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2016-10-19 04:11程立
文化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

程立

摘 要:电视台的设置以行政区域进行划分,主要有中央,省级,市级以及县级电视台,行政级别的不同决定了新闻传媒权威,影响力的不同,县级电视台虽然在覆盖面,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应用方面具有局限性,但是仍然需要面对区域群众,完成新闻传播的任务,特别是在民生新闻的传播方面,更是应该贴近百姓生活,吸引百姓关注,达到新闻媒体传播新闻,沟通民众,关心民生的最终目的,因为县级电视台资金,规模以及人才的局限性,面对的群众也具有自身地域特点。本文将阐述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使之更接近社会公众,更为社会公众所关注。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何如做好;民生新闻

近年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新闻报道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民生新闻自出现起,政府就把它当作了联系群众的纽带,百姓把它当作了代言人,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对开拓电视新闻报道领域、扩大电视新闻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笔者就县级电视台现有条件下如何办好基层民生新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何为民生新闻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

二、时政新闻要民生化

新闻媒体人既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任,也肩负着反映社会疾苦、百姓呼声等社会责任,可以说人民群众的情绪是一个社会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新闻媒体人要践行“新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借鉴民生新闻灵活的表现手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大众百姓,从民生新闻作为切入点,生动反映百姓生活,最大限度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在时政新闻中融入民生新闻的元素,必将为创新新闻报道注入新的活力。时政新闻里信息量大,而作为一线记者,要从中筛选出哪些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做有用的民生化时政新闻,记者要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个出台的政策是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还是代表一个部门的利益,或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应该作为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去审视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做有用的民生化时政新闻,采编人员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做冷静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不被部门所蒙蔽。例如现在各地有不少关于提价的听证会,作为记者去报道,不能作为某些部门的喉舌,简单地把什么东西提高了多少钱报道出来!而是站在市民的角度,深入分析提价后对自己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三、怎样做好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

(一)挖掘内涵,找准定位。澜沧电视台属于县级电视台,在传统新闻节目中,我们往往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件定性为“时政新闻”,许多民生新闻为凸显其民生立场,往往有意减少甚至刻意排斥时政新闻。事实上,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最为相关,比如取消农业税的问题、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医疗改革的问题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情。为此,澜沧电视台应该发挥民生新闻以平民百姓为本位的理念,依靠本土化的地域优势和充满人文情怀的风格找准定位。立足县情实际,让电视节目充满乡土气息;作为当地媒体的“特产品”,要为县域范围内的农民观众服务,最大限度挖掘和采编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此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应借助地方媒体这一平台突出服务性,正真做到为百姓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当百姓处于弱势地位时更加需要新闻媒体加以关注和报道,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公正。笔者曾采写的新闻《救救这不幸的家庭》、《澜沧县总工会向李云高伸出援助之手》正是借助电视台这一平台呼吁全社会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实例表现,使李云高得到全县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帮助,最终得到有效救治。

(二)把握宗旨,办好栏目。电视新闻不仅仅是向受众传达某些有效信息,同时也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民生新闻同样不能例外。如果说时政新闻主要是以县乡各级官员和城区“白领”为主的话,那么民生新闻的原动力就是农民和普通城镇居民。栏目定位,关系栏目的特色和生存。因此民生新闻必须加强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报道内容上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应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打造媒体真正的“平民特色”。在这方面,我们澜沧电视台作了一些探索,先后开设了民生栏目《观众回声》,定位为说老百姓故事,办老百姓的节目,记者深入乡村、基层发现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及时报道我县各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激励农民朋友努力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针对农民群众渴望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愿望,开辟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挂钩的农业科技栏目《科技天地》,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地方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因其题材平民化、报道视角亲和力强,大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创新形式,雅俗共赏。民生新闻在传播方法上讲究“家常化”、“口语化”,旨在架起媒介和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例如,澜沧电视台的《美丽澜沧》栏目,注重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儿,围绕“民生、民情、民意”,以城乡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面对民生问题,媒体不应当仅仅扮演传声筒、旁观者和评论员的角色,对于那些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关心关注、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解决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党委和政府威信的事情,地方媒体应当尽其所能,主动作为,帮助老百姓解决。

總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不可忽视。 “你所关心的,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县级电视台在民生新闻采制上,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够顺应新形势,采制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
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县级电视台的局限及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性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