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生成性策略研究

2016-10-19 20:08潘艳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成性示范美术

潘艳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过分刻意追求预设教学目标的完整,把课堂教学环节都挤满,而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根据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随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活动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 美术 示范 生成性 策略 研究

今天,当我们的课程改革逐步走进校园,新课程理念正日益走近教师的时候,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悄然地更新呢?一次次地聆听教授特级大师的教诲,细细拜读教育专家们的指导理论,沐浴着课堂改革的春风,让我有了一点点豁然开朗。美术课堂教学只有注重生成性,才能使美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才能使师生互动发展。

一、创造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

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的山水画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他们往往以山水一隅或春柳初绽的山径,寥寥野枝,淡淡帆影渐行渐远于画面远处,点化了大自然的磅礴之气。正所谓“咫尺有万里之势”。同样我们的美术课堂也不必面面俱到,对于老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发现了什么,而是做一名引导者,把最甜的甘蔗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大可抓住主线,以点带面,以四两拨千斤,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营造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空白处真切地感受、体验并产生独特的认识。

二、留足学生自主想象空间

齐白石不摹水波,笔下墨虾却游走于清流,几笔水草好似“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欣赏中国画艺术,看是其一,想象和感受“所看”背后的,或方可体味其中的韵味。好比琴声无形,仍使听者切切。正如老子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样在美术课堂老师把也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把思考留给自己,把课堂留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老师给的越多,学生越受到限制。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灵性的“艺术家”,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在成人眼里“怪异”的想象力,常令我们教师自愧不如。“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在美术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给予因势利导,给予呵护学生的童心,为孩子们留足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创意无限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三、创设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留白”,国画给欣赏者主动参与留下了极大的空间,让欣赏者在艺术空白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创作与欣赏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即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我们的美术课堂也要给学生留多一些创造的空间。

玩是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学生偷偷玩学习用具,作为教师可以把它没收甚至一气之下摔坏,然而学生依旧回我行我素。不如顺水推舟,留出时间让学生率性而为玩一玩学具。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不会玩了,那将是教育的悲哀。但在这里美术课堂的留白不是对知识的丢弃,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留给让学生玩的时空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特有的经验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完善知识,即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造。陶行知说过:“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从玩学具到画学具谁说不是一种创造?

四、形成更多师生交流的空间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减少动态生成的障碍。当美术课堂成为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我们的美术课堂就更灵动而精彩纷呈。

在美术课堂师生互道新年的祝福看似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但在课堂上这样的师生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协调了人际关系,使学生感悟到集体的温暖,当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的“大朋友”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有其他方式:眼神交流、手势交流、一个赞许的眼神,会使学生从中获得鼓舞和力量。在落实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教师尤其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我们美术老师要在课堂内外做一个有心人,不断产生出可以用于教学的灵感使我们的美术课堂学习活动更丰富、更生动。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有时是刻意为之,有时则是因为受课堂时空限制是“随意”为之。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下的“生成性教学”,都要求起到铺垫、蓄势的作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情况,不是图省事和形式,而是追求一种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再现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于地,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生成性示范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