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在集体活动中,为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幼儿集中思想,认真观察,仔细听讲,不下座位等,这些都是必要的。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小班常规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中班、大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那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常规呢?
一、对刚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刚入园的新生,哭闹现象严重,为了缩短幼兒哭闹时间,使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喜欢来园,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比如用玩具吸引,或者用讲故事来分散她们的注意力等。当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我们要纠正孩子们的一些不良习惯,如用手抓饭,不会小便,还有一些打人咬人现象等。这些都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一旦发现了,就要随时纠正。如在进餐这一环节,幼儿入托前大多是由家长喂饭,因此,不会使用勺子独立进餐,经常撒饭。虽然吃完但真正吃到肚子里的并不多。这时就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进餐姿势,如何使用餐具,怎样吃才不会撒饭等。每次进餐时不断提醒幼儿督促他们,慢慢良好的进餐习惯就形成了。
二、常规教育应该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儿歌故事图片等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的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些方式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让幼儿在说说、听听、看看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第一,儿歌的妙用在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穿衣服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穿衣一边念儿歌:“一件衣服4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小纽扣,钻洞洞,一二三,钻出来。”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穿衣服的任务。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来喂自己饭,吃青菜,剥鸡蛋,身体健康多可爱。”激发幼儿自己进餐的欲望。
第二,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通过拟人化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们掌握常规。在刚开学时,班里小朋友都不会排队,站到队伍里一会就乱跑,要不就插队,我给他们讲了《小熊买冰激凌》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小熊买冰激凌时插队,结果小朋友们都批评了他,他只好站到了队伍的最后,结果因为冰激凌没有了,小熊什么都没买到,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按秩序排队,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插队的现象少了很多。还有很多幼儿刚入园时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坐的时候也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小朋友们猜来猜去,最后我说,你们想想平时你们是怎么对待小椅子的呀?”小朋友们不好意思的说了他们往常的种种表现,我说:“对了,就是因为你们没有好好对待它,所以它生气了”。小朋友们纷纷说:“我们以后再也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
第三,借助无声示范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观察而学习榜样的形式,创设拟人化的图片说明,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常规。例如:有的幼儿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甚至玩水嬉戏。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在盥洗室水池边的显眼墙面上设计了“水龙头哭了…‘水龙头笑了”的图片,把水龙头设计成有眼睛、鼻子、嘴巴的水龙头弟弟,水不断地从水龙头嘴巴流出,还流着眼泪,并添加哭的声音符号,让幼儿看了感到“水龙头哭得好伤心”。幼儿每次洗手,自然而然地关紧水龙头,我们再贴上“水龙头笑了”的图片,鼓励与肯定幼儿,逐渐地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要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延续幼儿园的某些常规制度,家园配合、协调一致
家庭是幼儿第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需要成人在教育上要求一致,特别是几代同堂的家庭,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当父母严格要求时,爷爷奶奶就会说:“就这么一个孩子,就由着他吧。”要么就说:“孩子太小,不会做,还是不要让他做了。”长时间这样,孩子自然遇到困难就找救星,还有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影响下,生活已基本上能自理了,但一回到家却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个小宝两个样,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难养成。为此,我们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希望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向家长推荐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文章,逐渐让家长们转换思想,使他们知道了以下几点: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自己做,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孩子不会的事情引导孩子学着做,孩子能做事情督促孩子坚持做。由于家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所以在家里不仅督促幼儿,还教给幼儿一些掌握技能的窍门。例如:怎样穿脱衣服,分清裤子的正反等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使我們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是常规教育的指导者,要求幼儿做到的,同样也应该做到,要随时检查自身行为是否有利于常规教育。一个班级的常规教育靠一位老师是不可能做好的,它需要班上两位老师树立集体意识,同心协力,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行为,生活,学习习惯得到更好地培养,从而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一位名人曾说过:“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而3-4岁的孩子正是人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还培养了幼儿的个性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