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多杰,赵海宁,施志军
(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西宁810001;2 山东步长神州制药有限公司)
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才旦多杰1,赵海宁1,施志军2
(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西宁810001;2 山东步长神州制药有限公司)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20例女性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观察组另予桂枝茯苓丸,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前后评价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检测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均降低(P均<0.05),血清E2均降低而LH、P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降低(P均<0.05),血清E2降低而LH、P升高(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照组分别为63.33%、31.67%,P均<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乳腺增生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其机制与降低血清E2水平,升高血清LH及P 水平有关。
乳腺增生;桂枝茯苓丸;他莫昔芬;雌激素;孕酮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乳腺组织出现异常生长,在数量、结构及组织形态上出现异常增生的一类疾病[1]。临床上常表现为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胀痛或刺痛;疼痛可出现在乳房肿块处,也可出现在患侧腋窝部,放射到胸胁或肩背部,随月经周期及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乳头还能溢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液体[2]。精神过度紧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合理都可能引发乳腺增生[3]。研究表明,乳腺增生患病率约占各类乳腺疾病的39%[4]。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进行治疗[5],但其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桂枝茯苓丸主要由桂枝、茯苓、白芍、桃仁、牡丹皮等组成,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制剂[6]。本研究观察了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变化,以期为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提供的临床依据。
1.1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第五版《西医内科学》[7]关于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通过乳腺超声检查、乳房触诊等手段确诊为乳腺增生;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乳腺癌患者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过敏体质或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半年内使用过激素治疗或口服过避孕药;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实验。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龄18~49(37.53±4.83)岁,病程1.2~2.5年;其中单侧乳腺增生35例,双侧乳腺增生85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辅助放松技术行心理治疗,早晚各1次;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5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丸,3丸/次,饭后服用。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经期停药,月经来潮后继续用药。
1.3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观察治疗前后观察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乳房肿块硬度:质地酥软如正常腺体为1分;质地坚韧如鼻尖为2分;质地发硬如前额为3分。乳房肿块大小:肿块最大直径≤2 cm为1分;肿块最大直径>2~5 cm为2分;肿块最大直径>5 cm为3分。
1.4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效标准:痊愈为乳房肿块及患者自觉疼痛完全消失;好转为乳房肿块缩小,患者自觉疼痛减轻;无效为乳房肿块无变化或增大,患者自觉疼痛未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5血清雌、孕激素检测治疗前后各1 d取患者肘部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仪器使用美国美里埃公司生产的荧光酶标仪,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制剂有限公司。
2.1治疗前后两组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均降低(P均<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1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分别为8、30、22例及6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2、LH、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E2均降低而LH、P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E2降低而LH、P升高(P均<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2、LH、P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小腹隐痛2例、食欲减退1例、胃肠道反应3例、月经改变1例、潮热盗汗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照组组分别为4、3、5、4、3例及31.67%。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
乳腺增生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的病理性增生疾病[8],其发病因素[9]包括:①过于紧张、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②多次人流,雌激素的绝对或相对增高及孕激素降低;③雌激素摄入过量及内分泌平衡失调等。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10],主要是由于肝郁痰凝、冲任失调造成气机不畅,导致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多发而大小不等且与皮肤不黏连的肿块,质地较硬或硬韧,其表面触之有颗粒感。全身症状包括口苦肋胀、月经紊乱等。乳腺增生作为常见病,有很多患者对其并不重视,但有少数长期迁延不愈,极易出现良性肿瘤和恶性病变[11]。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作用,其成分为茯苓、桂枝、桃仁、白芍、牡丹皮。茯苓利水渗湿、安心宁神,桃仁祛瘀破血、润肠通便,白芍柔肝养肝、止痛敛阴,桂枝温经通脉,牡丹皮散瘀清热。本研究通过观察乳房肿块硬度和大小变化探讨桂枝茯苓丸的疗效,通过检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E2、LH、P水平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
肿块作为乳腺增生的典型症状,其硬度和大小可作为判断疾病轻重程度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乳房肿块硬度及大小得分明显降低,证实桂枝茯苓丸对乳腺肿块具有很好的软坚散结的作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乳腺的结构和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12],一旦发生异常就可能导致乳腺增生的发生;同时,垂体和性腺分泌激素的周期和节律发生紊乱,也与本病联系密切。LH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能与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使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的同时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13]。血清E2是最主要的雌激素,它对女性的内外生殖器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是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主要激素[14]。P一般指黄体酮,是一种由排卵过后的卵巢黄体所分泌的孕激素,它能够在有雌激素作用的前提下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同时还可为妊娠期的泌乳做准备[15]。有研究发现[16],黄体期多数的乳腺增生患者血中激素异常,典型表现有雌激素水平略高,泌乳素明显增多,孕激素水平却偏低。泌乳素在促进乳腺腺泡分泌增生的同时,还可抑制黄体期P的分泌、刺激E2的合成,引发E2/P比例失调,进而持续地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刺激。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E2水平较低,而LH、P较高,证实加用桂枝茯苓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体内的激素紊乱,助其改善临床症状。乳腺增生在临床治疗时,常见不良反应有小腹隐痛、食欲减退、胃肠道反应、月经改变、潮热盗汗等。我们对用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7%,证实了桂枝茯苓丸安全性更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3.33%。因此,我们认为联合应用桂枝茯苓丸能够明显减轻乳房肿块的大小及硬度,纠正激素平衡,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1] 胡克菲,郭琪,裴晓华,等.4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19-322.
[2] 杨勇.理气散结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2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54.
[3] 朱建霞,吕绍华,张红昭.589例女性普查乳腺增生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53-2554.
[4] 张敬然,姚莎,郭瑞兰.乳腺增生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探讨[J].中医学报,2013,28(8):69-70.
[5] 张久清,张彦敏,赵三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联合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8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0):1514-1515.
[6] 王福娟.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8,28(4):290.
[7] 熊旭东.西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12.
[8] 李卫东.彩色超声监测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7):641.
[9] 胡升芳,陈红风.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调查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5):10-12.
[10] 徐玲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心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19.
[11] 罗建东,叶泳松,张雪林,等.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5):688-692.
[12] 龚东方.针刺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13] 李轶,魏莉娜,熊永崂,等.不同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管激素分泌特点及卵泡发育障碍机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8):567-570.
[14] 王晓栋, 魏嵋.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中药对脂代谢影响[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2):217-218.
[15] 黄利,李利民,刘之恒,等.乳癖2号汤对乳腺增生豚鼠雌孕激素水平及病理形态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3,31(1):61-63.
[16] 赵美娜.乳结散治疗中老年乳腺增生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8):56-58.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4.026
R605
B
1002-266X(2016)34-0068-03
2016-03-27)