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亮
摘要:通过对201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爱护水资源”的观摩与分析,归纳出优质课的三个亮点:生活实际主导、科学探究点缀和评价方式多元。同时对三个共性问题:合作学习的组织、实验探究的选材和预设生成的统一进行了深度思考,以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爱护水资源;优质课;同课异构;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9–003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9月30日,201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在盐城市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3个地级市的27名选手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教学盛宴。本次比赛共有“分子和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爱护水资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的净化”三个课题,每个课题由9名选手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参赛。这三个课题并非以往各类优质课的热点选题,但却是平时教学中教师棘手或轻视的版块,因而,三个课题要想上得出彩,就非常考验参赛选手的教学基本功。笔者所在学校教师代表南京市就“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参加本次大赛,为此笔者欣赏了“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九种不同演绎,意犹未尽,深有感触。
1 课题简析
“爱护水资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第四单元课题1,对应于沪教版第二单元课题3“自然界中的水”其中涉及有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部分内容。本课题主要介绍水资源概况和保护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关于水资源概况,教材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关于水资源保护,教材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插图、举例说明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概括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意在就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给出一个简单的铺垫。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是非学科性的,因而在考试中涉及的很少。大多数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无非两种方法:布置学生自学完成相应练习或者课堂花3~5分钟把重点内容勾划一下。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将平时这类容易忽视的课题在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9位选手各显神通,各具特色。
2 亮点赏析
2.1 生活实际主导,精彩纷呈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化学视角寻找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1]。九节优质课都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上出了生活味、化学味和科技味。
2.1.1 生活味浓
有六位参赛教师在导课环节中均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呈现了各地别具特色的水,湍流不息的长江之水、碧波荡漾的玄武湖水、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叮咚作响的小溪流水等,一下就让学生愉悦地走进了水的世界。在介绍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时,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展示了生活中把水应用于渔业、畜牧业、运输、灌溉、发电、洗涤、消防和生命活动时的图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在引出水污染时,各位教师也有联系生活的独到之处:扬州教师拍摄一段采访市民对于水污染看法的视频、泰州和镇江教师播放了有关水污染及其危害的记录短片、连云港教师播放了盐城城市供水源地的污染视频、南京教师和南通教师则呈现了满湖死鱼等触目惊心的图片,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污染事件更具说服力。在节水环节,每位教师都让学生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加强了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教师还补充了淘米水的妙用,并向学生揭示了妙用背后的原理。
2.1.2 化学味足
本节内容属于教材阅读性内容,学生看书能基本明白其中的意思,若按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就会变为科普介绍,缺少化学味道。但九位教师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上得化学味十足。南通教师和盐城教师抛出问题“盐城因何得名”,介绍了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扬州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在小黑板上画出自然界、生物体和化学反应中的水循环;南京教师以江心洲水厂的污水净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污水处理及排放标准;连云港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意识到淡化海水的重要性,从蒸馏、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到反渗透装置给学生普及了海水淡化的化学原理。
2.1.3 科技味强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2]。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化学学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九节课中在介绍节水方法时,都涉及到令人惊叹的高科技方法。扬州教师介绍的高效节能节水洗衣机,其耗水量和耗电量不到传统洗衣机的2%,蒸汽洗车更是能节水98%,振奋人心的数据让学生肃然起敬;泰州教师自制的节水盆栽,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深感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愿意思考实践也能有所作为;连云港教师介绍了在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上获得唯一金奖的浙江大学Hero学生团队创造出的空气洗手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二次雾化原理,依靠自身重力驱动,能在保证洗净程度的同时,节约91%的用水;常州教师重点介绍了雨水利用的典范:芝加哥的地下隧道蓄水、洛杉矶的屋顶蓄水池和加州的渗漏区回灌系统。
2.2 科学探究点缀,恰到好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化学课程的性质,我们不难看出实验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本课题而言,书本上没有出现任何实验探究的内容。优质课堂一定不是照本宣科的课堂[3]。南京和南通的两位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和对教材的理解,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加工,二度开发后,找到了适合本节课的实验点。南京教师在污水排放标准的重要指标pH上设置了实验探究环节,先用pH试纸演示测定矿泉水的pH,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测定废水的pH,并和学生合作完成借助于pH传感器实时监控废水中pH指标的治理过程。通过pH的测定与调节,不仅传递了化学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正能量,还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水污染易治理难,从而增强学生的爱水意识。南通教师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滴漏浪费巨大,以一个底部有小洞的矿泉水瓶来代替一个坏的水龙头,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该水龙头一昼夜大约会漏掉多少水。学生在漏水的矿泉水瓶底部接一个量筒,秒表计时1min,再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乘以1440,粗略得出一昼夜的漏水4.32L。智慧的课堂不是把书本知识简单地搬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需要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4],教师设计的两个巧妙实验均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endprint
