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金
摘 要: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小学科学新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全面推进,要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的进行研究和发掘出适应于小学学生特点的科学的课程辅助方法,提高现有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充分的发掘新的课程资源以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将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推进,影响着我国小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1、发挥教育课程资源中人的作用
在课程资源中,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主要是父母和教师两个方面。家庭环境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学习环境,父母自然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影响着孩子身心教育的发展。作为家长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时刻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上,家长要多方面配个学校老师,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做好学生的学习监督与辅导工作。作为教师来说,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力资源。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知识储备,教学技巧,教学观念道德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交流总结教学技巧,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工作。所以说,教师和家长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就是要重视对家长和教师作用的开发和利用。
2、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合理利用校园基础设施
(1)目前,我国的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图书室,图书室是一个很不错的课程资源。阅读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很多学校的图书室并不是全面的对学生开放,有的是指定时间借阅,有的则是个样子,不但没有开放过,里边的图书也是从没有更新过,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当全面的放开图书室的借阅,不限时间对学生开放,对图书,资料要及时更新,让学生随时能查阅到需要的信息资料,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2)学校里还有一个场所也应当对学生全面开放,那就是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很多学科都开了设实验课,但是仅仅在课堂上观摩老师的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自去试一试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并不是开放的,学生在课下需要做实验却没有器材工具,根本不能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因此,学校的实验室一方面要向学生开放,可以指定管理员负责管理,随时能满足学生科学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实验器材要科学管理,配备科学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实验器材,不能盲目的追求高大上的器材,通过合理的配置,让实验室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3)很多学校都设有英语角,奥数广场等兴趣活动场所,供学科爱好者在一起进进行交流。教师要多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的交流和探索,要让这些兴趣活动场所发挥作用,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
(4)我们早已经跨入了互联网时代了,近几年,网络更是伴随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实,在网络里有很多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应该重视网络学习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去获取知识,还可以建立网络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探讨问题,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
3、把握好课堂教学时机,随机应变运用课堂生成资源
所谓的课堂生成资源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超出课程内容的,不受控制的,即时生成的一些新的情况。教师要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及时的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合理运用到课堂中,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活跃教学气氛。4合理开发利用学习环境资源校园
说到学习环境资源其实就是校园环境资源。其实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资源。校园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的去挖掘校园里的教学资源,比如,利用四季不同的校园景观给学生讲解一年四季的理解特征,让学生认识,感受季节变化的神奇。让学生在课余观察植物,动物的外形特征,生长生活习性,让小朋友们学着,尝试着跟大自然做朋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憧憬之情。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科学的神奇和学习的乐趣。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教师从提高自身开始,合理利用教学中现有教育资源,善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多方面把握与运用。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我们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3).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