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陆游的影响

2016-10-21 18:15刘高祥
考试与评价 2016年4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陆游

刘高祥

[摘要]陆游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奇士,他的生命意识起源于儒家所提倡的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生命不朽的传统价值观,他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亦由此激发。而且他一生与读书为伴,其诗歌中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不容忽视。

[关键词]陆游 人格力量 儒家思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有大志,二十九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次年礼部复试,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秦桧死后三年,始为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继位初,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兼偏类圣政所檢讨官。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不久,王炎调离,范成大帅蜀,被邀为参议。宋孝宗淳熙五年,离蜀东时,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终因坚持抗金复国,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后曾出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

陆游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奇士,他的生命意识是与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密切相关的。从表面上看,陆游与其他宋人一样,较早就开始在诗中叹老,但是他的这种感叹决不是无病呻吟式的叹老嗟悲,而是基于功业难成、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所以基调仍是乐观向上、积极奋发的。如《夜读兵书》一诗:“孤灯耿窗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叹息镜中面,安得常肤腴?”诗中虽然也有岁月流逝、青春难驻之叹,但是全诗的主旨非常显豁,诗人一心报国,盼望着为国御辱,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所以他的叹息也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就是诗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崇高期待。

陆游的这种生命意识起源于儒家所提倡的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生命不朽的传统价值观,这在前代诗人的作品中已经得到反复的吟咏,然而,陆游诗中的表现自有其不容忽视的特点。

首先,陆游对这种生命意识终生服膺,始终不渝,其执着和持久的程度在前代的诗歌中罕见其俦。陆游身处南宋小朝廷苟安于半壁江山南北分治已经成为定局的时代,抗金复国的事业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可是他始终不肯屈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报国理想,并在其诗作中千方百计的重复这个主题。在那个如此沉闷的时代里,仍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甚至把这种追求延伸到身后,让子孙们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他弘扬了千载不朽的浩然正气,是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钟大吕!

其次,陆游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的强调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在《书叹》中,他写到:“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项王庙》一诗中,他指出:“小人平生仰遗烈,近庙欲结茅三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杀身成仁,以完成盖世功业。这正是把儒家的生命价值观念推向极致的结果,这是陆游生死观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

我们知道,儒家本质上是一个关注现世的学派,它对生死问题持有非常鲜明的态度,那就是极度重视生命,面对死亡则采取不予深究的搁置态度。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对生死问题最为言简意赅的阐述。为了维护家族和邦国的利益,儒家极为重视人死后的丧葬仪礼。祭礼的深刻意义不在死者而在于生者,为了保持人们内心的诚敬肃穆,提高人们遵从礼仪道德的自觉性。正因为如此,儒家对生死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他们重视生命但不畏惧死亡,并主张以生前的功业建树来求得死后的不朽。他们提出了“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口号,为生死问题树立了一个最高的价值标准。陆游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儒学传统的家庭,他自幼就从父刻苦读经,并注重从儒家经典中汲取进德修身的养料。他对儒家经典的这种态度,当然会使他的人生观导向孔、孟的说教,这在他的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陆游重视生命,但他的重视是充实的、有所作为的生命,而不是虚度光阴的耗费时间。他认为人的最高意义在于建功立业。在国土沦丧、强敌在侧的现实形式下,他心中的功业就是杀敌御辱、收复失地。他一生都是在时代的风雨中度过的。南宋王朝不但积弱积贫,而且一直处于屈辱投降的气氛里,这对“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陆游来说,其遭遇和痛苦我们可以想象。陆游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亦由此激发。他热情洋溢的呼唤:“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而当他明知自己已经不可能实现此志的时候,就把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由此可见,陆游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并未局限于自身,具有普遍的意义。

陆游出生于书香家庭,其家庭教养和家学渊源对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培养造就起了极大作用。做诗人并非他本愿,其理想是做辅佐明主、有功于社会的政治家,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处处闪耀着爱国思想的光辉。他诗歌的基本主题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理想无法实现,有时便结成梦想,有时则在醉酒中抒发。陆游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关心社会,同情人民,爱国和爱民。

陆游爱国思想是与人格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爱国思想是以人格力量作支撑的。①坚定的以身许国的信念。《书志》说:“肝心独不化,凝结成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②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思想。以身许国,得有建功立业来实现,陆游每每形诸诗歌。即使到了晚年,陆游的这一信念也没有消失:“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③严格的注重操守的修养。“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④顽强的、绝不屈服的精神。⑤高尚的信守仁义的道德。