2.3 评价方式多元,异曲同工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指出: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可以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本课题的考点比较少,配套知识性的练习不多,如何在课堂的结尾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也是一个挑战。南京教师采用卡片组织学生以问题和答案拼图连接的形式呈现于小黑板上,拼出的图形均形成一个大循环。学生大胆创新,多种作品设计宛如圆形的地球、水滴、一只手、爱心、一个口字等等,均赋予了与本课题有关的节水深意。该评价活动形式新颖,夺人眼球,既注重求异思维的发展,也提供学生创造潜能的机会。扬州教师布置学生设计节水宣传画,南通教师让学生书写一句富有诗意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镇江教师让学生写一封爱护水资源的建议信,淮安教师让学生设想20年后如果成为阜宁县县长会为防治水污染做些什么,盐城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水重复利用的装置模型。无论何种评价方式,都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劳动成果,都起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九节优质课教学理念超前,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水平高超,听完后受益匪浅。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九节课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和反思,才会对自身的教学有所启发和裨益。
3 问题商榷
3.1 合作学习,需要形神兼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本次的九节优质课中有七节课都采取小组围坐形式,可见这种学习方式已受到教师的热捧。连云港教师是7节课中合作学习比较成功的典范。她将六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爱水”、“护水”、“珍水”、“惜水”、“节水”、“省水”小组,组名设置与本节课的主旨高度吻合。同时在整个课的过程中该教师以笑脸图标对表现积极的小组进行点赞,给足了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动力。其余6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流于形式,空有形而无神,实质就是无效合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为了控制时间与教学进度,普遍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一旦有个别小组完成任务,急于让学生汇报;(2)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干涉过多,为了能从学生那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往往都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直接授意于学生,而不是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显然对合作学习的课堂表现出不适应感;(3)学生间的分工与责任不明确,基本是小组中的个别学生一言堂。进行分组实验时,很多学生只是充当看客的角色,对实验操作不知所措。
若要真正开展好合作学习,首先抛给学生的问题要难度适中,不能是简单到脱口而出,也不能难到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回答,最好是每个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又不够全面,继而通过小组合作,能给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其次,要学会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以评价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以评价学生个体为辅。在活动过程中把小组评价进行量化,以不断刺激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获得加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组内合作的精神和组外竞争的意识。最后,要培养学生全员合作,责任到人的意识,每个小组委派一名小组长,将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全员都能参与进来。当然教师也不是旁观者,应该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3.2 实验探究,需要切合主题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实验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方法。因而在当前的各种优质课大赛中,实验探究都受到教师的热捧。上述南京和南通教师巧妙的实验设计与本课题高度吻合,实属不易。为了上出实验探究味,其余设置实验的3节课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有关水的净化这一课题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一:魔术实验神奇的药水(实质就是明矾净水)
实验内容二:花岗岩石子、瓷沙、石英砂和活性炭净水效果的比较。
实验内容三: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水样;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活性炭,充分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③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团棉花,并用玻璃棒轻轻塞到试管底部;④静置,并观察现象。
不难看出,上述实验与本课题的教学目标都是不一致的。恰到好处的实验探究固然能锦上添花,若实验设计的目的脱离课题主旨,反而会画蛇添足,这种游离拼接的实验亮点不要也罢。实验探究是针对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设计产生的,从实验探究中获取的知识应与课题保持高度一致,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教师要能勤用教材、善用教材、深刻研究教材、创新教材内容[6],发现和整合教学资源,找到选材契合的实验探究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3.3 课堂预设,需要生成相伴
本次大赛的课题是提前公布的,各位参赛选手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和磨课。一节省级优质课的出笼,需要经历反复讲、反复听和反复改的过程,45分钟的台词早已烂熟于心,参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了充分的预设。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这项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预设是基本要求,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状态、教师心理状态等,需要关注教和学的平衡发展。9节优质课在预设方面做得很好,但能引起学生思想碰撞的环节稍显不足,随机生成的资源较少。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仅体现对文本的尊重,而生成才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预设与生成的场所,教师若能灵活运用教学机智驾驭课堂生成,不仅可以实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有时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7]。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做出相应的教学变动。新课程标准同样强调“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可惜的是,设计精良的优质课太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全然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国峥.“优质课”还是“忧质课”——2011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感悟与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9~21.
[4]徐泓,夏建华,熊宗齐,吴应枝.安徽省2008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评述[J].化学教学,2009,(7):23~26.
[6]钱胜,田永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全国第二届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有感[J].化学教学,2013,(6):17~20.
[7]闫蒙钢,李文祥.以优质课引领常态教学——对安徽省2011年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的思考[J].化学教学,2012,(6):1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