消费,消费心理可塑性强,更易于接受分期消费理念,因而资本纷纷掘金校园金融,由此校园金融的浪潮随之席卷各大高校。
一、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潜力
1.良好的发展背景
2015年,伴随变革的全方位推行和深入,鼓励消费的有关制度持续的施展着其效用,该年度社会消费品的总销售额将会持续的维持较为迅猛的增长态势。此外,城镇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渐的提高,在本年度更是首次达到了3万元,这为人们消费诉求与支出的持续上涨打下了稳固的根基。从2015年中旬,国家打算放宽此类市场的进驻标准至今,该行业的发掘与扩展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点,不管是银行、民办公司亦或是互联网业的领军者,都纷纷把眼光转向了这一广阔的领域。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切的指出,将会在国内各个地区进行消费金融单位的试运行,激励此类企业持续的革新产品,因而不难发现,国内市场是蕴藏着无限潜能的。
2.强劲的消费欲望
伴随购买力的日益增强,购买意识的逐步改变,信誉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形式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肯定,尤其是新一代大学生群体的肯定。互联网金融在各大院校当中十分盛行,这更加推动了在校生购买意识的转变。伴随着智能电子设备、旅游及购物、文化消费等领域热点逐步涌现,猎奇心强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事物,选择超前消费,并且购买的频次及诉求同样在持续的提高。大学生更加易于接纳这种形式,其中一个关键的诱因便是其具备相应的根基和条件,他们是和各类互联网模式一同成长起来的群体,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均有着“机不离身”的习惯,校园金融热火朝天的态势促使偏爱信贷消费这一方式的在校生日益增多。依托于互联网这一工具来装点各自在校生活的学生也日益增多,他们选用分期支付、小额借贷等方式,大部分支出均是花费在3C、护肤品、轻奢物品等上面。和上一辈人比起来,他们更易于接纳这种全新的模式,更了解如何运用其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准。
大学生的购买习惯更加多样,涉及到学习、生活,文娱、交际等诸多的层面。虽然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比较单一,可支配收入并不丰腴,但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生活成本,而需求可是一点都不比白领阶层少。从某种意义上看,大学生才是真正的“月光族”。“欲望多可是银子少”促使其蕴藏着无限的购买潜力。
3.巨大的成长空间
依据统计局2014年对教育类数据的调查结果,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是2548万,招生总数是721万,毕业生总数是659万,可大概推算出,2015年9月份之前的在校学生总数为2610万,再加上硕士和博士共计2804万人。假定每位学生每一年在分期购买上的支出为5000元来估测,则此类消费总额度的数量级可以达到千亿元。对大学生用户信用消费习惯的探索与培养,便成为各大机构趋之若鹜的追逐点。为迎合这一群体在信用借贷、消费和理财上的诉求,一大批相关平台相继在各大院校当中涌现出来,全方位的参加到大学生的各类活动当中。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生命力,也是最具备发展潜能和提升空间的高品质人群,在其融入社会,投入各自的职业以后,购买力将会逐步提高,逐渐会在房屋租赁、购置房产、车辆等大型信用消费上有一定的诉求,到那个时候,他们借助于自身在大学生信用平台上积攒的优良信誉,便能够获取更好的信誉评价,这些能够帮助其更为便利、快速的达成方方面面的诉求。因而,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终究会凭借其稳固的使用群体基础以及可预测的无限的提升空间而不断的得以扩展和壮大。
二、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发展阻力
1.亟需完善的监管机制
潜能无限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一度成为各大银行信用卡服务争相抢夺的地盘,此项业务从2004年其逐渐的兴盛起来,所占据的地位飞速的提升,可是因为坏账的增加,于2009年被监管部门喊停。但这也为后续金融机构进入这一市场提供了契机,不少巨头便瞄准了这块“蛋糕”,如阿里推出“花呗”,京东则推出“校园白条”,也催生出专门服务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可是各个平台运营的资格不够明晰,由于进驻标准偏低,部分平台企业背景信息、产品信息以及费率信息水平的透明度均有待提升,促使市场泥沙俱下,不利于整个领域的长效进步,加强监管已刻不容缓,行业亟待进一步规范。
2.难以捉摸的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的担忧在于风险控制方面,由于大学生收入来源单一,缺乏信用数据,违约风险大。尽管目前有线下面签等方式可以确认学生的身份来源,但由于至今为止尚未建立学生的信誉数据库,各机构无法掌握学生的征信数据,也无法监测学生是否在不同的平台上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国内某些高校甚至出现冒用同学身份使用额度造成恶劣影响的极端案例,这些都是造成逾期坏账的隐患。
三、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前进动力
1.从购物延伸至其他服务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其一,全面施展学生群体人数众多、资金诉求广泛等诸多的优越性,除去为其开办传统的消费借贷和分期服务以外,将关键点放在院校周围场景的扩展上,例如旅游、培训、购房等。其二,注重产品趣味性和社交性,充分认识到社交互动对拓展用户,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意义。腾讯为何能通过微信实现pc端向移动端完美过渡?原因就在于微信的社交属性,其深刻把握住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借鉴其发展模式,校园消费金融产品可利用大学生的交友和人际关系特点增加产品用户参与度。其三,打造热点,精准营销,深度挖掘学生消费潜力,紧随甚至引领大学生未来潮流,提高互联网校园金融产品在大学生群体的认可程度。
2.从基础教育延伸至毕业后市场,实现可持续性
针对学生这一人群具备极大的发展性的特点,从孩童时期着手,构建覆盖各个成长阶段的市场,进而扩展到更具潜能的毕业消费市场。在义务教育时期,鉴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可适当的为其提供培训和日常消费类分期服务,把家长引进到定位人群当中。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更早的认识校园金融,提高其认可度,为公司的连续运营创造条件。这一时期属于培育小规模使用者的基础时期,而发掘大学生这一使用人群促使其成为忠实度较高的核心使用者是确保获得长远利益的重点所在。从事该领域的公司应当将大学生这一人群当作主要的客户,推行多种多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入挖掘大学生的金融需求。凭借方便、快捷、廉价且成效显著的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忠实度,为毕业市场的扩展创造可靠的基础。
3.从单一平台关联至其他领域,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建立信用预警数据库,采取多种风险控制手段防范异常信用行为,把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其一,对每一个大学生参与者进行关于职业能力、购买实力以及信誉情况的真实评测,积攒个人信誉,构建出相应的信用档案,并将此当作个人征信系统唯一且永久性的根据。其二,积极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在大学生征信与社会征信之间直接建立完整的信息共享数据库,确保资源的高效分享,从而对大学生的信誉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监管。其三,创建相应惩处制度,并和升学、借贷等挂钩,在后台与学信网、银行以及运营方数据对接起来,同时建立线上风控模型,根据学生往期消费行为特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级,给予不同贷款额度及利率。
参考文献:
[1]郭梦怡.风口上的校园金融:大学生或成消费信贷主力军[N].中国经营报,2016(11).
[2]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R].易观智库,2016.
[3]胡萍.校园消费金融市场2016年将迎高速发展期[N].金融时报,2016(7).
[4]虞鹏飞.“互联网+校园金融”模式研究[N].金融时报,2016(11).
[5]孙亚伟,孙英隽.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互联网大学生消费信贷分期问题研究[J].调查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