陆游的这种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是在南宋社会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对他的排挤、打击和压抑,悒郁和愤怒不能不影响其诗歌创作。陆游得意时期加起来不足六年,一生遭受的打击和挫折却有好几次。先是跟伉俪情深的前妻唐婉仳离,造成终生伤痛。后又因秦桧之孙秦埙亦参加考试,而受到无辜冤屈。还因与张焘论结党营私事,触怒孝宗,出为镇江通判。陆游现存诗歌九千四百多首,愛国思想和人格力量无疑是十分鲜明的主线,这就决定了诗歌的主调是高昂的,而不是低沉的;表达的感情是刚烈的,而不是柔弱的;其主要风格是雄浑豪健的,而不是绮靡纤细的。因此,总的情绪是积极进取的,而不是颓废的。

陆游的作品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崇尚道德完善和人格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雪耻报国为个人崇高信仰生存的。他一生身在江南,却始终心向中原。靖康元年之后,中原受到宗望的滥杀和抢劫。诗人面对这样一个残忍残酷的社会现实,写下了《北望》、《秋兴》等许多无情揭露入侵者对中原人民的残害和杀戮的诗作,对中原人民寄予深深的血肉同胞的同情。他并没有只停留在愤怒和同情的表面上,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实现雪耻报国的信仰。诗人一直是态度鲜明,反对议和,力主张浚用兵。参加了强渡渭水和大散关的战争等。八十四岁依然表达了“老去终怀报国心”的坚定信念。这正是他作品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境界,把雪耻报国作为个人生存的崇高信仰,不惜一切追求终身,所焕发出来的爱国感情,像火焰一般地灼人,深刻地表达了陆游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内核。他的作品呈现出来的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爱国精神,不仅是陆游作品的内核,而且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

陆游的作品还有着深广的忧患意识,这是一种儒家悲天憫人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是积极的、伟大的,只有敢于面对社会现实的诗人,才会有这种忧患意识。诗人面对南宋社会现实的忧国忧民之作,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屈辱的时代,以及潜在的危机。“位卑未敢忘国忧”、“造物恐人浑忘却,梦中忧患尚如山”、“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陇。”这是陆游对民族生存的高度责任感,及超越自身的危机忧患意识。

陆游一生都献身于复国大志,为了实现“一身报国”、“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他历经坎坷、挫折,但他志在复国的爱国诗篇鼓舞着许多仁人志士,为保卫祖国,振兴民族而奋不顾身,显示了憾人的人格魅力。

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古典诗学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规定。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古代诗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是他们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们要想写诗歌咏生活内容时,读书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陆游生活在宋代理学笼罩下,儒家学、思、行的道德修养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在他的心灵见识中,是以儒家为主的混合人生观。儒家很注重做人,而做人首先得读书学习。陆游的作品反反复复写读书,在中国诗歌史上很难找到如此多写读书的诗歌。他的读书生涯可以说是终其一生。所以,他的作品中以“读书”为内容的诗也就写的格外多。

陆游写他读书的背景,写他的读书生涯,写他读书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大丰富了读书诗的内涵。灵动活泼,变化多姿而不显呆滞。他一生实践着“万卷纵横眼欲枯”,对读书充满着乐趣。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读书,从前人那里吸收了大量的知识营养,提升了自身的学养和修养,他的诗充满着哲理,闪烁着智慧,充满着对古人的透视思考。这是陆游终生奉行儒家的学为先的结晶。儒家还讲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思”就是思考、反省。孔子说君子有九思,陆游作品充满了诗人思考,反省的妙篇。那首著名的“僵卧孤村不白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所有思考中最重要的思考。陆游作品中随处可读到细思、常思、枕上思、读书思、酒后思,四更五更起来思等。如:《自警》、《自嘲》、《自规》、《自责》、《自箴》等诗作,足见他对儒家的学与思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有宋一代,陆游诗歌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他转益多师,我们不仅要看到他学习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的痕迹,我们更应该看到屈原、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岑参、白居易、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等对陆游诗歌的影响。

陆游不仅是南宋大诗人,而且在词、散文方面也卓有成就。其诗内容广泛深刻,其中以爱国诗成就最为突出。时人誉其诗为一代诗史,称其人为“小太白”。其词风格變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亦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他之所以能跻身于南宋“中兴四大家”的行列,与其作品近千年来所透射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陆游
陆游气坏了等三则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初夏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