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次仁
[摘要]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兴趣 思想 体育 态度
我国的学校体育通过十五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發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在其中设立了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点指出:“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二是领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的第一点指出:“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要求学生对体育要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三是水平目标,它指出:“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可见,本次体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值得研究了。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许多资料表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动机是正确的,但也应看到,在为数不少的学生中,的确存在着厌学体育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怕出汗等。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体育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二、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栏教学中,素质好、跨栏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跨不好而被同学嘲笑,被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其它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及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三、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做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专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
学校的体育课是按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结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学校黨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